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共產黨人的信仰之美——評電視連續劇《開國元勛朱德》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1月04日14:00 來源:《求是》 梁鴻鷹

      朱德是中華民族的偉人。他以傳奇的人生經歷,強大的人格魅力與精神感召力,樹立起歷史上一座永久豐碑。電視連續劇《開國元勛朱德》通過對朱德多彩人生經歷與豐富精神世界的展示,留存歷史正氣,弘揚中國精神,是一部鑄造民族靈魂、增添人們精神力量的佳作。

      精神強,則民族強,精神弱,則國家弱。這部電視劇著重刻畫出朱德人生與精神追求的崇高博大,反映了他對中國道路尋找的堅定、對中國精神踐行的徹底。朱德從尋找民主主義救中國的道路,到尋求以共產主義救中國,再到探索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其人生與近現代以來民族解放國家富強波瀾壯闊的歷史息息相關,他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獻給了深愛的祖國。辛亥革命、南昌起義、井岡會師、北上長征、指揮抗戰、解放全中國,直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他把真理的探求、道路的尋找與個人價值的實現緊密結合在一起,與自己的戰友們一道全力參與了中國故事構建的歷程,而他走過的道路生動地詮釋了紅軍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南泥灣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偉大的中國精神。作為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領袖,朱德全程參與了中國精神的鑄造,他的精神魅力與中國精神的魅力完全一致,這種精神之所以至今閃耀著不滅的光芒,就在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國人民解放進步偉大事業之中,站在時代進步要求的前列。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說文藝創作要“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開國元勛朱德》無疑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樹立了新的典范。

      這部電視劇典范意義在于它貫穿了朱德堅定的理想信念這條紅線。朱德的一生走了一條不斷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的道路,他脫離舊軍閥隊伍,遠離那些追逐個人利益的國民黨軍官,他在貧苦老百姓中找到了力量的源泉。“什么是力量?力量就是人民”,與人民在一起,為人民打天下,這使他在任何時候都有主心骨,經歷大風大浪巋然不動,信仰就是他的定海神針。他永遠保持革命者的樸素本色,他在戰爭年代保持官兵一致,不搞任何特殊。當史沫特萊看到他住的是與大家一樣的窯洞時,他說:“總司令當得好不好,那是要在戰場上看的。”新中國成立后他不居功不自滿,艱苦樸素、謙虛謹慎,反對以自己的名字做地名,把要辦紀念館的地方捐做學校,晚年寫下“革命到底”四個大字以明心志。出身貧苦的朱德始終不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自己的滋養,與友肝膽相照,對敵大義凜然。解放后,他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廬山會議后敢于看望孤獨的彭德懷,“文化大革命”中宴請受沖擊的江渭清,人格風范堪為萬世師表。

      這部作品的典范意義還在于嚴格遵循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圍繞朱德的重大事件絕無虛構,同時以大量細節充實作品思想內容,生動揭示了朱德豐富的精神世界。此外,電視劇成功塑造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群像感人至深,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彭德懷等形象既樸實又崇高,既智慧又親切;對一些有爭議的人物的描寫也沒有臉譜化、簡單化;對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刻畫,更沒有故意丑化,而是在與之鮮明對比中突出了共產黨領袖的大智大勇、光明磊落、大公無私、克勤克儉的人生追求和風采,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作者:《文藝報》總編輯)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