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走向成熟的網絡劇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1月06日10:46 來源:北京日報 李爍
        《匆匆那年》劇照 《匆匆那年》劇照

      五年前一部《趙趕驢電梯奇遇記》爆紅,讓網絡劇一度成為網民們自娛自樂的狂歡形式,由于審查相對寬松,網絡劇大多是言情、喜劇等題材,創作禁忌較少、尺度較大,多以奪人眼球的噱頭博關注賺點擊,揮之不去的邊緣姿態和山寨味難登大雅之堂。直到去年初,美國Netflix網站推出的政治劇《紙牌屋》席卷全球,才讓人驚覺網絡劇也可如此“高大上”,該劇出自好萊塢班底,集合了大衛·芬奇、凱文·史派西等大咖,原本只為對抗全美電視網收費制度,孰料不僅締造了網絡劇神話,也讓投資方一舉躋身主流視頻網站。這股風潮讓人不得不正視網絡劇噴涌向上的生命力,國內視頻網站紛紛加大投資力度推出獨播自制劇,傳統影視公司也相繼加入戰局。據統計,2014年的網絡劇數量將在1700集以上,比2013年幾乎翻倍增長,早前以搞笑為主的劇情比重也已大大下降,朝向青春偶像、都市情感、懸疑靈異、科幻穿越等多元化類型發展,業內人士甚至將2014年稱為網絡劇元年,網絡劇從良莠不齊逐步走向成熟健全,從小眾文化走進大眾視野。

      保質保量火拼電視劇

      今年的網絡劇實現了從質到量的飛躍:靠明星云集走過場和大尺度段子打響網絡神劇名號的《屌絲男士》第三季播放量突破三億,還帶動姐妹篇《極品女士》出爐;陳冠希另辟蹊徑復出的《探靈檔案》由著名鬼片導演彭發執掌,輕松炒熱話題;另一部大熱靈異劇《靈魂擺渡》挖掘了重口味下的另類溫情,成為今年網劇黑馬;楊冪擔任制片人、力邀文藝片“男神”余文樂主演、一大波俊男美女裝點門面的《微時代》好似美劇《緋聞女孩》和電影《小時代》的結合體;首播零差評的青春巨制《匆匆那年》更是鉚足勁發動攻勢,甚至舉辦了無異于電影首映的播映典禮。

      網絡劇開始有了電視劇的模樣,甚至在品質上趕超了不少電視劇,成功吸引了網絡平臺上的年輕受眾。比如搜狐自制劇《匆匆那年》,就是與傳統電視劇同等規模的長劇,每集時長45分鐘,單集投資額過百萬元,已達高水準電視劇的預算成本,全部采用4K拍攝的先進技術帶來電影的視覺質感。比起注重臺詞的電視劇,《匆匆那年》水粉畫般的唯美鏡頭、光影捕捉的細膩情緒和不疾不徐的剪輯節奏,都是標準的電影化敘事風格,改編自同名小說的人物個性鮮明飽滿、動靜相宜,契合青春題材經典旋律的人物設置也似出自日本少年漫畫和韓國偶像劇,在全球電視劇都轉向新奇特、重口味之時,這部小清新懷舊言情劇竟在網絡上吸引了五億次播放。騰訊自制的《暗黑者》和《微時代》同樣是長劇中的重頭戲,大量借鑒了英美劇的創作手法。前者冷峻陰暗挑戰智商,郭京飛飾演的羅飛身上除了有“神探夏洛克”的影子,還出人意料地添加了逗比氣質;后者浮華熱鬧無需動腦,用時下最流行的網絡社交工具“微信”來取代《緋聞女孩》中的“博客”倒也與時俱進。基于數量、質量的雙重提升,不少網絡劇開始超越電視臺熱播劇的點擊量,新媒體領軍人物“叫獸易小星”的作品《萬萬沒想到》第二季上線僅一天時間,點擊率就高達近三千萬,愛奇藝自制的《廢柴兄弟》上線五天播放量的上升速度甚至超過了熱播劇《活佛濟公》。

      華策影視近期開機的電視劇《特案追緝》直接宣布將同時制作網絡劇版本,打造國產版的《犯罪現場》。歡瑞世紀出品的魔幻巨制《盜墓筆記》也因當紅偶像李易峰、唐嫣的加盟而備受關注,甚至以超越電視劇的超高身價賣給愛奇藝獨播,電視劇的題材限制并未妨礙這部膾炙人口的網絡小說以網絡劇形式開花結果。大批影視公司投入創作,直接提升了網絡劇整體水平,在創作、拍攝、遴選演員等流程上,傳統影視公司都已駕輕就熟,轉型制作網絡劇有先天優勢,互聯網發展是大勢所趨,隨著資本市場的涌入,國內網絡劇的制作能力也理應隨之上升。

      勢在必行的艱難轉型

      然而,盡管質與量同步飛躍,但網絡劇目前仍處在賠本賺吆喝階段——僅靠每集播出前短暫的貼片廣告或為企業量身定制來創造收益,嘗試《紙牌屋》那樣付費觀看的盈利模式暫時還不具可行性。即便如此,網絡劇制作依然被視為前景較明朗的冒險,挺住當前難關才有可能贏得未來,影視公司和視頻網站不惜“燒錢”也要爭奪“領地”。

      對于傳統影視公司來說,“一劇兩星”政策帶來的播出平臺縮水、單集價格提升、銷路難尋等制作壓力將加劇行業優勝劣汰,電視劇市場發展逐步放緩,網絡劇漸漸被影視公司特別是中小規模公司當作救命稻草抓牢。隨著科技進步,越來越多的觀眾從電視轉至移動端,形成網絡追劇的習慣,網絡平臺成為電視劇分銷新市場,相對于電視劇,網絡劇拍攝題材也相對寬松,網站也投資分擔成本,這都讓中小型公司的制作風險相對降低。

      對于視頻網站來說,盡管目前仍以購劇為主,但自制網絡劇卻能掌握更多主動權,創造多方價值。除了分銷獨家內容的版權所得,廣告植入和冠名也是巨大的收益來源,在連續劇、微電影、綜藝節目等自制視頻內容中,最被看好的正是網絡劇。雖然現階段的自制劇主要旨在擴充節目內容、擴大網站影響力,觀看網絡劇基本屬于免費狀態,出品方尚未從版權方面獲益,但培養觀眾的依賴感和黏合度卻是與電視臺抗衡、通向網絡劇時代的必經之路。其實在國外,網絡劇和普通電視劇在制作標準上都是一致的,只是播放平臺不同,當網絡劇的豐富題材和精良品質最終帶動起觀眾期待值飆升,作為《紙牌屋》收益重要來源的付費點播在中國也完全可能實現,騰訊出品的懸疑偵探劇《暗黑者》就意圖嘗試拍攝兩個結局,一個不付費的正常結局和一個需要繳納少量費用方能觀賞的特別結局,既添觀劇趣味也是盈利試驗。

      相比傳統電視劇,網絡劇還在發展初期,資金投入和人才資源明顯不足,一些“野心之作”也未能如愿發光,但互聯網模式下的網絡劇似乎擁有更多可能,一部“大制作”的網絡劇可收獲數以億計的播放量,與之相關的虛擬商品或許會像曾經看電視發短信一樣紅火起來,與電商合作同步銷售周邊產品的計劃也在醞釀之中。視頻網站對網絡劇的文化影響力和商業收益抱持著信心,電視臺卻將網絡劇的主流化視作“狼來了”。事實上,這對于電視劇來說勢必是場良性競爭,在電視劇越發中老年化的瓶頸期,走向成熟的網絡劇也許能激發電視劇呈現更好的面貌。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娑擃厼娴楁担婊冨礂闁插秷铔嬮梹鍨窙鐠侯垯瀵屾0姗€鍣版搴㈡た閸旓拷

    網上期刊社

    • 娴滅儤鐨弬鍥ь劅
    • <鐠囨鍨�
    • 濮樻垶妫岄弬鍥ь劅
    • 娑擃厼娴楁担婊冾啀
    • 鐏忓繗顕╅柅澶婂灁
    • 闂€璺ㄧ槖鐏忓繗顕╅柅澶婂灁
    • 娴f粌顔嶉弬鍥ㄦ喅閹讹拷
    • 娑擃厼娴楅弽鈥虫疮閺傚洤顒�
    • 娴f粌顔嶉崙铏瑰缁€锟�
    • 娴f粌顔嶉柅姘愁唵

    博 客

    缁儳鍍甸崡姘瀮

    網絡工作室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