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樣式豐富多彩 原創后勁不足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1月21日09:26 來源:中國作家網 鄭 瑩 李 悅

      綜藝節目和電視劇一直是各級電視臺占領市場份額的兩個重要陣地。2014年,綜藝節目市場繼續呈現出一路高歌的勢頭,在“加強版限娛令”的總體 調控下,2014年涌現出一批有影響力的新節目,綜藝節目市場呈現出一些新的特色與發展趨勢。總體來說,真人秀、喜劇、公益、文化,成為這一年電視綜藝節 目四大關鍵詞。

      守正出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 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央電視臺一直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陣地,將傳統文化與綜藝節目的形式結合,不失為一個寓教于樂的最佳方式。繼2013 下半年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之后, 2014年,央視趁熱打鐵,推出了《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對傳統文化的青睞和回歸成為熒屏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文化類綜藝節目也成為二三線衛視尋求突圍的現實選擇。其中,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以詩詞的形式展現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河南衛視主打“文化 衛視,傳承文明”的口號,以弘揚中華文明為己任,打造了一系列的文化類節目,如《華豫之門》《知根知底》《漢字英雄》《成語英雄》等。在火熱的綜藝節目大 戰中,文化類節目相對平穩,或許會在2015年再結碩果。

      喜樂文化接地氣,打造喜劇節目元年

      中國人歷來講究喜樂文化,在嬉笑鬧罵中抒發情懷,宣泄情緒。“加強版限娛令”對“歌唱選拔類”節目的限制,為喜劇類節目打開了很好的市場。2014年,是名副其實的喜劇元年,20余檔喜劇節目輪番登場。

      湖南衛視2011年1月6日首播的《喜劇之王》是國內第一檔新生活創意喜劇秀,算是國內劇場型喜劇類節目的開山之作,繼2012年4月中央電視 臺的《謝天謝地你來了》打開了“即興喜劇”的大門之后,到了2014年,一批劇場型的喜劇節目接踵而至,湖南衛視的《我們都愛笑》,將已經有了一批固定粉 絲的愛笑兄弟招致麾下,打造了一個以“制造快樂”為惟一標準的喜劇節目,既有事先編排好的短劇,又有明星與愛笑兄弟共同完成的即興喜劇,可謂是全方位地展 現了“搞笑”的十八般武藝。央視也加入了這場喜劇爭奪戰,并且表現不俗,《喜樂街》可謂《謝天謝地你來了》的“升級版”,將“即興喜劇”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不知劇情、沒有劇本的情況下,常駐嘉賓與客串嘉賓即興表演,創造了一個個爆笑的視覺盛宴。此外,江蘇衛視的《一起來笑吧》、遼寧衛視的《家家都有戲》和 全新改版的《新笑林》等都各有亮點。

      喜劇要不斷有新的點子、新的包袱才能一直逗笑觀眾。逗笑觀眾不難,但如何能讓觀眾真心的笑,就成為探索喜劇節目模式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不停地尋 找觀眾的笑穴,創造出讓觀眾會心而笑的情節,劇場型的喜劇節目可謂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這樣的背景下,選秀類喜劇節目的異軍突起,就成為一個借雞生蛋的經 典案例:百姓早已喜聞樂見的選秀形式,喜劇愛好者的創意表演,加之專業評審的妙語連珠,成就了喜劇新星選秀節目的看點多,笑料足。代表欄目有安徽衛視的 《超級笑星》、浙江衛視的《中國喜劇星》、湖北衛視的《我為喜劇狂》、東方衛視的《笑傲江湖》、江西衛視的《誰能逗樂喜劇明星》等。選秀類喜劇節目,不僅 贏得了觀眾的笑聲,更可以為喜劇類型的節目發展尋找新人才,注入新血液。

      各類真人秀井噴,占據綜藝類大半江山

      國內的真人秀節目,從2003年開始的早期全民選秀,到2013年的10年間,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大幅的提升。2014年,更是真人秀節目井噴之年。

      繼2013年10月湖南衛視開播的《爸爸去哪兒》第一季親子類真人秀之后,2014年各級電視臺爭相推出的親子類真人秀節目高達20多檔。浙江 衛視可謂是在親子類節目中做足功夫,從《人生第一次》和《爸爸回來了》,到打著親子互動益智真人秀旗號的《寶貝大猜想》,還有被觀眾戲稱為最拼爹的親子節 目《我不是明星》;央視《正大綜藝·寶寶來了》、北京衛視 《媽媽聽我說》、陜西衛視《好爸爸壞爸爸》、安徽衛視《加油好Baby》、湖北衛視《尋找》系列真人秀首季《爸爸你好嗎》和《我猜我寶貝》、貴州衛視《家 有兒女》和《爸爸請回答》……多檔親子類真人秀接踵而來,讓觀眾應接不暇。

      明星爸媽,新手父母,魅力萌娃,2014年的熒屏親子秀持續升溫,雖然都有不錯的效應,也照亮了其他電視人的眼球。但還是難掩一家獨大的局面。 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第二季開播,依然出盡風頭,而且無論從內容設置、細節處理到地點的選取,都儼然是第一季的升級版。眾多跟風之作熱熱鬧鬧開場,風騷 卻依然一家獨領。

      2014年,真人秀節目中的明星在舞臺大展歌喉巔峰對決的同時,也開始了平民化的道路,在各種游戲競技類,戶外旅行類的明星真人秀節目中,備受 折磨,娛樂大眾。明星音樂競技類真人秀中,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第二季,依舊獲得很高的美譽度。央視的《夢想星搭檔》作為《夢想合唱團》姊妹篇,繼續與 明星組隊,為公益高歌,也收到了極高的社會關注度。北京衛視的《最美和聲》第二季,明星與草根歌手組隊,同臺競技。貴州衛視的《讓世界聽見》則將音樂競技 和戶外體驗結合,打造了國內首檔原生態音樂體驗欄目。安徽衛視的《我為歌狂》第二季,是“誓要引領中國聲音的華語音樂隊戰節目”。明星音樂真人秀,打著明 星的旗號,吸引觀眾的眼球,節目不多,但各分秋色。

      真正在2014年全面爆發的明星真人秀是戶外旅行類,全年四個季度貫穿始終。湖南衛視《花兒與少年》和東方衛視《花樣爺爺》,讓明星們自助遠 行,沒有助理,沒有經紀人,有限的費用,陌生的環境,是一場真正的囧游。浙江衛視 《奔跑吧兄弟》、深圳衛視 《極速前進》和東方衛視《兩天一夜》, 則都屬于明星戶外競技類真人秀節目,明星們不但要克服惡劣的環境,更要拼盡體能互相對抗,還少不了開動大腦,各路明星真可謂是“用生命在作秀”。江蘇衛視 的《明星到我家》和天津衛視的 《囍從天降》,把當紅女星送入農村家庭,女明星們不但要接受全新的家庭關系考驗,更要適應不一樣的生存環境,還要洗衣、燒飯、喂豬、種地樣樣不落。

      除了這兩類的明星真人秀外,東方衛視的《女神的新衣》、北京衛視的《星兵報到》、江蘇衛視的《星廚駕到》、浙江衛視的《十二道鋒味》等,探索了明星跨界新的模式,也取得了龐大的受眾。

      由于受到“加強版限娛令”的限制,曾經最多的音樂類草根選秀節目數量急劇下降,2014年只有一檔《中國好聲音》進入到黃金時段。此外央視開年的《中國好歌曲》、東方衛視的《中國夢之聲》和山西衛視的《歌從黃河來》積極為原創音樂助力,也都有一定影響力。

      2014年的非明星真人秀,從秀歌聲、秀舞技,發展為無所不秀。有發掘勞動能手,行業標兵的《出彩中國人》;給普通人表演機會的《中國達人 秀》;有尋找超級大腦的《最強大腦》;有培訓多能藝人的《中國星力量》;有挖掘中國好男人的《超級先生》;有發現語言天才的《我是演說家》;有訓練熱血拳 手的《勇敢的心》;也有選拔女特種兵的《超級女兵》和為飽含軍旅夢想的人助夢的《士兵突擊》第三季《英雄本色》;還有角色互換的《變形記》等等。非明星真 人秀,從最初的單一模式與內容,發展到現今的模式多樣,內容豐富,早已成為綜藝節目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綜觀2014年綜藝節目,有舊模式上的精益求精,也有全新的模式探索;有經典內容上的深挖細鑿,也有新穎的內容開拓。從之前的一枝獨秀,已呈現 出百花齊放之態與“井噴”之勢。同時,瘋狂的創作模式也帶來了突出的問題,原創節目后勁不足,制作粗劣,節目跟風同質化嚴重,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面對問 題,電視創作者應該注重提升原創力,強化創新意識,拓展視野,深入探索,創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電視精品綜藝節目。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