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小說評論》30年 >> 正文

    王堯發言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2月16日14:42 來源:中國作家網

      我是沖這個副題參加這個座談會,我自己成長的當中是與《小說評論》有關系,年輕的時候,偶然有機會看到王愚老師,學問做得好,長得像魯迅,當時肅然起敬。我除了《當代作家評論》以外,還有在《小說評論》開了專欄,所以我想我自己的成長是與《小說評論》有關,《小說評論》長期以來它研究的是小說,實際上研究的是文學問題。

      關于正題,最近老出席關于文藝座談會講話的會議,我發現我們批評家都懺悔,都在否定自己,我很有感慨,它激發我們正能量,當然我們要反思自己的不足,文藝批評的問題有很多原因,如果說僅僅歸結于批評的話,我們思想的角度,我覺得包括《小說評論》近三十年里面,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有序、有活力的這樣一個批評秩序,這個秩序我覺得基本上是給予肯定和尊重的,如果都有了這個三十年這樣一個批評的基礎和成績,我們無法來講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取得了什么樣的大成就,包括我們的文藝,這個基礎上,我們就該反思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批評,這是我第二個想法。

      第三,五四新文化以來,這個傳統跟過去是不太一樣的,這么多年在古代文學里面不斷地講,傳承文明的現代性轉換,我們的資源在哪里,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因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也快一百年了,這個100年我們很多問題,基本的規律,有些問題是不能往后退的,有些問題要往前整,我講的第二個是新常態,我愿意把經濟學概念轉到這里面,我覺得現代傳統里面基本的問題還是價值判斷的問題,包括我們的資源和方法,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想一個什么樣的批評,從廣義來講,狹義的批評家很少,如果做純粹的批評是非常難通過的,所以狹義的文章非常少的,所以我們討論的重點應該是說狹義的這樣一個批評,這個情況之下,我覺得存在于人民關系,文學與真知合理的關系,從我們自己來講,我覺得需要進一步來重建批評和現實和文本的對話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可以看到很多批評力量削弱,遠離文本,無的放矢。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