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是一種蘊含了5000年民族智慧的語種,但是東方文化內斂含蓄的特征使得這種語言不能得到酣暢的釋放,近期各大衛視相繼推出多個語言表達類 節目,如CCTV-1和唯眾傳媒聯合制作的《開講啦》、安徽衛視和能量傳播推出的《超級演說家》,都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些節目充分地釋放了漢語的演說魅 力。在眾多演講類節目中,《我是演說家》又是較為獨特的一檔節目,它是由北京衛視與能量傳播兩大制播平臺共同打造的語言競技真人秀節目,節目共錄制16 期,于每周六晚在北京衛視播出。該節目分為選、戰隊PK、擂臺戰和最終的冠軍爭奪戰四個階段,選手們通過各自真情流露的故事和精湛的演說技巧,打動導師按 下按鈕,成為該導師戰隊的一員,導師與觀眾們一起見證語言的力量,從而張揚中華語言的魅力,引領正能量全民演說風潮。
《我是演說家》的參賽選手大多為普通人,沒有過多的講演經驗和語言表達技巧,完全是憑借真情實感,用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幫助人們找到溝通的 橋梁,從而打開心扉傳遞真情,傳播社會正能量,引導一種積極、健康的處世態度和生活方式。正如導師魯豫在演講中提到的“語言像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刀子,有的 時候它是殺人的武器,但有的時候它是救人的工具。語言是有意義的,表達是有力量的”。
《我是演說家》內容豐富飽滿,主要表現為賽制安排多層次、參賽選手多元化、演說話題廣泛。節目一改以往“四選一”的賽制模式,變為3+X導師模 式,取消了盲選,所有導師都可以在聽演說的同時對選手“察言觀色”。X導師的權限進一步升級,將擁有“黃金按鈕”和“X鍵”兩個全新的權限,當X導師遇到 最為心儀的選手時可以按下“黃金按鈕”,隨即擁有被選手反選的權利。在選手演說過程中,X導師如果中斷選手的演說,其他三名導師也隨之喪失選擇該名選手的 權利。全新的賽制安排,更具趣味性。《我是演說家》的選手類型多元,演說的題材豐富,傳遞給觀眾勵志、溫暖的情感體驗。選手中有為探險準備5年,在巴格達 經歷生死考驗,在南極舉行婚禮的“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有云南魯甸地震后捐了5噸切糕的善良的“切糕王子”阿迪力;有“馬云背后的男人”,用心賺錢, 為了開著跑車送快遞而努力的最帥“快遞哥”竇立國;有身患重癥,與23歲男友不離不棄的單親媽媽章早兒;有與死神賽跑近千次,數次體悟死亡與生命延續交替 的器官捐獻協調員高敏;有為盲人講電影的助盲志愿者王偉力……這些各具特色的選手們用他們正能量的故事和高超的講演技巧,為現場增添閃耀的星光,令節目感 人至深。節目進行中,還制造了涉及親情、友情、愛情、奮斗、理想、堅定等很多話題,幫助選手闡述觀點、表達情感,同時就當下熱議的社會話題進行揭示,讓各 類型、各個年齡層的觀眾都能在《我是演說家》的舞臺上找到共鳴,從而被演說改變思想,甚至改變人生。
《我是演說家》形式多樣,主要體現為演說人員層次豐富,舞臺設計精湛。參加演說的人不僅僅是選手,還可以是導師,同時還邀請社會各個層面的知名 人士,如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新周刊》社長孫冕等做節目開場講演,講述他們自己的奮斗史和情感歷程,揭示他們成功背后的人生歷練,不僅展示語言 技巧上的魔力,更以他們深刻的思想、百折不撓的勇氣、絕地反擊的精神為觀眾提供一場激動人心的演說盛宴。與此同時,《我是演說家》還十分注重現場的觀賞效 果,節目由美國格萊美頒獎禮的御用專業團隊全面控制現場,該團隊曾制作過《奧普拉脫口秀》《美國之聲》《X元素》等多檔熱門節目,其領頭人安東·戈斯更是 身兼制作設計師、藝術指導、制片人數職于一身,曾攬獲美國大大小小藝術獎項及提名十余次,舞臺現場經驗極其豐富。《我是演說家》舞美設計充分融合國際流行 趨勢,主舞臺設計為4個金色的縱向瀑布,如同激昂的講演一般傾瀉下來。整個舞臺絢麗明亮,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總體看來,《我是演說家》具有一種平民氣質,它同之前的《中國達人秀》等平民秀節目一脈相承,聚焦普通人,接地氣,它需要的只是一個好故事。過 去聚光燈、攝像機總是把焦點和鏡頭對準所謂的成功者,這次則對準了尋常百姓,正是這些平凡者身上不平凡的故事,代表了最廣大百姓的中國夢,反映了在百姓中 扎根生長的中國精神。
當然,《我是演說家》也有不足,主要表現在與《超級演說家》雷同的層面,缺乏創新。《超級演說家》是安徽衛視推出的中國首檔語言競技真人秀節 目,該節目于2013年推出,挖掘了諸如劉媛媛、陳銘等演講明星,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和良好的社會評價。《我是演說家》在內容和形式上創新不多,仍然沿用 《超級演說家》4位導師搶人、戰隊PK晉級的模式,選手講演比賽的過程也與其相似,采取圍繞中心題目計時演講的方式。成功的模板雖然好用,但是若沒有革 新,長此以往,恐怕會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