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2015全國兩會 >> 正文

    習近平對臺講話彰顯“5個心”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3月05日08:59 來源:人民網 李墨鹽

      3月4日下午,習近平參加政協民革、臺盟、臺聯委員聯組討論。這是2015年兩會開幕后,習近平的首場活動就,首場活動就涉及兩岸關系。

      其實,從習近平當選總書記到現在,分別會見過連戰、吳伯雄、蕭萬長、宋楚瑜、許歷農及郁慕明等臺灣各界人士,并發表了多次講話。

      習近平對臺講話,你看懂了嗎?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帶你一起看。

      信心——對兩岸關系未來有充分信心

      2013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連戰及隨訪的臺灣各界人士,這是習近平當選總書記后第一次會見臺灣朋友。會見中,習近平表達了對兩岸關系的信心,也就是“三個充分”:

      有充分信心繼續堅定不移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有充分信心克服各種困難開辟兩岸關系新前景,有充分信心同臺灣同胞攜手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此基礎上,習近平進一步指出,這些年兩岸關系取得一系列重大積極進展,維護了臺海地區和平,增進了兩岸同胞福祉,符合兩岸中國人共同愿望,符合中華民族整體利益。

      確實如此,目前兩岸互動密切,彼此需要,大陸成為臺灣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經濟發展的“堅強后盾”。2014年兩岸貿易額為1983.1億美元,其中大陸對臺出口462.8億美元,自臺進口1520.3億美元,大陸與臺灣貿易逆差達到1057.7億美元。

      不光是經濟上需要,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這種天然的血緣紐帶任何力量都切割不斷;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一基本事實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兩岸交流合作得天獨厚,這種雙向利益需求任何力量都壓制不住。

      耐心——對解決兩岸關系中的問題有耐心

      在有充分信心的基礎上,習近平也清醒地認識到兩岸關系的復雜性,對此有耐心。

      2013年2月25日,習近平會見連戰時表示,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兩岸關系中還存在著歷史遺留問題,前進道路上還會遇到各種新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共同努力。

      對此,2013年6月13日習近平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時提出“4個堅持”:

      第一,堅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把握兩岸關系大局。

      第二,堅持在認清歷史發展趨勢中把握兩岸關系前途。

      第三,堅持增進互信、良性互動、求同存異、務實進取。

      第四,堅持穩步推進兩岸關系全面發展。

      這“4個堅持”,可謂是解決兩岸關系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各種新問題的指引。

      2014年11月09日,習近平會見蕭萬長時表示,由于兩岸間存在一些差異等原因,兩岸關系遇到一些困難和阻力在所難免,越是這樣越需要加強交流、增進互信,保持良性互動、相向而行。

      誠心——對廣大臺灣同胞有最大的誠心

      只要是有利于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我們會盡最大努力辦好,使廣大臺灣同胞在兩岸關系發展中更多受益,讓我們所有中國人都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這是2014年2月18日習近平會見連戰時的講話!叭齻有利于”表明,習近平是真心誠意對待臺灣同胞的,愿意認真聽取各方意見。

      2014年9月26日,習近平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表示,將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并提出,“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有“三個充分”:會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利益的安排。

      在此基礎上,習近平進一步指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并再次重申,我們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無論是誰,不管以前有過什么主張,只要現在愿意參與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我們都歡迎。

      由此可見,習近平對臺灣同胞真是誠意滿滿、誠心之至。

      齊心——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兩岸要齊心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睂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我們真誠希望臺灣同大陸一道發展,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

      這是2013年2月25日,習近平會見連戰時的講話。對于兩岸關系,習近平一直呼吁兩岸齊心,共同攜手。

      2014年2月18日,習近平會見連戰時,又提出“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不能割斷我們的血脈;兩岸同胞命運與共,彼此沒有解不開的心結;兩岸同胞要齊心協力,持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4點主張。這是對兩岸齊心攜手的又一次溫情喊話。

      不僅如此,習近平還做出判斷,隨著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相信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認識到,臺灣的前途系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系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決心——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決心

      當然了,信心、耐心、誠心、齊心,這四個心最終都是“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決心。

      2014年9月26日,習近平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指出,在涉及國家統一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上,我們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不會有任何妥協和動搖。1949年以來,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兩岸復歸統一,是結束政治對立,不是領土和主權再造。

      之前的2014年5月7日,習近平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強調,“我們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不會改變,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贏的務實舉措不會放棄,團結臺灣同胞共同奮斗的真誠熱情不會減弱,制止‘臺獨’分裂圖謀的堅強意志不會動搖。”

      這是臺灣“反服貿”運動之后,習近平首次會見臺灣黨政高層。習近平強調“四個不會”,傳達了中央堅持兩岸和平發展政策方針不變的態度,被臺灣媒體評價成“為學運后搖擺的兩岸關系安下定海神針”。

      細讀習近平的歷次對臺講話,一個強烈感受是:既說情也講理,既有剛也有柔,既有信心又有耐心,既是感性的呼喚,又是理性的招手。

      整體觀之,習近平歷次對臺講話,以民族情懷理解臺灣歷史,進而把握兩岸關系現狀,透過鞏固深化兩岸和平發展,共同規劃美好未來。

      版權說明: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出品,轉載、使用務必注明來源,違者必究。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