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史入畫中自千古——讀馮少協的“海上絲綢之路”組畫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1月23日13:28 來源:光明日報 胡斌
    海上絲綢之路系列 《廣州·南海神廟》(油畫) 馮少協/繪海上絲綢之路系列 《廣州·南海神廟》(油畫) 馮少協/繪

      當看到馮少協所創作的“海上絲綢之路”大型組畫時,我被這些作品所展現的宏遠的歷史圖景以及作者懷有的人文情懷所 震動。據了解,這一系列的創作是他一直以來對于歷史與現實給予深切關注的藝術思路的自然延續,同時又受到學界和國家發展新動向的思想啟發,體現了一個置身 于當下社會的藝術家的責任感和敏銳度。

      “海上絲綢之路”組畫可以說是一項浩大的歷史題材創作。我想到,這些年我們國 家一直致力于重大歷史題材創作工程的推動。歷史題材本是美術創作中的重要類別,它常常承載了作者或統治者賦予的歷史觀,代表了他們對所處時代的政治文化訴

      求和思想立場。在中國既往的美術史上,我們涌現出了不少歷史題材的經典之作。新時期以來,各種美術思潮風起云涌,對藝術形式語言、個性表現及個體生存狀態

      的展現成為新藝術主要探討的話題,這極大地改變了過于較為單一的藝術格局,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多元漫散的狀態中,“歷史”和“社會責任”這些嚴肅命題在

      某種程度上遭到了消解。這也許是國家先后推出近現代重大歷史題材和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原因之一。隨著海內外關于中國史的新成果的不斷出現以及 研究范式的轉型,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天的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可以在一個新的歷史認識基礎上進行。

      馮少協正是敏感地捕捉 到了這個時代的信息,而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展現對某段歷史的人文體悟和視覺認知。區別于國家重大歷史題材對于某些歷史事件的單幅呈現,馮少協希望通過相

      當數量的系列作品來系統地反映對于“海上絲綢之路”的深刻認識,并且這也是美術界第一次以如此規模的創作來表現此一母題。他的這系列作品既包括海上絲路諸

      港口城市的歷史風光,也包括那些作為海上絲路歷史見證的出土文物。這樣便從宏觀到微觀,多角度地探視那段壯麗的歷史。與一般的歷史畫往往借助各種資料來重

      建歷史事件的做法不同,他是直接將布滿歷史塵埃的遺存物作為描繪的主體,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厚的時間感;并且他似乎也不打算采取某種單一的敘事方式, 而是讓各種歷史憑據說話,從而透示出歷史本身所具有的豐富性。

      我們說,歷史畫一方面需要遵從歷史,另一方面又要兼顧 藝術性。馮少協的方式很顯然吻合了歷史的嚴謹性要求,因為他的視覺形象直接來源于歷史文獻和實存,但他同時也絲毫沒有放棄藝術性,強烈的虛實變化、中西結

      合的筆法、深沉卻又奔放的浪漫情致使得這些歷史畫面意味雋永。更重要的是,他這樣一個藝術家,通過辛勤搜尋歷史資料和“重走海上絲路”來深切體味時代的巨

      大變遷以及中國和世界關系的悠久命題,并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多維度地反映了這一中外之間共同搭建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狀貌。我想,他的這樣一種態度和精神 求索,對于我們重新走入歷史題材創作無疑是頗具啟示意義的。

      (作者單位:廣州美術學院)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