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藝術評論 >> 正文
自從攝影這門技術問世后,攝影作品便成為記錄自然和人類生活場景的最真實的資料。我們現在常說“有圖有真相”,因為有了圖像,歷史的記錄更直觀、更可信,更靠近我們了。近日,麗江市攝影家協會的朋友們編撰的《麗江百年攝影》一書,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看后很高興。
我是在自己參編的兩本書中深切地感受到老照片的珍貴和魅力的。上世紀90年代,我審校洛克(Rock.J.F)的名著《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其中有兩百多幅洛克拍的老照片,它們是納西族聚居地區自然和人文的歷史實錄。文字與圖片相映生輝,構成了這書的價值和魅力。洛克的黑白照片也成為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引以自豪的家底之一,至今還吸引著不同學科的資深學者沿著洛克的這些老照片實錄之路進行各種考察和研究。與我在云南共事過的美國地理學家艾福思(Jack. Ives)教授和生態學家木保山(Bob Moseley)博士,都做了對照洛克的老照片、重拍相同場景的工作,引起了較大的反響。
我在2010年主持編寫了學術畫冊《遠去的背影——云南民族記憶》。其中,第一冊匯聚了云南省社會科學院珍藏的一批反映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云南各民族衣食住行、社會生產生活的老照片。此書出版后,受到了國家民委、新聞出版署和學術文化界廣泛的贊譽,目前正準備出英文版。
麗江如今是頭上戴了三頂世界遺產桂冠的文化旅游名城,已經有相當多描寫麗江和納西文化的圖書面世。但關于麗江老照片的書,就我所知,還沒有幾本。《麗江百年攝影》的問世,可以說彌補了這方面的一個空白,是麗江圖像實錄的一個難得的成果,也是麗江文化建設方面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此書分為上編、下編,上編圖片的拍攝時間從晚清到民國,下編則是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下限大致到上世紀90年代。這些珍貴的照片,除了有些是從麗江一些納西人家庭中征集到的之外,其攝影者都是在1954年之前出生的。因此,該書既是百年麗江老照片的匯聚之作,也是以本土納西人為主的麗江老一輩攝影工作者的老照片精選。麗江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唐新華對我說,這樣做的初衷也是想為這些麗江老攝影人記下他們的一些足跡和成果。我覺得編者能想到這個層面,是很難得的。
從這本書中,讀者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納西人的影像。他們中,有走出國門接受新文化、新科技教育的先驅,有杰出的學者,有畫家、東巴、民間歌手,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納西人。從書中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納西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一些特定時期的民俗活動。比如,民國時期納西人的生活情景,上世紀50年代“大躍進”時期一直到70年代麗江地區社會事件的剪影。這些照片,使我們想到了麗江人在那些難忘歲月中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
《麗江百年攝影》不僅填補了麗江攝影史上的一個空白,還開了一個好頭。它提示我們,多注意搜集和保護老照片,把這項工作作為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麗江民間無疑還有很多老照片,今后可以慢慢搜集整理,建設圖像資料庫。像我這一輩年齡的學術文化人,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田野調查中也很注意拍照片,留下了特定年代的很多圖像資料。如今,照片中的很多人和事都已消失,很多場景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把這些圖片匯聚起來,那將是一筆可觀的“圖像文化遺產”。
愿這本《麗江百年攝影》的出版,能促進麗江相關部門和民間對老照片的珍愛、保護和搜集整理的工作。愿已經匯集成冊和還散落在麗江的老照片,最終能匯聚為麗江文化魅力的重要部分。
(本文為《麗江百年攝影》序言,略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