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理論 >> 文學理論 >> 正文

    當代文學應如何化用傳統資源

    ——以李白為例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3月02日12:50 來源:光明日報 趙小華

      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與國家現代化的探索進程息息相關。當代文學六十余年的演進,是一個經歷曲折、走向繁榮的過程,也是文學自身不斷獲得自主性、走向成熟的過程。直面當下社會提出的各種問題;在如實反映社會問題的前提下塑造信念、鑄就精神、呼吁理想,是當代文學一直努力堅持的品格。

      與古代文學相比,當代文學是一個動態發展的年輕學科。當代文學既要從以古代文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中尋找資源、汲取力量,又要根據時代和現實的要求做思想改造的急先鋒;既要不忘傳統回頭望,又要擔當社會責任向前看。

      作為傳統文化的典型體現,古代文學及其經典應該轉化為建設當代文化所亟須的傳統資源,用以緩解現代人過于關注外在事物、忘卻內心安寧的種種現代病,為人們詩意地棲居提供一個精神空間。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李白是最具才情、最受民眾喜愛的詩人之一。后人對李白贊許頗多,既折服于他精湛的詩藝,也心儀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既艷羨他飄然若仙的瀟灑風神,也欽佩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獨立人格。李白及其精神已經成為超越時代的經典。

      在當代文學中,李白的呈現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直接緬懷:跨時代書寫中的現實反思

      當代作家以不斷書寫李白、緬懷李白的方式表達對詩仙豪邁飄逸之氣的仰慕之情。

      在詩歌中,余光中對李白的書寫既集中又典型。余光中寫李白的詩共有四首。《念李白》開篇便宣稱“現在你已經絕對自由了”,詩歌三次往復詠嘆李白的自由,凸顯其超越世俗和時代的精神境界。《尋李白》起句轟然,帶來李白失蹤的消息,似真似幻;接著集中歷代有關李白的記載和傳說,凸顯李白之才華,“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同時敘寫詩人的狂歌痛飲和坎坷際遇;“失蹤,是天才唯一的下場”,終以李白乘風歸去結束。全詩超越時空,充滿奇思妙想,純以太白之風寫太白,活畫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戲李白》略帶戲謔,玩笑似地贊嘆李白對黃河、陰山、龍門、瀑布的描寫;尤其是黃河一篇,使“五千年都已沉寂”,展現出李白不凡的氣度!杜c李白同游高速公路》寫李白與酒的故事,終篇調侃李白是酒后駕車的司機,而作者則提心吊膽地坐在車上。幾首詩雖然特色各異,但從不同角度對李白不凡的抱負、狂放的氣質乃至豪邁的痛飲進行了展示,讓人千載之下,如同親見。

      其他詩人中,柯平有《車至剡溪突然想起李白》,在對現代化喧囂的批判中緬懷李白的悠閑之境;在伊沙的詩中,《李白的孤獨》是當代詩人不被理解、孤獨生存的縮影;《李白緣何而來》則筆帶諷刺地譏笑了當代人只從外在行動上模仿李白的可笑。

      在小說中,紅柯的“新疆故事”系列作品具有奇異的想象力、濃郁的激情和浪漫的風格。紅柯特別談及李白對自己的影響。在《李白:天才之境》中,他推崇李白駕馭語言的魔力、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對大丈夫強悍氣概的謳歌以及時代精神滋養的任俠、狂傲和瀟灑氣質。

      適度靠近:神話顛覆中的人間情懷

      “謫仙”的稱呼,將李白與凡俗人間拉開了距離。諸多的傳說故事豐滿了李白狂放、豪情與奇異的形象。李白成為一個極具個性和才情、無法重復的經典。扎實考證、嚴謹申辯、在對神話的顛覆中凸顯人間情懷,也是后人仰慕經典的方式之一。

      郭沫若晚年所著的《李白與杜甫》雖四十年來爭議不斷,卻在當代文學批評史上有著不可低估的意義。此書以卓越的考據功底和文學感受驅散了籠罩在一代詩仙身上的神光,如對李白“極其庸俗的一面”的論說、關于李白“又庸俗又灑脫”的描述、對李白矛盾性格的揭示等,都生動地還原了李白的真實生活。雖然該書以揚李抑杜為基本立場,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以階級觀點簡單批評歷史人物的痕跡,但書中不乏極富創見的觀點和獨具典范的寫法,被論者譽為一代奇書。

      郭沫若所開創的范式在當代其他作家那里得到了延續。

      作家張大春擬推出《大唐李白》系列四部,分別為《少年游》《鳳凰臺》《將進酒》《捉月歌》。前兩部作品已分別于2013年和2014年出版!渡倌暧巍芳泄P墨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蹤游歷,力圖解開詩人的諸多謎團。該書虛實交錯、融傳記與小說于一體,甫一出版便深受好評。第二部《鳳凰臺》聚焦青年李白在出蜀之后,滿腹才華,如何一步步實現其“申管仲之談,謀帝王之術”的理想。從已出版的前兩部來看,《大唐李白》既有立足于大量史實的考據,又不乏小說家的虛構想象,更一直緊扣著時代對李白的“錯過”。盛世中、盛名下,敘寫一個生命如何實踐真實的自我,沒有背景的年輕人在權力中心如何尋找機會。

      當代詩人、《人民文學》原主編韓作榮的長篇傳記文學《李白傳》于他去世前幾天才完成手寫稿!度嗣裎膶W》2014年第3期以“特稿”方式鄭重刊發,并以“本事扎實、言外滋味豐盛”概括之!独畎讉鳌穼Α袄寺髁x”的撥亂反正、對李白孤獨內心世界的探索、對李白始終以“自我”為出發點立身行事等多有創見。

      當代作家張煒在萬松浦書院通過“對話辯難”的方式,講述不一樣的李白和杜甫。其演講稿整理為《也說李白與杜甫》,于2014年出版。張煒立足現代社會和文學發展的視角,對與李白有關的許多觀點進行重新解讀。如李白的酗酒、煉丹、求仕、訪仙、詩歌的“浪漫主義”……誠如張煒所說,李白傳遞和普及了一種生活方式,成為許多寫作者的隱性榜樣。

      網絡狂歡:大眾娛樂中的顯性解構

      網絡的高度發展和廣泛普及,對當代人的生活方式、閱讀習慣和思考路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世界的快捷易變使得其所傳播的信息明顯體現出短小、明快、娛樂性強等特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以李白為代表的經典形象被打破,進而迅速世俗化乃至娛樂化,便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了。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2012年3月新浪微博上出現的“杜甫很忙”的涂鴉活動;繼而,有網友直言“杜甫很忙out了,現在流行李白很忙!”于是,李白、辛棄疾等名人也開始忙起來。李白之忙,時而推車購物,時而揮刀賣瓜,時而打扮裝酷。不久,李白又化身預言帝,專注千年預測。舉凡馬航失蹤、韓國首爾地鐵追尾、“世界杯”賽況等,無論哪種社會熱門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出現的李白“遺作”中找到預言。而網絡作家們塑造的李白,自命不凡、輕薄放蕩、風流成性。相關小說以煽情的男女情事、粗鄙低俗的語言刺激讀者感官。李白形象開始涂上“痞子氣”,在吸引眼球、賺取點擊量的網絡中流傳。

      更糟糕的是,這種大肆炒作、趣味低俗已經不局限于網絡。號稱“呈現大唐盛世下真實而特立獨行的李白”的某書,說李白過著吃軟飯、打群架、混黑道、夢想在鬧市砍人的生活,實為大唐第一古惑仔。至此,李白的痞子氣已經無以復加。李白絕倫的才華、李白詩歌超凡的藝術感染力、李白獨立自由的人格精神,都被消解在聳人聽聞的標題和淺薄粗鄙的文字中了。

      以上三種路徑,勾勒出當代文學的經典呈現方式。

      新世紀以來,從“古今演變”的視角研究中國文學,已成為當代文學新的學術增長點。由于當代文化具有信息傳播多樣化、閱讀碎片化及表層化等特征,由于大眾文化中個性主義、娛樂傾向和世俗趣味的流行,經典在當代文學中的呈現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在書寫方式、書寫內容、傳播方式上都面臨重要挑戰。

      以李白而言,現代社會文化所高揚的自由、個性、獨立,與李白及其詩文所體現的追求自由、不受約束、傲視權貴的凜然風骨實有相通之處。對李白精神的大力弘揚和闡發,既體現出傳統經典之現代生命的激活,又反映了當代文學關注中國現實的人文情懷。因此,當代文學應該借助古典人文精神的滋養,在創作和研究中彰顯經典那普遍的、永恒的、超越具體歷史條件的生命力,擯棄低俗的、無厘頭的調侃和“惡搞”,以先鋒和批判的姿態關注現實、關注人生,承擔起對當下文學、社會文化建設的社會責任和價值關懷。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