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百集電視紀錄片《記住鄉愁》
《記住鄉愁》文字統籌筆記(之一)
靜升村
山西靜升村的故事是鄉愁工程中的一個力點,對商風浩蕩的當今世界具有很強的鑒照作用。攝制組非常出色地捕捉到了王氏傳奇中的秘義,比如 “利潤低點咱不怕,貨真價實不出格,誠實守信最重要,天長地久回頭看”。這個天長地久,既指時間,也指原理,就是說,只有天能長,只有地能久,那我們就要 學習天地精神。專家講,“我們把利讓出來了,短時間內可能利益不會獲得那么大,但從長遠來看,贏得的是人心,那么贏得了人心,就贏得了一切。”這話講得 好,但我覺得還未真正講到王氏商業秘密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晉商商業秘密最核心的部分,那就是他們對天的敬畏。這一點,攝制組已經捕捉到了:“欺客就是欺 天”。
正是這種敬畏心,鑄就了王氏家族堅固的誠信長堤。否則,今人也講吃虧是福,也講長遠利益,但是如果沒有敬畏做支撐,吃虧也是變相的贏利,誠信也 是變相的營銷,最終,水分會進去的,是無法保持700年的。為此,晉商的商業行為事實上已經是人格修煉了。賺錢是重要,但提高人格更重要。
一位老人病倒街頭,王實救了他,在這位老人的指點下,王實的命運發生轉化。在我看來,這位病倒街頭的老人,正是天地精神的化身來考驗王實的心 腸。可見,成就了王家后人700年商業的,正是王實的大善心。古人講,財富是福氣的變現而已。這個福氣,用今天的話講,就是能量,而世界上最大的能量,就 是善念。
王氏十六世祖王寅德和人合伙做生意,對方早亡,他能夠把屬于對方的錢分文不少地還給人家后代,這是多厚的德行。王家不發,沒有道理。
第二十世祖王廷儀,當年的當鋪小伙計,不忍把還有一天就到期的翡翠手鐲賣給洋人,托辭鑰匙找不到了,這是多么美的一出人間智慧大戲,小人物演的 大愛之戲,這一刻,小伙計心里除了商業誠信,還有愛國之心,不能讓祖國的東西流失到洋人手里; 更有憐憫之心,一般來講,手鐲是一個女人最愛之物,多是夫君所賜,是愛情的見證,萬不得已,是沒有人拿出來當的。如果第二天,主人來,鐲已不在,該是多么 傷心啊。現在,小伙計以計成全了這一美事,這心多厚啊。天不助這樣的人發家,沒有道理。
王世泰每賣一斤油要搭上五錢,如此學吃虧,不單單是生意經,不單單是為了贏得人心,而是傳統文化中講的布施心了,他以此戒貪修善,天不助此人,也沒有道理。
做月餅的吳麗霞家,其父為什么那么在乎月餅切開后的勻稱,也不單單是月餅的品相,而是考察做月餅的人心是否勻稱,心勻稱,手下的活無不勻稱,心 不勻稱,手下的活難以勻稱。為此,其父寧可把過了保質期的月餅賣給豬廠,也絕不減價賣給人。此心多厚啊。天不助此人,沒有道理。
這是一出非常難得的節目,很重,很美,有一種蕩氣回腸的力量,做到了“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
屏山村
安徽屏山村的故事一如主人的姓氏一樣,有一種從容舒緩之美,語言沒說的,立意顯然是經過無數次提煉過的,一條線十分清晰,那就是從古至今,寧可 棄官,也不輕孝,不同于此前看過的十二出,這一出出現了一個現代名人,人民藝術家舒繡文,她在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成功地塑造了“抗戰夫人”王麗珍的 藝術形象,至今仍然有著深遠的影響。她的骨灰在鄉愁工程建設年回歸,似乎在暗示著什么,有一種特別讓人尋味的地方。出乎我們意料,她當年一個月掙30塊大 洋,會把25塊寄到家里。
該節目中最感人的是舒育玲,他在拼力修縣志,動機是我們這代人曾經破壞過祖先的文化,這種懺悔精神,反省精神,讓人動容。
舒氏家族是伏羲九世孫叔子的后裔,唐朝末年從安徽廬江南遷到屏山,這里青山如屏、綠水環繞。遵循傳統的風水理念,舒氏先人在這里建立村莊、繁衍 生息。到了明清時期,曾有“八百煙灶,三千丁男,五里長街”的繁榮景象。自宋以來,這個小山村一共走出了11位進士、29位舉人。
屏山村保留著眾多的祠堂和牌坊,騎路牌坊最為著名。雖然牌坊已經在上個世紀損毀,但留下的遺跡依然在向人們講述著過往的輝煌。
明嘉靖年間,一位名叫舒善天的屏山村人進京趕考,高中探花。衣錦還鄉之際,發現相依為命的母親病倒家中。他跪在母親面前,整整跪了一天一夜,朝 廷下旨,讓他去為官赴任,但他考慮到母親無人照顧,就一直未去赴任。前來調查的官員將此事上報,嘉靖皇帝深受感動,下旨修建了“孝字牌坊”。原本應該異地 為官的舒善天,留在了村中,靠教書為生,侍奉老母。
每天都從“孝字牌坊”下走過的舒氏后人,把“孝道”作為家規祖訓寫進了族譜,世代相傳。由于子女孝順,屏山村中的老人大多長壽,歷史上曾有不少 百歲老人。如今村中70歲以上的老人有100多位,80歲以上的老人有20多位。尤其難得的是,這些老人中沒有一位獨居老人。每到傍晚時分,總能在村中看 到年輕人與老人在屋前納涼聊天,父子或母女在村中散步的景象。此情此景,何其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