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中國作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工作會議 >> 正文

    曹啟文:創新服務 引導網絡作家走出書齋接地氣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2月29日15:54 來源:中國作家網

    創新服務 引導網絡作家走出書齋接地氣
    浙江作協黨組副書記、省網絡作協主席  曹啟文

    浙江作協黨組副書記曹啟文在會上發言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8·19”講話和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引導網絡作家到基層和群眾中去,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大膽創新網絡文學正確引導、科學管理、健康發展的“浙江模式”,以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工作“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期望,2014年1月,浙江省成立全國第一家省級網絡作家協會,建立全國唯一的省、市、縣三級網絡作協工作系統,積極實施“網絡文學引導工程”。網絡作家體驗營就是“網絡文學引導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針對網絡作家創作特點和生活實際量身定制的一項體驗活動,以更好地引導網絡作家走出書齋接地氣,到基層一線采風,幫助他們汲取生活素材,提升對現實和歷史的使命感、責任感。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背景及緣起

      網絡作家體驗營,是主要鑒于網絡文學對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作用以及網絡作家生存現狀而開展的針對性探索引導。

      其一,是發揮文學意識形態屬性與功能的本質需要。習近平總書記“8.19”重要講話指明了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文學是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力量,而網絡文學又是當下文學界出現的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文學新形態、新樣式。近年來網絡文學發展迅猛,憑借著新媒體載體傳播廣、速度快、便捷性的優勢,其社會影響日益顯現。但客觀上,網絡文學準入門檻較低,娛樂化、商業化、產業化特征明顯,“三俗”現象較為普遍,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沖擊劇烈。據統計,網絡文學的讀者群主體是青少年,其中25歲以下青少年讀者占我國網絡文學用戶的49.1%(特別需要提出的是18歲以下少年讀者占9.9%),26-35歲的讀者占42.2%。隨著科技發展,文化產業平臺的進一步成熟,網絡文學作為網絡文化產業鏈的源頭,其品質優劣、觀念正確與否,都將通過影視改編、游戲改編等文化產業途徑,進一步放大對青少年群體“三觀”的作用力。少年強則國家強,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國家的建設者與決策者。網絡文學發展已涉及國家與民族發展的戰略安全。

      其二,是網絡作家生存與發展的內在需要。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以“宅男宅女”為特征的網絡作家尤其迫切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去年,浙江省作協開展了兩項針對網絡文學和網絡作家寫手生存狀況的專項調研。從調研情況來看,網絡作家群體具有年輕化的特點,其中尤以30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力。調研共收到答卷655份,其中21-30歲428人,占65.34%;31-40歲122人,占18.63%。此外,與傳統作家群體相比較,網絡作家職業化特點明顯,超過被調研人數三分之一的寫手,都以寫作為謀生手段。他們工作強度極大,以2013年度為例,有接近40%的作者,年產量超過100萬字;有將近10%的作者,花在寫作上的時間每天超過8個小時。與其他年輕人相比較,網絡作家群體生活面窄,身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肥胖癥患者數量相對來說比較多,頸椎病等職業病普遍存在。這些狀態導致網絡作家“宅”在家中,脫離現實,閉門造車,架空歷史架空現實的創作題材盛行,而對生活的體驗,對真實歷史的感悟很匱乏,他們迫切需要打破自我封閉世界,走出書齋接地氣。

      其三,是提升網絡作協號召力與服務能力的現實需要。網絡作協和傳統作協比較,在會員構成、組織形態、活動方式、服務途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網絡作協成立后,如何得到年輕的網絡作家和寫手認同,如何采取有效途徑服務會員,一直是我們探索思考的重點。創立并嘗試網絡作家體驗營活動,得到了網絡作家的普遍歡迎,也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在,浙江省網絡作協逐步從圈內的小影響,擴大到社會的大影響;逐步從召集網絡作家寫手參加活動,變成網絡作家寫手主動要求參加協會活動,協會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得到了明顯增強。

      二、主要做法

      針對網絡作家年輕化、“宅男宅女”多等特點,注重設計參與、見證、游戲、尋訪等多種體驗載體,加強互動交流。

      一是參與式體驗。參與式體驗旨在通過設置真實場景,讓網絡作家在親身體會中了解歷史、感受文化、體驗生活。如第一期“紅色故土行”,網絡作家穿越時空當一回新四軍,體驗了“六個一”(穿新四軍軍服出早操、做野戰竹筒飯、走抗戰山路、學唱新四軍軍歌、參觀紅色展覽、比武訓練);第二期“進邊防軍營”,與邊防戰士共同進餐、共同站崗、共同訓練;第三期“重走紅軍路”,沿革命老區紅軍足跡開展系列活動,同時與洞頭海島女民兵一起訓練,與當地漁民一起出海捕魚,讓網絡作家切身體會到紅軍革命的艱辛和海濱漁民的真實生活、民俗風情等。

      二是游戲式體驗。互動游戲不僅可以幫助網絡作家緩解壓力,調節身心,更是團結網絡作家的有效途徑。第一期體驗營開展了戰地美食比賽,網絡作家自己動手挖竹筍、比拼烹飪技術,在輕松的氛圍中體會新四軍堅毅樂觀的革命精神。第二期體驗營,網絡作家與官兵聯歡,在歡聲笑語中傾聽邊防戰士的故事,了解和理解“最可愛的人”。第三期在舟山東海漁村,網絡作家與漁民一起爬上漁民石頭房上創作漁民畫,一起曬漁網唱漁歌。

      三是見證性體驗。以當下時代發展中的大事為切入點,讓作家傾聽時代脈搏,走進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以親身經歷見證社會變革時代發展。我們與省交通廳合作,將組織網絡作家到國家和省重大建設工程的建設現場,跟隨工程隊同吃同住,讓他們感受到建設的艱辛,體會到黨和政府對社會發展所付出的心血。

      四是尋訪式體驗。尋訪式體驗以尋訪名勝古跡、歷史遺跡,參觀博物館、紀念館,觀看紀錄片,聽取當地人民的講述等為主,讓作家在故事發生地了解歷史。在浙皖交界處的長興,網絡作家參觀了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戰地醫院等,全方位了解新四軍蘇浙軍區的慘烈戰斗史,激發對革命先烈的敬意。在臺州海島,參觀了邊防軍營,了解了戰士們的訓練和生活,感受到現代軍人的鋼鐵紀律、守衛邊防的偉大責任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性。在溫州平陽等紅軍革命老區,重走紅軍山路、重訪紅軍事跡,感悟革命老區的光榮歷史和奉獻精神。

      五是入住式體驗。入住式體驗旨在讓網絡作家零距離貼近當地生活、貼近歷史文化。每次活動盡量選擇具有地方特色或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居住地點。如在長興,讓網絡作家入住江南紅村新四軍軍營,睡高低鋪,蓋軍被,穿軍裝;在臺州邊防,住靠近部隊營房的農莊,既方便參觀軍營,也方便了解農莊農作物種植;在嵊泗島,住漁民家石頭房;在畬鄉景寧,入住山區木結構吊樓,與畬民同住同吃同勞動。

      三、幾點思考

      網絡作家體驗營活動要發揮實效,必須科學謀劃,持之以恒。我們將根據中宣部、中國作協和省委的部署,深入推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繼續創新機制、拓展形式、豐富主題,將體驗營辦得更好。

      (一)立足活動基地。在現有湖州市和長興縣兩個網絡文學創作基地的基礎上,年內將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地烏鎮以及嵊泗島建立第三、第四個創作基地,為體驗營提供長期固定場所。同時,謀求多方合作,開發新項目。目前,我們已與省委宣傳部、省邊防部隊、交通廳以及有關地方黨委政府合作,靈活多樣地開展體驗營活動。

      (二)設計體驗主題。網絡文學與純文學不同,有非常顯著的類型化特征,例如言情、歷史、軍事、玄幻、科幻、仙俠、靈異、推理等,各個類別對各自的知識背景要求不大相同。在體驗營成立之初,我們計劃實施針對不同網絡作家的主題化體驗。第一階段網絡作家體驗營活動以“紅色”為主題,接下來,我們還將組織“歷史”主題、“科技”主題等分期體驗活動,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如在遂昌的唐代金礦,我們將搞一次歷史“穿越”活動。

      (三)建立長效機制。我們打算將體驗營的活動一期一期舉辦下去,形成活動品牌,并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其有效落實。從2015年開始,將從浙江省網絡作協經費中劃出固定數額,每年舉辦3-4期網絡作家體驗營活動,每期邀請網絡作家20名左右;省市縣三級聯動,每期邀請部分優秀市級、縣級會員參加;以網絡文學創作基地為固定活動單位,進行輪流分批體驗;擴大體驗營宣傳,在浙江網絡作家網上開設網絡作家體驗營專欄,及時報道活動進程,留下網絡作家所思所想,并結集成冊進行展示。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