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戲劇院團 >> 正文

    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周予援:國家劇院要具備專業化和國際性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1月13日10:00 來源:中國文化報 劉 淼
        周予援 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文化部優秀專家,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演員。      兼任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會長,國際兒童青少年戲劇協會中國中心主席,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  周予援 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文化部優秀專家,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演員。 兼任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會長,國際兒童青少年戲劇協會中國中心主席,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

      自2013年5月赴任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以來,周予援一直十分低調——除在國家話劇院組織的活動中簡短講話外,不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

      履任一年半之后,周予援終于首次接受媒體采訪,暢談國家話劇院的管理思路和創作設想。

      記者:世界眾多知名劇院都有自己的藝術風格,您心中,國家話劇院的藝術風格應該是怎樣的?

      周予援:國家話劇院是在2001年12月25日,由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兩個久負盛名的劇院合并而成的。首任院長趙有亮曾經說過,沒有風格就是風格。

      我想說,國家話劇院的藝術創作和藝術追求,應該是讓藝術家充分展開自己才華的翅膀,創作出題材多樣、形式多樣、古今中外、包容整合的精品力作,形成國家話劇院風格的多樣性。

      記者:那您準備帶領國家話劇院怎樣去努力和實踐呢?

      周予援:其實,國家話劇院的價值取向和藝術追求一直都很明確——彰顯國家藝術形象,體現國家藝術水準。因此,我提出了“創作、演出、管理”的六字方針。其中,創作和演出是劇院的生存之本,管理是為創作和演出服務的,而劇院要在創作中始終遵循劇院、藝術家、觀眾并重的藝術理念。

      記者:說到國家話劇院今年的創作,與英國國家劇院合作的中文版《戰馬》最為耀眼。我聽說,劇院把國家下撥的人才培養經費,全部用在了《戰馬》上。

      周予援:是這樣的。因為中文版《戰馬》的意義,早已遠遠超出了兩個國家級劇院關于一部作品的合作。我們希望通過一個劇目,真正與英國國家劇院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通過一個劇目,全方位地吸收、借鑒、學習國外劇院的經驗、理念和技術,從而培養自己的團隊,鍛煉一支隊伍,以至影響劇院整體的創作,也為今后全面實行項目制做好準備。

      以舞臺機械和技術為例。我認為,現在全國各個劇院的舞臺技術都不夠專業。在英國,我親眼見識了《戰馬》的舞臺監督一個指令下達后,被各個部門一秒鐘都不差地執行。我們總是差不多就好,而世界頂級劇院追求的是精確和精準。國家話劇院要承擔這樣的責任,要以國際化的最高水平為目標。

      現在,對于舞臺上道具馬的操作培訓已經初見成效。日前,由我們自己的演員操作的“戰馬喬伊”在第十六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進行項目推廣時艷驚四座。之后,對于演員表演和舞臺技術的培訓還將繼續,戲劇教育、劇目宣傳推廣等一系列方面,我們都會向英國國家劇院請教,可學的真是太多了。我也很期待2015年9月《戰馬》中文版在北京的精彩首演。

      記者:您剛剛提到的項目制和制作人制有什么區別嗎?

      周予援:這個問題,我必須重點解釋一下。

      現在國內很多院團包括國家話劇院之前實行的制作人制,都是借鑒了國外一些院團的做法。但中國目前的院團體制和創作經費的投資主體與國外劇團有很大不同。在國內,民營劇團實行制作人制是可行的,但目前并不適用于國家話劇院的藝術生產機制和流程。于是,我們擬采取項目制進行劇目運作。

      現在,如果是由財政經費來制作的劇目,國家話劇院會整合各個部門的精英組成項目團隊,對劇目進行整體把控。項目團隊將從創作、制作、宣傳、演出推廣四大環節共同打造。

      如果是由合作方全額投資的劇目,國家話劇院本著對投資方的投入和收入負責的態度,使用制作人制是可行的。比如今年我們創作的《山楂樹之戀》、《羅密歐與朱麗葉》都是如此。

      記者:您上任之后,不僅注重新劇目的創作,還陸續復排了國家話劇院的一些經典劇目。保留劇目制也將成為國家話劇院的常態演出機制嗎?

      周予援:是的。劇目創作只注重短期效應不可取,這不僅破壞話劇的發展,也是對資源的浪費。劇院應該建立保留劇目制,而國家話劇院恰恰缺少這一制度。

      所以,2013年8月,在劇院上下的通力支持下,我們復排了《紀念碑》,大獲成功,之后一直在陸續演出。今年,我們又推出了《死無葬身之地》,幾乎每場演出結束后觀眾都不肯離去,積極參與演后談。今年年底前,我們還將復排《薩勒姆的女巫》,明年將復排《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和《生死場》等國家話劇院的經典劇目。

      保留劇目制的建立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才的培養。國家話劇院已經有13年沒有從院校招收應屆畢業生了,人才斷檔嚴重,編、導、演、舞美人才沒有接續。今年,我們恢復了高校畢業生的招收工作,其目的是為了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

      今年我們創作的一系列新劇目,包括歷史題材的《伏生》、國外經典的《離去》、現實題材的《棗樹》、獨角戲《花心小丑》和小說改編的《山楂樹之戀》等,都大膽起用了年輕的藝術骨干,對劇院今后的發展、人才的培養,起到了推動作用。老中青相結合的創作隊伍,也是劇目品質保障的關鍵。

      保留劇目和新創劇目相結合的整體劇目建設也將促進國家話劇院“一大兩小”3個劇場的資源整合。這些劇目將在劇場形成常態化演出,首先打好國家話劇院本劇場的“陣地戰”,然后輻射到全國。

      記者:說到“輻射到全國”,今年國家話劇院一下子推出了5個演出季,非常有魄力。

      周予援:新疆、上海、杭州、重慶、臺灣地區,這5個演出季我們在年初時就已經設定好了。每個演出季,我們安排三到四臺劇目,統一審核、統一包裝、一起推出,劇目集中展示,形成集團做戰。這不僅減少了劇院安排工作中的重復勞動,做到了資源的整合,也在當地形成了更大的影響。為此,劇院還專門成立了對外合作中心。

      對于巡演劇目的選擇,我們的原則是,市場效益好的和看似市場不佳但有社會影響力的劇目相結合,讓演出季不僅成為對全國演出市場的開發過程,也成為培育市場的過程。

      年初時,演出季的消息一經發布,有很多演出商要與我們進行合作,最終我們選擇了這5個地方。今年年底,劇院還會進行總結,對明年的演出季安排做出更好的規劃。

      記者:大家都知道,國家話劇院人才多、明星多,您怎么調動這些明星的積極性呢?

      周予援:確實,國家話劇院藝術家多,充滿個性的藝術家多,在國內、國際有影響的藝術家多,他們是國家話劇院的寶貴財富。

      我也是演員出身,我最了解他們在想些什么——雖然國話是我家,但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雖然他們現在“回家”的次數并不多,但我相信,通過劇院在劇目的選擇、國際的合作、創作的尊重、合理的安排、待遇的提高等方面的努力,會有更多的藝術家回歸舞臺,將劇院每一顆閃亮的珍珠串成國家話劇院的整體藝術形象。

      12月25日,由李寶群編劇、查明哲導演的描寫農民工題材的新作將在國家話劇院首演,小陶虹和劉威聽說了劇院的創作安排,積極熱情地加入劇組、回歸舞臺。我相信,今后“常回家看看”的藝術家會越來越多。

      記者:日前,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有關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國家話劇院是怎樣進行學習的?您對講話精神有怎樣的領悟和心得?

      周予援: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非常及時。“看得準、分析透、方向明”這9個字是我對講話的認識和理解。習總書記對當前文藝戰線存在的問題看得準;對問題的產生和根源分析得非常透;為今后文藝創作指出了明確方向。劇院上下熱議講話精神,并召開了藝術家座談會。

      國家話劇院應堅持崇高藝術理想,塑造國家藝術形象;應代表國家話劇最高水平,并具有國際視野;學習和借鑒國際先進藝術理念;必須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之宗旨;必須狠抓藝術創作,抓好藝術源頭,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堅持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優秀話劇作品。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