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2015全國兩會 >> 正文

    代表委員會前話兩會三大新特點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3月03日09: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中國進入兩會時間。在北京的機場與火車站,許多代表委員雙腳踏上這片土地,就會抬頭看一眼天空。在這個一年一度的重要日子里,需要代表委員們關注從天空到大地,從流水到森林,從城市到農村的無數問題與需求。把脈中國,問計發展。此時此刻,許多代表委員已經進入了兩會工作模式。本報記者走訪了他們,在傾聽他們的講述中,感悟今年兩會的新穎之處。

      “四個全面”是重頭戲

      兩會之前,“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成為了中國政治生活中最熱的詞匯,代表委員們對此深有感觸。

      “我預計,今年兩會既是大家深入研讀認識‘四個全面’的重要場合,也將是凝聚力量推動落實‘四個全面’的寬廣平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調研部部長蔡玲表示。“作為一個委員,我對此很贊同,也很關注。”

      “四個全面”囊括范圍極廣,每一項都與13億中國人息息相關。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的,都是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內,對落實好“四個全面”的具體想法。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滄州市政協副主席何香久長期關注農民工問題,他告訴記者,希望在“四個全面”大背景之下,通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以解決農民工心理上的障礙,使得“農民真正成為市民”。

      作為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陽市委書記于勇的期待更為直接,他認為,安徽已經整省納入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阜陽作為傳統農區,要做好各項工作,讓廣大農村居民在新常態下激蕩中國夢、共圓小康夢。

      關鍵、開局與收官

      關鍵之年、開局之年、收官之年,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此定義2015年。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我們將繼續用改革釋放發展的新動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于勇告訴本報記者。

      全面依法治國迎來開局之年。全國政協委員、國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施杰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全面依法治國肯定是兩會的熱點,現在反腐和司法體制改革,彰顯了法律的公平和公正。他認為,要全面依法治國,必然要面臨一些群眾關心的問題,比如依法行政是不是真正有了制度性的安排。下一步,還要進一步推進司法公正,今年他的提案也多是圍繞司法公正方面來做的內容。

      “十二五”規劃正迎來收官之年。“十二五”要收官,如何更多參與“十三五”,成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得利鐘表集團董事長梁偉浩關注的重點。他告訴記者,香港要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增強產業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能低頭只看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應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找準定位、明確使命。

      形成兩會新風格

      截至3月2日中午12時,在2227名委員中已經有1359名到大會秘書處報到。目前大會秘書處已經收到提案979件,大會發言稿337份。

      何香久最大的感觸是,今年的“文山明顯要減少”。他直言,以前開會前有一大堆資料,既是浪費,又形成了閱讀負擔,但今年從會前到簽到,只發放了一些最基本的議程和說明,讓他感到“清風徐徐”。

      “去年一年我有十多次到寧夏的貧困村鎮調研,聆聽村醫們的心聲,還經常接到來自全國不同地區鄉村醫生的電話和信件,讓我把基層的聲音帶到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馬玉花告訴記者,當人大代表3年發現,全面了解掌握國情、區情、縣情、民情非常重要,而下功夫的調研,才是好的議案的來源。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些代表委員表示,今年兩會,在“接待水平”上繼續下降,甚至原有的洗漱包都不再提供,礦泉水也限量供應。

      兩會的新風格在形成,兩會的效果則需拭目以待。(本報記者 劉少華 葉曉楠 尹曉宇 史自強 趙珊 劉峰)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