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中國作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工作會議 >> 正文

    馬文運:深入改革開放最前沿 為人民書寫時代華章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2月29日15:53 來源:中國作家網

    深入改革開放最前沿  為人民書寫時代華章
    上海作協黨組副書記、秘書長  馬文運

    上海作協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馬文運在會上發言

      最近,上海文學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貫徹落實中宣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劉奇葆同志講話中關于“采”“創”“送”“種”四字的要求進行部署,設立創作基地、加大扶持力度,把主題實踐活動不斷推向深入。

      一、提高認識,發揚傳統,夯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思想基礎

      (一)深入學習習總書記文藝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紀念巴金活動為契機,弘揚巴金精神,幫助作家打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思想根基。結合紀念巴金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對巴老精神遺產中關于文學與時代關系、與人民關系的精辟論述作了梳理,組織作家、會員和機關工作人員,通過舉辦《收獲》80后作家評論家論壇、青年作家巴金作品朗讀會、組織作家會員參觀“走進巴金的世界”紀念展等方式深入學習巴金等老一輩文學大家扎根生活,與人民大眾心貼心、心連心、共命運的優良傳統,幫助廣大作家,特別是年輕作家打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思想基礎,增強對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共識和價值認同。

      (二)發揚傳統,總結經驗,積極引導作家深入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上海作協歷來有下生活采訪創作的傳統,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世博會期間都有作家深入一線創作了一批報告文學和詩歌,廣受好評。專業作家王小鷹在街道掛職創作了長篇小說《長街行》,獲得“五個一”優秀作品獎。最近葉辛深入到閔行區外來務工者中,創作了反映外來務工者情感生活的《問世間情》,引起社會熱烈反響。今年上海作家的新作中集中出現了一批反映當代現實生活的文學作品,包括長篇小說《飄渺的峰》(孫颙)、《問世間情》(葉辛)、《女紅》(程小瑩),紀實文學《遠去的人》(薛舒)等,這一現象引發評論界和社會關注。作協不失時機地組織召開了上海現實題材文學創作研討會,特邀國內著名評論家圍繞這批新作進行深入分析研討,籍此推動現實題材文學創作,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到基層和群眾中去,在深入人民生活中提升思想和藝術境界,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

      二、以創作基地為抓手,深入改革開放前沿,推動現實題材創作

      作為一個中國最為開放的都市、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上海一直走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跨越,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之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窗口,為我們現實題材創作特供了豐富的生活資源。

      (一)設立現實題材創作基地,立足上海特點,把握時代脈搏。我們認識到,上海現實題材創作必須緊緊抓住改革開放前沿和國際化大都市這個特點,特別是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浦東開發25年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陸家嘴金融城里國際金融人才的傳奇經歷,海歸們扎根張江艱苦創業的辛酸苦辣,自貿區、浦東迪斯尼樂園、前灘建設中的幕后故事,與當前踐行“中國夢”的時代主題緊緊相扣。為此,上海市作家協會與浦東新區宣傳部合作建立“上海現實題材創作浦東基地”,組織中青年作家深入浦東新區生活,攫取浦東開發開放以來涌現出來的新型產業、人才戰略、重大工程、新生事物、鮮活人物和生動故事,特別是一批高端金融、科技海歸和外來人才在浦東這片熱土上的創業、追夢、圓夢的感人事跡,創作一批能夠充分展示浦東在各個歷史階段的變遷與進步的作品,表達作家們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實現聚合正能量、提振精氣神的文化擔當,同時也為浦東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打造新的文化品牌。

      (二)優勢互補,分工負責,為基地建設保駕護航。為更好地推動基地建設,我們與浦東區委宣傳部聯合成立現實題材文學創作浦東基地領導小組,由雙方領導掛帥,職能處室和對象單位對接,落實責任主體。上海作協主要負責聯系作家,確定名單,確定深入生活方式,對作家保持回訪;確定選題,與深入生活的定點單位保持溝通;為作家深入生活提供保障;為作品創作提供專家幫助,申報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和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項目的各類資助;為作品的發表、出版和推廣研討提供扶持;推薦優秀作品申報各類文學獎項。浦東新區的主要職責是:聯系確定深入生活聯系點,幫助作家與聯系點建立暢通的溝通機制;幫助作家以蹲點、走訪等形式開展深入生活和采風活動;進一步為作家體驗生活,開展創作提供一定的后勤保障和交通便利;與上海作協一起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對作品初稿和完稿進行審讀并提供意見;聯合舉行新書發布、研討等后期宣傳推廣。

      (三)結合實際,精準定位,確定蹲點作家和創作題材體裁。我們首批掛牌了“浦東基地”“陸家嘴基地”和“張江基地”。目前以年輕作家為主體的蹲點創作團隊已集結到位,首批包括滕肖瀾、孫未、凌寒、劉迪、陸幸生、王萌萌、楊秀麗、徐芳等8位作家,都具有寫作現實題材的豐富經驗。首批選題以浦東陸家嘴金融城、張江高科技園區為主。他們將分成兩個選題組分別到兩個基地去深入體驗生活,重點采訪陸家嘴金融城高端金融海歸人才和“張江男”現象,用報告文學、詩歌、小說等多種形式,多方位地反映上海改革開放以來現實生活的巨大變化和創新創業者的多樣人生。浦東基地將為作家深入體驗生活、積累素材等創造條件、悉心提供服務。在初步創作方向和提綱出來后,浦東基地將組織相關專家,綜合聽取意見和建議。后期,基地將為作家作品的發表、出版和推廣研討提供扶持,并為這些作品未來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話劇等其他多種藝術形式留下空間。

      三、豐富形式,完善制度,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推向深入

      上海現實題材創作浦東基地的掛牌成立和一系列深入生活活動的開展,是上海文學界在發掘扶持現實題材創作方面邁出的新步伐。上海作協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探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新形式,為作家們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創造條件。

      (一)采擷文化養分,在深入人民生活中汲取營養、豐富素材、形成選題。進一步完善現有的作家深入生活相關制度,如組織開展360度看上海等活動,優化申報遴選流程,加大支持力度。結合近期重點現實題材的創作,為作家深入一線生活創造條件,提供支持。近期安排作家程小瑩赴喀什實地采訪以身殉職的上海援疆干部的事跡,計劃以此為素材創作報告文學;簽約作家凌寒正在浦東東明路街道深入生活,撰寫反映人民優秀調解員工作的紀實作品。

      (二)創作文藝精品,推出更多打動人心、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作品。在作協重點創作扶持項目中設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專項扶持計劃,對創作成果的結集出版給予資金扶持,催生好作品。在華語文學網開設專門欄目,向社會展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創作成果。設立作協會員年度作品獎勵制度,鼓勵作家會員沉下心來,創作更多打動人心、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作品。

      (三)送去文化服務,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依托思南書集和思南讀書會、上圖文學批評家講座、“文學百校行”等品牌活動,舉辦更多面向社會公眾的文學公益講座和閱讀輔導活動,將優秀的文學作品推介給讀者,提高大眾欣賞水平和道德修養,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四)播撒文化種子,通過教、學、幫、帶,培養一支不走的基層文化隊伍。一是總結好今年作協參與舉辦市民文化節“市民寫作大賽”的成功經驗,動員、組織更多的作家、評論家深入街道、社區、鄉村、學校開展面向基層群眾的文學輔導活動;二是發掘、總結作家會員開展基層寫作輔導的典型項目和事例,如葛紅兵的社區創意寫作計劃、孫思的顧村農民詩人培訓輔導計劃等,支持其發育成品牌項目,并動員更多作家志愿者參與到類似的項目中來,激發、培育民眾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文學寫作水平。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學創作永遠在路上。我們將及時推進、形成機制,陸續與上海其他區縣合作設立現實題材創作基地,扎扎實實地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不斷推向深入。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