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從《白雪公主踢踏秀》看音樂劇如何突破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1月05日09:58 來源:中國藝術報 張婷
    《白雪公主踢踏秀》海報 《白雪公主踢踏秀》海報

      近日,由徐州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徐州市歌舞劇院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樂濤(北京)文化有限責任公司制作的大型原創音樂劇《白雪公主踢踏秀》在解放軍歌劇院上演,頗為引人關注。這部作品集合了音樂、踢踏舞與戲劇表演等多種元素,在一踢一踏中迸發激情,于一呼一吸間唱響歡樂,帶給觀眾新鮮且強烈的感官體驗。

      曾經, 《天鵝湖》將芭蕾舞的美輪美奐演繹到了極致; 《貓》盡顯爵士舞力量與美兼具的特色;如今的《白雪公主踢踏秀》 ,則通過節奏歡快的踢踏舞與滑稽、幽默的表演風格、接地氣的流行音樂元素,以及絢麗多變的舞臺造型共同配合,賦予經典童話故事《白雪公主》以極具現代感的獨特魅力。

      美麗的小公主因為后母的嫉妒而被迫逃到森林,和七個小矮人生活在一起,她不僅從死去的母親那里繼承了出眾的樣貌,還有一顆善良的心。后母逼迫自己的魔梳大臣帶著有毒的蘋果找到公主,而公主在得知魔梳是被后母威脅才不得已前來時,主動吃下毒蘋果,躺進了水晶棺材。此時后母率兵來到森林,卻不知公主并沒有因此死去……作品沿用《白雪公主》的基本架構,不過主創還是將人們已經熟稔于心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的奇思妙想——惡毒的后母被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和小矮人圍攻,并要求她自食毒果,而最后,她反而被公主所搭救。整個作品的主題由善良的勝利,巧妙地轉換為善良拯救了邪惡。

      西方的善惡觀具有對抗性,而中國傳統文化則推崇“仁義”與“包容”的觀念。由于切入點獨具匠心,音樂劇《白雪公主踢踏秀》中的善與惡、美與丑跟此前的眾多版本相比,具有嶄新的意義。善良拯救邪惡的主題,為經典童話拓展出了更加具有東方色彩,也更為多元的闡釋:善與惡不一定非要對立存在,善可以感化惡,而惡也不再堅不可摧,它可能只是狹隘人格的短暫迷失。

      摒棄悲戚的基調,音樂劇《白雪公主踢踏秀》的創作動機是要帶給觀眾快樂。 “快樂很大程度上說是一種愿望,這種愿望我們從排練之初就產生了,當它被一點點地創造和呈現在舞臺之上,每個人能感受到的,也就不只是個人的快樂,更是創作者與觀眾共同的了。 ”導演陳濤如是說。另外,在陳濤看來,踢踏舞的融入并非這部作品戲劇語匯的簡單輔助,而是說話之劇與歌唱、舞蹈的融合。表演者著重趾尖與腳跟打擊節奏的復雜技巧,根據不同舞曲的節奏來調試快慢程度,恰恰外化了本身的戲劇節奏,使作品更具張力。

      天真的白雪公主身披飄逸的白紗,與七個小矮人和小動物們在森林中愉快地嬉戲;潑辣強勢的皇后一身火紅裝束,雖錦衣玉食卻難以快樂,命令身邊的每個人不斷盛贊自己美貌無雙;梳子與鏡子這對“最佳拍檔”穿著一樣的黑衣,搜腸刮肚為解救公主出謀劃策。作為一部舞臺嘉年華,音樂劇《白雪公主踢踏秀》無疑適合全家一同觀看。不過摘掉了“寓教于樂”的大標簽,也不再讓觀眾從頭到尾都縮在座位上,這部作品更像是一場合家歡的聚會,無論是家長還是小朋友,都可以一邊體會著熟悉而又陌生的“解構經典” ,一邊配合著歌舞的節奏拍著手、跺著腳,玩兒到“根本停不下來” 。

      幽默與滑稽讓觀眾無比開懷的同時,針砭時弊的歌詞更“接地氣” 。 “我有換不完的名牌包兒。我給你金子、銀子、房子、車子。城堡、宮殿、總統套間,都有洗手間,旇А€@石、翡翠、項鏈,每天都要變……”皇后的這段唱詞乍聽使人不免錯愕,這哪里還是我們記憶中那個最純真無瑕的童話故事《白雪公主》?但再細品之,這不就是當下現實最活色生香、有趣又有料的演繹? !

      值得一提的還有,在作品中“王子去哪兒了”成為貫穿始終的懸念,而創作者選擇讓愛情主題徹底缺失的做法,有些冒險,卻也讓劇中人物的博愛顯得更為廣闊。不囿于經典、不強行說教,繽紛難忘的舞臺呈現與復雜立體的人物塑造都讓觀眾從《白雪公主踢踏秀》中體味到了不同以往的全新演繹。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