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文藝工作座談會 >> 正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周喜俊)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1月14日09:49 來源:中國藝術報  周喜俊
    電視劇《當家的女人》劇照 電視劇《當家的女人》劇照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 。這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一名文藝工作者應肩負的莊嚴使命。文藝不是供人茶余飯后娛樂消遣的工具,而是引領全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是“時代文學潮流”的落伍者,而是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鋒戰士。創作民族化大眾化的文藝作品不是保守,而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的良知和責任。

      回顧我從事文藝創作30多年走過的歷程,在文藝被市場綁架,以“人民為中心”變為“以人民幣為中心” ;深入生活被貶為早已過時,歌頌主旋律被污蔑為拍馬屁;歪曲英雄形象、消解崇高被尊崇為時尚,抄襲、剽竊、套用西方作品為時髦等等文藝思潮面前,我之所以能夠堅定不移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是因為我始終沒有離開人民,我的創作始終沒有離開生活。是人民給了我堅定的理想信念,是生活給了我創作的源頭活水。

      我是農民的女兒,能走上文藝創作道路,得益于母親講述的民間故事。我在優秀民間故事的熏陶中度過了童年,從這些故事中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也對文學有了一種認知。初中畢業后,我曾在農村勞動過10年,在最艱苦的環境中,是優秀文藝作品給了我精神支撐,同時也讓我愛上了文學創作。1982年我的新故事《辣椒嫂》在《曲藝》第7期首篇發表的時候,我還是個連火車都沒坐過的農村姑娘。中國曲藝家協會邀我到北京參加全國曲藝創作班,曲藝界的前輩們面對面的指點和教誨,讓我懂得了文藝工作者應肩負的責任。我的第一本故事集《辣椒嫂》出版時,中國文聯副主席、曲協主席陶鈍的題詞是: “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深入理解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必能使自己的作品豐富多彩” 。前輩的教誨,是期望,也是激勵,讓我一生受益。我在石家莊市藝術研究所當過11年的所長,為創作出觀眾喜愛的劇本,曾跟隨劇團到農村體驗生活,一去就是十天半月,當穿著棉大衣坐著小馬扎在露天劇場和觀眾一起看戲的時候,就會對創作產生由衷的敬畏。

      我的成長經歷讓我懂得了,作品只有來自于人民,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文藝工作者只有與人民心連心,才能永遠保持蓬勃的朝氣。2004年我走上石家莊市文聯主席崗位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前輩們對我的教誨融匯到工作思路中,帶出一支扎根生活、面向人民的文藝隊伍。為進一步明確“文藝為什么人”的問題,我們以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為契機,連續十年開展大型主題活動。從“打造精品力作,建設文化強市”的十大文藝家協會主席談,到“以‘趕考’精神創作無愧于時代精品”的青年文學創作會;從“堅持群眾路線,構建精神家園”的理論工作者座談會,到“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者”的基層文聯工作經驗交流會,這些豐富多彩的品牌活動,使我市文藝工作者牢牢把握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方向。

      “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 ,需要有一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人才隊伍。人才培養不能只采鮮花不育樹,育樹工程不能千畝地里一棵苗。開門辦文聯,服務到基層,建立長效機制,實現育樹工程,是文藝綠色崛起的根本。人才培養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拔苗助長,遵循藝術規律,營造風清氣正的氛圍,扎扎實實做好培土育苗工作,讓優秀人才在生活沃土中破土而出,沐浴著陽光雨露茁壯成長,才能形成百花盛開、綠樹成蔭、碩果累累的生動局面。

      基層蘊藏著大批文藝人才的幼芽,他們就在生活之中,對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只要及時發現并給予熱心扶持,很快就能成為優秀人才,能創作出接地氣的優秀作品。基層文聯肩負著發現人才幼芽的責任,這就需要像總書記說的那樣,把那些德才兼備、能與文藝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實到文藝工作管理崗位上來。一個優秀的管理人才,能培養帶動起一支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藝隊伍。

      “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藝術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 ”總書記的教誨,讓我感到特別溫暖。我用近20年生活積累、歷經四年七易其稿創作的電視劇《當家的女人》連續十年久播不衰的事實,充分證明,只有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才能創作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我任編劇的30集電視劇《當家的男人》從深入生活到完成拍攝和制作,歷時八年,劇本修改11遍,這部作品之所以耗時這么長,是我始終堅持必須保持作品的精神高度和生活厚度,不肯遷就所謂的“吸引眼球論” ,所以先后換了六家投資方。盡管目前該劇還在待播中,但我仍感到很欣慰,因為我沒有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沒有被銅臭氣玷污作品的圣潔,最終堅守了劇本應有的品質。第三部長篇《我的幸福誰當家》正在創作之中,計劃明年完成長篇小說,擇機再改編電視劇。這三部作品通過現實生活中不同的人物和事件,反映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發展變革的歷史。有人說我創作這農村題材三部曲是專門啃硬骨頭,但我覺得很值,因為人民需要這樣的作品,時代需要這樣的抒寫。

      “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這些年我市作家藝術家始終堅持以反映現實生活為己任,堅持深入生活不動搖,創作出一大批在省和全國有影響的作品。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為我們注入了新的精神動力,我們會以更好的精神狀態,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應有的貢獻!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