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話劇經典 魅力永恒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1月19日10:10 來源:光明日報 艾莉
     劇照《薩勒姆的女巫》 劇照《薩勒姆的女巫》

      新年伊始,國家話劇院著名導演王曉鷹將其十年前執導的名劇《薩勒姆的女巫》又搬上了舞臺,加上之前著名導演查明哲執導的《死無葬身之地》和《紀念碑》也復排演出,國話三出經典劇目再度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雖然這三出外國劇目反映的時代均已久遠,但其中所蘊含的深意卻跨越時空,給人以深思與啟迪,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薩勒姆的女巫》是著名劇作家阿瑟·米勒在1953年創作的,其創作素材取自三百多年前發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薩勒姆鎮的一個真實事件。這個導致兩百多人被關進監獄、十多人被絞死的審巫案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離奇也最可怕的篇章”。阿瑟·米勒寫作此劇的直接起因則是五十多年前出現在美國的“麥卡錫主義”極右勢力對他的政治迫害,他的用意很明顯是為了影射現實。該戲是一出人類群體意識悲劇的寓言。駭人聽聞的故事情節賦予了對人性弱點的關注和對生命意義的拷問,足以讓所有觀眾動容。在這場鬧劇中,人中固有的自私、軟弱、卑劣、兇頑與良知的沖撞,無時不在心中激蕩。有人這樣說:“如果說有哪部戲可以等待,有哪部戲可以重看,《薩勒姆的女巫》就是。”導演王曉鷹將該劇展示為一次靈魂的考驗,加深了原作的沉重氣氛,融合寫實表演與象征表現,用借喻將之拉近到中國觀眾所經歷和正面臨的現實中,它將駭人聽聞的故事情節賦予了對人性弱點的關注和對生命意義的拷問,劇中人乃至觀眾都必須在誠實與謊言之間做出生死抉擇,因而引人共鳴。

      《死無葬身之地》是以“存在主義”著稱的薩特的劇作,描寫了二戰期間,幾名游擊隊員在民族解放運動戰斗中不幸被捕,行刑的前一夜,面對來自各方面原因引發的恐懼該何去何從,每個人的彷徨、無助、絕望等心態,人性最深處無論美丑都被作者表現得淋漓盡致。盡管他們的經歷各不相同,在酷刑面前也表現了不盡相同的行為方式及心理歷程,但他們最終都用自己堅實的腳步跨越了一堵面對死亡而產生恐懼的“墻”。劇中人處在面臨酷刑和死亡的極端處境做出抉擇,以實現各自的人生價值和自我超越。當代社會中,不論逼不得已還是在所不惜,人總會不得不面臨誘惑和挫折,此劇使觀眾在“折磨”中領悟到了些許人生的真諦。該劇1997年由留學歸來的查明哲執導,被稱之為“殘酷戲劇”的此劇一問世便產生轟動,久演不衰。查明哲導演的另一出話劇《紀念碑》,由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的劇作家考林·魏格納編劇,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一位深受戰亂之苦的母親,為了尋找包括自己女兒在內的被殺的23名少女的尸體,“意外”救下了一名即將被處死的敵方士兵,并與這個士兵進行了一場心靈的較量與人性的反思。表達了深刻的哲理,其靈魂的震撼力、人性的感染力、視覺的沖擊力,使全劇撼人心魄。其深度挖掘戰爭背景中的人性救贖感動了千萬觀眾,震撼了人們的心靈。

      國家話劇院復排這三部經典劇作,其中《死無葬身之地》和《薩勒姆的女巫》幾乎是原班人馬。事隔多年再次演繹經典,演員們演技更為成熟,劇作所蘊含的深意挖掘得更透,因而更加震撼人心。這些劇目已成為國家話劇院的經典保留劇目,以后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將經典一部部傳承下去,讓一代代觀眾充分領略經典的魅力。

      真正的經典作品是不會過時的。盡管它的內容已不是今天的新鮮話題,但它對人性的探索,對邪惡的批判,對正義的弘揚,是跨越時代、穿越時空的,任何時候演出都是新鮮的。真正經典的作品能經得住時代變化的考驗,盡管娛樂化商業化讓大家的選擇更多,但這種厚重的能震撼靈魂的作品更顯得可貴,因為經典的魅力是永恒的。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