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wǎng)>> 舞臺 >> 舞臺人物 >> 正文

    她不管做什么,心里都在琢磨戲

    張火丁攜《鎖麟囊》下月來滬,上海大劇院“限購”開票半日一搶而空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1月21日10:57 來源:解放日報 李崢

      暌違滬上五年的張火丁,將攜她的代表劇目《鎖麟囊》于下月7日登上上海大劇院舞臺。上海大劇院此次打出戲曲界首個“限購”政策——每人憑身份證限購兩張。即便如此,《鎖麟囊》還是在開訂半日內(nèi)就被一搶而空。

      張火丁到底有多“火”?票房火爆僅是其一。4年前,張火丁暫別舞臺生女,去年4月復出時,全國“燈迷”竟傾巢出動,打“飛的”赴京觀看演出……如果說當今京劇界還能有一位演員的人氣可比肩流行歌曲天王,那非張火丁莫屬。

      “偶像”并非天生而來。由于哥哥張火千從小學戲,總是去看哥哥排練的張火丁耳濡目染,對京劇情有獨鐘。10歲那年,她報考天津戲校,卻連考了5年。憑著驚人的毅力和滿腔熱情,張火丁終于在15歲那年進入戲校,成為了一名自費生。由于年紀較大,戲校不少人不看好張火丁。直到有一位學習程派的同學生病回家,張火丁才鼓起勇氣找到老師孟憲榮,袒露自己想要學程派的愿望。從那以后,張火丁對程派越學越愛,抱定決心從一而終。

      相對于在臺上的光彩照人,張火丁臺下的生活平淡、簡單。據(jù)她的哥哥、張火丁經(jīng)紀人張火千說,直到今日,張火丁的眼里依舊只有京劇。“每天早起練功吊嗓子三小時,基本體力就耗光了。剩下的時間,看上去是在休息,其實她不管在做什么,心里都在琢磨戲。”

      曾經(jīng),央視知名戲曲主持人白燕升對張火丁訪談時,不論什么問題拋過去,張火丁都是簡單回答一兩個字,或者干脆沉默。如今,張火丁在這方面依舊我行我素,不關心外面的世界,不愿接受記者采訪,甚至不愿一年多演幾場戲。不過,也正是因此成就了她現(xiàn)在所處的藝術高度——深受觀眾追捧和喜愛的京劇演員,一位戲曲舞臺上的“女神”。

      在北京中國戲曲學院的排練場里,記者見到了這位程派青衣——張火丁留著一絲不亂的短發(fā),穿著簡單的運動衣和羽絨背心,說話聲音很輕,每句話都很短,卻沒有傳說中“拒人以千里之外”的神情。“我本來不想讓你們來北京,我不會說話。”張火丁頓了頓說,“不過你們大老遠來了,那就聊幾句吧。”

      除了努力,我別無他法

      問 本報記者 李崢

      答 著名程派青衣 張火丁

      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觀眾

      問:您這些年演出很少,上次來上海還是2011年時的事。除了因為生孩子,還有別的原因嗎?

      答:2008年,我調(diào)入中國戲曲學院以后就轉(zhuǎn)型了。我現(xiàn)在不是演員而是教師。但去年我也演了六七場戲,不算少了。

      我既然決定當老師,就有決心退出舞臺,沒有戲演就可以不演。當時在國家京劇院很辛苦,我很累。所以學院發(fā)出邀請,我馬上就同意了。

      問:很多戲曲演員抱怨演戲機會太少,您恰恰相反。

      答:我當然喜歡舞臺。但這和真正為廣大觀眾服務,還是不同的。我年齡一天比一天大,而觀眾對我的期望也一天比一天高。這對我來說是無形的壓力,我覺得不行。

      以前在國家京劇院,我拿薪水,他們安排什么我就完成什么,一年要演40場戲。現(xiàn)在學院沒有演出任務,我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演。我愿意演戲,但不能像過去那么多了。

      問:現(xiàn)在喜歡您的觀眾很多,對您的贊美也很多,也包括希望您每年多演幾場。

      答:我當然喜歡贊美,我的一切努力就是為了得到大家的贊美。但舞臺是現(xiàn)場藝術,不可能每天都十全十美。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咳嗽六天了,半個月后就要去上海演出,我壓力很大。演員身體很重要,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出現(xiàn)問題。我就是想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觀眾。

      除了贊美,我也常被批評。但批評這件事,見仁見智,如果你的理解不如我,我不會在意。如果有一個意見能提升我的舞臺藝術,我特別希望(有這樣的意見)。

      問:您現(xiàn)在是老師了。回想自己當學生的時候,再看看現(xiàn)在的學生,覺得有沒有不同?

      答:大有不同,這個我不愿意多講。我自己當然是全心全意教學生的。京劇從古至今都是口傳心授,以前是學過忘了第二天再去問老師,現(xiàn)在都可以錄下來自己回去看了。

      我現(xiàn)在一個星期上一節(jié)課,班里有六個學生。教的第一出戲是《荒山淚》。這個戲?qū)ξ乙饬x特殊,是我跟我?guī)煾岗w榮琛學的唯一一出戲。當時老師已經(jīng)78歲了,我誠惶誠恐,凡事都不敢多問,師父家的沙發(fā)我從來沒敢靠過。我覺得只有帶著敬畏和神圣感學戲,才能學到真東西。

      新戲一定要仔細想好再排

      問:這些年,您想過創(chuàng)作新戲嗎?

      答:學院也談過幾次想要新的創(chuàng)作,但很難。給我輸送劇本的很多,但是我一定要想好了再排。

      1999年,我開始創(chuàng)作一些新戲。《秋江》是昆曲移植為皮黃,也算是我當時在程派上一個小的開拓。程派以青衣為主,但還是能塑造很多不同的人物。《秋江》里那個小尼姑,小花衫,程派藝術一樣能塑造好。有了這一步,后來才有了《祥林嫂》、《白蛇傳》、《江姐》。《江姐》 也是我想了很多年才排的,排的時候反對聲音很大。很多人說,江姐那么多高揚激昂的唱腔,程派怎么適合?實踐證明,《江姐》還是受觀眾喜歡的,唱段也有流傳。主要還是要劇本好、唱腔設計好。

      問:目前有沒有想做的題材?答:沒有。目前最缺的就是劇本。比如《荒山淚》,內(nèi)容那么簡單,但是呈現(xiàn)給觀眾的東西太豐富,唱念做表武都有。我就想找個這樣的戲,但是沒有。

      問:您演《鎖麟囊》也有幾十年了,它成了您的代表劇目。這次到滬演出,票也早早售罄,可見觀眾的歡迎程度。

      答:我好幾年沒去上海了,承蒙觀眾的喜愛。這次《鎖麟囊》算是推出電影版,也吸引了觀眾眼球。其實沒有什么大的不同,《鎖麟囊》 經(jīng)典之經(jīng)典,能改動的余地基本為零。但這次要不要有一些很小很小的改動,我們反復討論過。現(xiàn)在就是在人位上有調(diào)整,布景重新制作了,因為拍電影必須要有個全新的面貌。

      我沒有時間做京劇外的事

      問:演出前您都很少接受采訪,為什么?

      答:演出之前、之后我都不愿意接受采訪。我不知道要說什么。因為我不會講話。每次接受采訪我都語無倫次。

      問:聽說您也不喜歡上網(wǎng),不太關注其他事情。您現(xiàn)在有微信嗎?

      答:微信到現(xiàn)在還沒有。我也不是拒絕,就是覺得特別麻煩。如果我要投入到京劇的話,這些時間都不夠。我老跟學生講,時間很寶貴,轉(zhuǎn)眼幾年就過去了。我特別珍惜跟每個老師的學戲時間,回到家我就反復、反復、再反復地練習。這一行,數(shù)量夠了,質(zhì)量才會上去。不然,神仙也教不好。

      問:在梅蘭芳、程硯秋的時代,他們身邊都聚集了一批文人和知識分子。您向往那樣的氛圍嗎?生活中有沒有和戲迷接觸過?

      答:特別向往,但現(xiàn)在做不到。老先生講過,那時候演完戲拉胡琴的、打鼓的都坐下來討論。現(xiàn)在演完了,掌聲結束,各自散去。有時候會在報紙上看到一些劇評,感覺有些觀眾和愛好者真是懂戲,非常感動。

      我聽說很多戲迷從外地飛來看戲,我很是感激,所以就想每場演出都拿出最好的演出水平回報他們。一些有名的觀眾,我也只是在后臺見過,生活中沒有接觸。我喜歡一個不被打擾的狀態(tài)。演戲我要投入,不投入我很難唱好。

      問:除了京劇,您還有其他愛好嗎?

      答:我的文化消遣為零。電影、話劇這些,偶爾也有人邀請我去看,但我真是沒時間。每次演出完我都要看自己的演出錄像,都要找出很多問題來改進。

      問:現(xiàn)在整個京劇行業(yè)在萎縮,但您的演出卻一直火爆。您怎么看待這個現(xiàn)象?

      答:京劇藝術本就該這樣火爆。現(xiàn)在很多人說蕭條了,我覺得和時代發(fā)展有一定關系。但我們從業(yè)者也要有思考,為什么會變成現(xiàn)在這樣?我不知道,所以我就加倍努力,對待每一場演出還像個小學生一樣,反復默戲、反復練習。只能這樣,我沒有別的辦法。

      問:很多京劇演員都在努力為京劇劇場找“新觀眾”。您在乎臺下坐著的是“老觀眾”還是“新觀眾”?

      答:我希望京劇興旺昌盛,但憑我一個人解決不了問題。有新觀眾更好,但求他們也不一定能求來。我會盡全力去做,認認真真演好每一場演出,努力去演。現(xiàn)在票價也挺高的,希望觀眾看到我們的付出和努力,值回票價。

      典守者

      ■鐘班

      張火丁說自己不會說話,大概不是自謙。不過,這有什么關系?據(jù)說,張君秋平素也訥于言辭。京劇百余年來,臺下辭費滔滔者不少,歷史只記住了那些在臺上閃光的人。

      不怎么會說話的人說的話,仔細聽,可以琢磨的并不少。比如,對于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她坦承對經(jīng)典可改的余地基本是零。跟一些并沒真正弄清京劇內(nèi)在的文化密碼、卻動輒要創(chuàng)新的人相比,這種老老實實的態(tài)度倒更令人贊賞。為什么選擇這個板式?為什么運用這種唱腔?舉手投足一招一式,如果對前人千錘百煉的遺產(chǎn)沒有琢磨透就想為新而新,終究留不下來。“想好了再排,關鍵是好本子和好的唱腔設計。”這背后的蘊意是什么,值得有志于京劇創(chuàng)新的人士們思考。

      有人說,京劇是要進博物館的藝術。也許吧。可是,如果身處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時代,已入這個行當?shù)娜藨撛趺崔k?火丁仍然老老實實地說,京劇為什么變成現(xiàn)在這樣自己也不知道,但唯有加倍努力。是的,藝之興衰自合于時,一個演員的確很難改變什么。不過,不管時興還是邊緣,沒有舍得自己、全身投入的那股勁頭,恐怕在哪個門類都出不了活兒。跟張火丁同一個年齡層的不少中生代演員,有的去拍了電影,有的去當了歌手,也有的當了主持人。離開的人,當然不應去責備。但是,一門被奉為國粹的藝術,即便再也紅不起來,也該完整地守護好、延續(xù)好,這難道不需要一批心無旁騖的典守者嗎?從此言之,許多戲迷喜愛火丁,恐怕更是愛她這種對京劇,對程派從一而終、舍得自己的藝術態(tài)度。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