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2015全國兩會 >> 正文

    周恩來侄女:周家第三代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人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3月06日15: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南若然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記者 南若然)“中國的新發展和新成就,正是我伯父這一代老革命家所希望看到的。”全國政協委員周秉建5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她口中的“伯父”,就是新中國首位國務院總理周恩來。

      5日是周恩來誕辰117周年紀念,也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的日子,上午,周秉建在人民大會堂聽了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

      她說,“報告讓我感到振奮和鼓舞,希望本屆政府按照新制定的發展目標,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周秉建是周恩來最小的侄女,在家中排行第六。年少時在周恩來身邊長大,談起伯父,她回憶滿滿。

      她說,周恩來工作起來是沒有鐘點兒的。“我們從小就知道,到伯父家去的時候,說話、走路都要輕輕地,不能大聲喧嘩,為的是不影響他工作。”

      “伯父工作非常辛苦,我住在西花廳時,常常是在早飯后才看到他‘下班’,我站起來向伯父問好,他沖我點點頭,便回房間休息了。”

      盡管沒有太多機會交流,周秉建說,“能夠看到伯父,就已經很滿足了。”

      在周秉建的印象中,“伯父心里裝的全是國家和老百姓的事兒”。

      1968年,不滿16歲的周秉建響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報名到內蒙古牧區插隊。“伯父一直希望我們姊妹中有人直接去基層當農民或工人、做普通勞動者,所以聽到這個消息,他很高興”。

      周秉建出發前一天,周恩來夫婦為她餞行,“伯父說,堅決支持我到內蒙古安家落戶,要我學會吃牛羊肉、過好生活關”。

      從國家人口發展的角度考慮,周恩來希望周家姊妹們晚婚,6人都做到了。周秉建26歲結婚、32歲才生孩子。

      周秉建在內蒙古一待就是近30年,與當地老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并嫁給了蒙古族青年。她回京探親的機會并不多,以至1976年周恩來彌留時也未能守在身邊,這讓周秉建一直抱憾。

      “沒想到伯伯會重病,早知道的話怎么也得多回北京幾次陪一陪”,周秉建聲音有些哽咽。

      她說,“如今,每年海棠花開的季節,我們姊妹幾個會相約到中南海西花廳,祭拜伯父、伯母兩位老人,一訴衷腸。”

      談及家風,周秉建說,“不僅我們這一代,周家第三代也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人。”

      談及反腐,周秉建很關注,并對如何懲治近期落馬的貪官表示期待。她說,“腐敗官員對國家和社會影響十分不利,反腐是長期任務,要常抓不懈也要對貪官嚴懲不貸,這更是全國老百姓期待的。”(完)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