•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2015全國兩會 >> 正文

    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3月07日11:18 來源:新華網

    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
    政協委員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于文靜

      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6日下午舉行記者會,七位政協委員回答記者提問,暢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出席記者會的政協委員分別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振明、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

      厲以寧:今后經濟增長動力來自創業、創新

      厲以寧說,新常態下,增長速度從過去的高速增長逐步走向中高速增長,結構要調整、很多產業要不斷升級,要尋找新的動力。

      今后經濟增長靠什么?要靠廣大人民的創新精神、創業活動。過去我們習慣靠數量規模的擴大、投資的驅動,這些都不能適應新情況了。今后的動力來自人民的創造力。

      在回答關于“一帶一路”的問題時,厲以寧說,需要注意三方面:一是貿易和投資要并重;二是中國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把基礎設施做好;三是要跟沿線國家更好合作和諒解,拿出信任和誠意出來。

      林毅夫:中國還有20年左右8%增長的潛力

      林毅夫表示,中國還有20年左右8%增長的潛力,但“潛力”和實際是有差距的。

      他說,經濟增長靠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基礎是技術不斷創新、產業不斷升級。像改革開放以后中國依靠后發優勢,連續30多年實現了年均9.7%的增長。

      “后發優勢還有多大?主要判斷標準是我國和發達國家的產業技術差距,衡量方式是看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林毅夫說,2008年我國和美國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相當于新加坡、韓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和美國的差距。

      他說,過去我國被稱為世界工廠,主要靠勞動密集型的中低端產業支撐。現在,中國的優勢在于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的裝備制造業、互聯網新業態、新能源和綠色環保產業,“一帶一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也會創造很大市場需求。

      陳錫文:三條路徑加快農業農村發展

      對于今年農村工作的重點,陳錫文表示,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建設現代農業。農業要更強,農民要更富,農村要更美。一定要通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來提供強大動力,通過加強農村法治建設來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陳錫文認為,當前農業農村面臨一些問題。生產成本不斷上升,主要大宗農產品價格現在已經高于國際市場,構成很大壓力。長期以來,由于人多地少,為了吃飽飯不得不追求糧食產量,農業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因此必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怎么轉變?第一,要走出一條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的農業之路,不能片面追求產量、毀壞環境,損害子孫后代的發展基礎;第二,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延伸農業產業鏈,把更多的農產品增加值留在農村;第三,通過改革創新健全農業經營體系,使它更加具備活力。”陳錫文說。

      李毅中:工業面臨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李毅中表示,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也是支撐。由于受到西方經濟的一些影響和自身工作的一些缺陷,一段時期工業確實出現問題,表現在資本轉移、生產力要素流出、人才流失等。這種情況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前幾年就做出了要大力支持發展實體經濟的決策。這幾年財、稅、價等方面的改革,特別是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已經見到了成效。

      他說,去年我國工業增加值是22.8萬億元,但存在著結構性矛盾和深層次問題。工業面臨著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我們采取的如淘汰和化解落后、過剩產能等措施,都是工業自身結構的調整。

      他表示,工業上占了全社會能耗的70%,要進一步節能減排,調整能源結構。但是不要因為這些事情忽視了或者放松了對工業的重視和投入。

      楊凱生:唱空中國銀行業沒道理

      楊凱生說,經濟進入新常態后,經濟發展方式要進一步轉型,結構會進一步調整。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些企業遇到一些困難,降低甚至喪失還本付息的能力。對銀行來說,貸款按期足額收回的壓力加大。

      他表示,2014年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上升了2500億元左右。但相對于中國銀行業86萬億元的貸款總額而言,和國際同行業相比,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比例仍然是偏低的,資產質量水平仍然是比較良好的。

      中國銀行資本充足率是達到巴賽爾要求的,目前是13.18%。雖然目前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確實比過去有所上升,但是針對于銀行的整體資產來說,不良率還是比較低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唱空中國銀行業沒有什么道理。

      常振明:國企問題需通過深化改革解決

      常振明表示,不能把效率低下這個詞和國企畫等號。2003年,進入世界500強的國企有11家,到2014年,92家國企進入世界500強,這是國有企業全球實力的重要體現。在評價效率時,除經濟效益以外,還應該考慮社會效益,有些行業如高鐵、石油、電信主干網等,具有投資大、社會影響大、回報期長等特點,需要國企來完成。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他說,當前國企確實存在著許多問題,一類是自身管理問題,一類是體制機制帶來的問題。自身管理問題關鍵是要建立真正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體制機制帶來的問題需要通過深化改革解決。

      今年的國企改革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政企分開,就是國家對國有企業的管理由管資產到管資本;二是要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的功能,分類進行改革;三是挖掘各類資本的潛力和活力,有序推進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賈康:財稅改革要繼續深化

      賈康表示,財稅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改革的支撐。從已經得到的信息來看,財稅配套改革的總體設計還是相當清晰的。

      他說,財稅改革要繼續深化,面臨三大領域的改革任務:首先是預算改革。預算的公開性、透明度要明顯提高,讓老百姓有知情權、質詢權、建議權、監督權。同時還要求完整、明確提出全口徑預算。第二是稅制改革,突出六大稅改任務。包括已經推進的“營改增”改革、資源稅改革、消費稅改革、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環境稅改革、個人所得稅改革等。第三個領域,涉及在中央和地方之間怎么理順事權關系和財力分配關系。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