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2015全國兩會 >> 正文

    何建明批文藝界腐敗:寫個字憑啥值那么多錢?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3月03日12:49 來源:搜狐文化

      “官越當越大,錢越來越少,跟社會的發展,跟公務員承擔的責任不對等。”2014年全國政協小組討論會上,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這一觀點, 曾引發輿論熱議。去年,何建明的提案是“倡導和扶持文化名人、著名學者建立公益性個人圖書館”;今年兩會,他打算代表文藝界如何發聲?

      兩會開幕前夕,何建明接受搜狐文化獨家專訪,談及國民“財大氣粗”的海外形象、總書記文藝座談會、文藝圈腐敗、作家富豪榜等熱點話題。針對文藝 界腐敗問題,何建明連發三問:有些所謂的書法家,一個字憑什么值那么多錢?作家藝術家去采一次風,就能完成對生活的感悟?作品好不好、暢不暢銷,誰一張嘴 能定乾坤?

      今年提案:關注國民素質和形象

      作為產量頗豐的報告文學作家,何建明歷來著力于提高國民文化素質。2014年兩會,何建明在提案中指出,目前達3-5萬名文化名人和著名學者擁 有大量品質尚好的藏書,而我國國民目前的閱讀狀況又不容樂觀。因此他建議,國家和政府文化部門可以將文化名人和著名學者建立個人公益性圖書館事項,列入政 府公共文化建設事業體系之中。

      今年兩會,何建明的提案關注的是“如何在國際上提升國民形象”。“中國現在發展很快,我們的海外市場很大,走出國門的有將近八九千萬人。但是前 幾年我寫外交題材報告,在海外走了一圈,發現一個問題,我們中國人一方面勤勞能吃苦,另一方面卻在公共場合聲音大、德行不好、購物財大氣粗,仍然是在哪兒 都不太招人待見,基本素質的確有待提高。”他坦承,文化修養的提高是大工程,已思考幾年時間,今年將在提案中呈現。

      何建明同時憂心的是,今天我們生活條件好轉了,但官與民之間、民與民之間均缺乏信任,難以真誠溝通,甚至出現了彼此仇視的社會心態。“我在蒙古 國訪問時,走在大街上,看到蒙古族的年輕人臉上充滿朝氣,而我們大街上的很多年輕人,像誰欠了他的錢一樣,稍微有點矛盾就吵得一塌糊涂。為什么會這樣?這 是我非常憂慮的一件事。”

      總書記文藝座談會 令文藝界集體反思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要求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何 建明說,文藝座談會令文藝界陷入集體反思。“我們站在這片土地上,就應該為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寫作,感情應該出自信念和血脈,這樣我發出的聲音才是人民的聲 音。”

      何建明透露,總書記文藝座談會后,“今年中國作協全委會的內容,不再像以前就是報告今年干了哪些事,對文學問題基本上不說或者說的很少,而是拿 出一定時間來討論文學現象和文學存在的問題,并且主要是講問題,我覺得這就是進步。”文藝家如何深入生活?何建明稱,今后將不再安排作家去簡單采風,而是 提倡花幾年時間定點扎根某處,與人民一起生活。

      “一本書幾十萬字、上百萬字,是不是好作品誰說了算?公眾其實根本沒有參與評選。”針對純文學及網絡文學發展迅猛,各類年度評選、富豪榜、排行 榜泛濫,何建明建議盡快樹立起文學市場的評判權威,而當前創作和利益結合得太緊密,是人民幣的厚度決定作品的高度,必須要建立經得起時間考驗、符合文學藝 術規律的評判體系。1     批文藝圈腐敗:一個字憑啥值那么多錢?

      “今天的書法界,只要是有權位有名氣的人,胡寫一個字你能賣好幾萬,抵得上老百姓一年的辛苦錢,他的字真的好嗎?你在民間隨便找幾個寫得好的, 不見得比他差!”談及文藝圈腐敗,何建明十分氣憤,“電視上的唱歌選秀,里面確實有一些沒經過專業訓練的民間歌手唱得很棒,書法界卻不是這樣,有名氣、價 格高的未必是真正的藝術。”

      何建明稱,今天一些所謂的書法大師,當年其實是出版社的美編出身。“我們一塊兒看著成長起來的,都是圈內人,知根知底。所以很多書法家送我作品 我說不要,為什么不要?不是我不尊重,而是我覺得水分太多。”何建明認為,部分有錢人為了使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大量收買、收藏藝術品,乃至操縱市場; 還有不少官員附庸風雅,吸引有所企圖的收藏家投其所好,也是文藝圈腐敗的重要原因。

      對于文藝評論界和批評界,何建明同樣認為,所謂的評論界權威,也玩的是圈子游戲。“一個評論家說好就是好,其他人不敢說壞,一張嘴能定乾坤嗎? 我認為真正的文藝批評有三個層面,理論界行內人、公眾和作者三足鼎立才對文藝有實際意義,而現在是三缺二,只有理論界在說話。”他認為,一部作品體現著作 者的學養、修養、愛好個人傾向等,評論家和批評家必須了解作品的作者,走進其內心,才能知道作品背后作者的經歷和真正想表達的內容。同時,公眾對于這部作 品到底怎么看?理論家和批評家必須清楚且一定程度地參考。

      “作為中國作家協會的工作人員,我認為要杜絕文藝圈腐敗,相關的協會、行業機構應該負起本責任,建立起藝術價值的評判權威,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否則都是說空話虛話。”何建明說。

      將提前介入作家創作 生產“精品力作”

      何建明兼任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主任,他談到,當今出版界缺乏精品力作,因此出版機構要在作家進行題材策劃時就提前介入,而不是再坐等精品力 作問世。“請專家和各個層面的讀者來提意見,大力扶持有潛力的作品,直到作者形成初稿,煮成熟飯,這樣出精品力作的幾率更大一點。”

      何建明提到,作家協會除了指導作家,今后的關注點既要注重網絡文學、青年作家,同時應更多關注一流作家。“他們的寫作用力到了哪一步?他們現在 的思想狀況如何,傾向是什么?只有更多地關注他們,才可能出現更多的精品力作。”他解釋,文化修養和文學一樣,都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陽光雨露潛移默化地溫 潤,“但是也需要一定的激進,讓浪花沖擊一下,這樣走上五年十年會好一點”。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