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草根詩人”現象與詩歌新生態研討會 >> 正文
這個現象還是挺好的一個現象,就是說能夠談詩,能夠欣賞詩,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談,不管怎么樣,都是一個好事,同時我還作為一個剛到媒體的人,對我們報紙還要說兩句,到目前為止我們發過兩個,一個發了一個配圖的一小段話,另外就是發了也是詩歌圈之外的人寫的,親情和理智的看待余秀華現象,再一個就是看大家談論,根據大家談論的,我們再組織一期稿子,草根詩人引發這個廣泛關注,并且迅速成為話題,說明的問題應該是很多的,比如說大家抓住這種反差,小人物,鄉下的人和城里人少數玩的東西,大部分是從這個角度來認識這個事,還有的自媒體時代造成的這種效益,但是真正的到目前為止,我覺得從社會上來講,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還是基本上趨于理智了,如果是當初大家還拿著腦癱和睡你,這個事來說事的話,現在還是回歸到了一個認識她的文本,談論詩歌存在的問題,它的現實等等這些角度來認識,那么事實上也就是說,當我們觸摸詩人創作的時候,考察他的時候就會發現,他們實際上是跟我們劇烈變革的現實,社會發展中那些尖銳的矛盾是息息相關的,他們所寫的那些東西無不反映了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問題。
就是說,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這個社會變革當中的一分子,而他們是劇中人,他們不是觀眾,那么他們是拉著這個時代的大車往前走的勞苦,而不是打磕睡的人。他們見證了時代的生長,大工業時代的瘋狂,作為劇中人他們要演好自己的角色,一點閃失都會導致離散與死亡,這個里邊,我開始讀深圳許立志詩的時候,不知道他已經不在了,他的實踐和他詩完美的統一了,他這個詩里邊出現了大量的打工者目睹的種種社會亂象,他們經歷的這種煩惱,還有兄弟的死亡,最后自己實踐了這個死亡,那么他的詩里邊反復寫了墓地,骨頭,靈柩,霞光在眼里溢出來,雖然有這樣的詩句,但還是悲觀的,以實際行動來表達了,在人生旅途中得到的泡制詩歌的大部分配方不是來自于書本,而是來自自己的實踐,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那么這些人的創作也可以看,他們一方面作為普通人,他們實實在在的從事耕耘土地,他們也在閱讀變化過快的世界,品位這個不容易讀得懂的世界,他們看到了現實,沒有多少日子可過,詩人與外部世界的這種緊張關系,他們有時候只有依靠勞作才能得到緩解,寫了這個,從他們詩里面我們可以讀到,現在實際上社會生活的豐富,以及社會生活當中的那種溝溝坎坎太多了,我們坐在寫字樓里,住在高樓大廈里他是不能體會的,而文學我覺得他有責任把這些都反映出來,同時作為媒體,現在媒體確實是不太好,從我自己媒體來講,我倒覺得我們媒體人還稍微有點慎重對于這個問題,反映的還不是太夠,下一步我們開會,就類似的現象我們也經常給予關注,及時的反映我們文學線上的一些生長的情況和大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