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電視劇《青年醫生》:寓“高大上”于“小清新”(趙彤)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1月26日09:48 來源:中國作家網 趙 彤

      寓“高大上”于“小清新”是《青年醫生》一劇的鮮明特色。

      近年來,醫療劇在熒屏上屢屢呈現。坊間有觀點認為,這一波國產醫療劇熱,導源于對《急診室的故事》《白色巨塔》等美日醫療劇的模仿。此論有據,但未必全面。

      之所以這樣說,即以《青年醫生》與《急診室的故事》的簡單比較即可見出。在急診室這個場所,程俊、王博、歐陽雨露以及趙沖等更年輕的醫生,常常 稱呼年長于己的患者為“大爺大媽”、“大哥大姐”,而本頓、道格、蘇珊、海瑟薇等美國醫護人員則不會這樣;在西華醫院的急診室里發生的搶救過程,也與在庫 克縣綜合醫院發生的不同,那里尖厲的同期聲被這里柔和的戲劇化音效代替,那里切分細碎的組合鏡頭被這里相對完整鏡頭組合代替。不僅如此,在醫生群體中, 《青年醫生》塑造的老中青三代醫生之間,有著類似于祖孫三代的色彩,在《急診室的故事》中只有同事關系。

      其實,在中國文化系統之中,醫生形象與醫療故事自有淵源,別有特點。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以來,史傳文學中于名醫世家的術與道的故事多有記 載。及至電影電視出現,也先后有《李時珍》《春苗》《紅雨》《白求恩大夫》《人到中年》《希波克拉底誓言》《帕米爾醫生》《神醫喜來樂》《無限生機》《心 術》等等。其間,我國醫療題材電影電視劇雖然在角色設計、情節安排、主旨表達等方面,銘刻著時代的印記,在敘事方式、橋段處理、造型追求方面也有對域外的 借鑒,但自身的獨特性始終清晰。概言之,其核心特征就是:據醫術,見仁心,講倫理,重做人。

      《青年醫生》繼承了這個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要點,又力圖為之注入新的時代想象——它用青春偶像劇的形態,來詮釋生命與生活的大命題。

      在中國文化觀念中,有“上醫醫國”這樣的說法。眾所周知的“扁鵲醫齊桓侯”的故事,隱喻的乃是防微杜漸的治國勸誡。醫療故事被隱喻到治國這一“高大上”的層次,醫生形象也難免被提拔到“高大全”的位置。

      “飆風起于青萍之末”。對醫生而言,與治世之道相通的醫道不是先驗的素質,而只能是體驗的結果。《青年醫生》的敘事特色,就在于它把作為集體精 神取向的“高大上”,培育在“小清新”的土壤之中。較之裘院長、曹主任這樣德高望重、醫術精湛的前輩而言,《青年醫生》著力塑造了程俊、王博、歐陽雨露以 及趙沖、艾小天、鄒倚夢,這些小字輩、青春稚嫩的新醫生形象,講述了他們職業與生活中的“小清新”故事。

      看《青年醫生》,我們會在趙沖、艾小天、鄒倚夢的行為中發現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旁觀或窺測。作為實習醫生,他們一直在看,看住院醫生怎樣處理 急癥病患,看老師們怎樣處理感情,看醫院中病患之間、醫護人員之間,以及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人際糾葛。這種旁觀的狀態,是猶疑的表現,是對自身定位和追 求的不確定性表現。

      較之前代作品中的許文婷、春苗、吳登云,趙沖這些穿著白衣的年輕人,沒有那種道義在肩、當仁不讓的英雄氣質,他們沒有那種一出場就令人仰視的形 象,反而處于仰視別人的位置。有甚者如趙沖,是被父親逼著考醫學院的,而他即便身在實習醫生的崗位,還在考慮轉行當網絡作家。趙沖、鄒倚夢、艾小天的形 象,與《火藍刀鋒》中的蔣小魚、《麻辣女兵》中的湯小米一樣,是出現在當代中國熒屏上的一代“90后”職業青年,無論是在軍營,還是在醫院,城市文化濡染 出的這一代,與他們的師長所思所想不一樣了。《青年醫生》描繪的“90后”醫務人員,為我國電視劇職業形象的代際轉換提供了一個想象的樣本。

      與之相匹配,《青年醫生》還塑造了一批“80后”醫生。程俊、王博、歐陽雨露,他們是趙沖們的老師,他們有了職業的自信和事業追求。在一定意義 上,他們就是趙沖他們的未來形象。而在程俊、趙沖之外,裘院長、曹主任這些高年資醫生,則無疑是青年醫生的楷模和榜樣。在搶救沈青川的那場戲中,當化驗結 果證明患者感染了H7N9病毒時,情節安排和場面調度是這樣的:裘院長和曹主任把程俊、歐陽雨露趕出了急救室,程俊、歐陽透過急救室的玻璃門看著兩位師長 冒著生命危險為患者插管,同時趙沖、艾小天和鄒倚夢在走廊中透過玻璃門看著老師們和老師的老師們。這不僅是一個呈階梯式遞進的調度結構,而且是一個以身教 與仁心為隱喻的關于成長的召喚結構。裘院長、曹主任的行動不可謂不“高大上”,而玻璃窗外注視著他們的年輕醫生,還是“小清新”。看到此情此景,觀眾已然 不必再擔心《青年醫生》初始段落所塑造的趙沖等人不著四六,假以時日,他們也會成長為捍衛生命尊嚴的白衣天使。正如劇作后面展現的那樣。

      《青年醫生》是一部醫療劇,也是一部青春偶像劇。就青春偶像劇而言,劇中角色僅有年輕俊朗靚麗的面孔是不夠的,僅有時尚的裝束和新潮詞匯也是不 夠的,偶像的力量應該讓青年觀眾從他們的故事中,感受到青春的昂揚氣息與走向成熟的作為。從另一個方面說,青春偶像劇如果把角色塑造得失去了感性、毛邊和 稚嫩,徒顯理性、老誠,出言即不惑,舉手則中矩,那青春偶像劇就失去了青春的味道與美感。

      曾經影視作品中的當代醫生都扎堆或編制在中心城市的大醫院,而在《青年醫生》中艾小天留在了西華醫院,趙沖最后就職于社區醫院,鄒倚夢去了私立 醫院。體制在變,選擇也在變,成熟的趙沖、艾小天和鄒倚夢飛散開來,就像蒲公英的種子,懷揣著“高大上”的理想,扎根于“小清新”的土地。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