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哲夫:科幻小說需要臨終關懷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1月04日11:40 來源:北京晨報 周懷宗

      神鬼亂入,武俠橫行,星辰大海中予取予奪……科幻文學爆發的今天,也出現種種值得擔憂的問題。

      對此,著名作家哲夫認為:“科幻小說不僅是幻想,也不僅是人類對于征服自然的想象,更需要對科學本身的反思,對人類發展的反思。科學是火炬,文學同樣如此,它應該照亮我們的前路,而不是制造一個個懸崖邊上的幻境。”

      科幻必有依據

      北京晨報:科幻文學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文學?

      哲夫:科幻文學,是建立在人類已有的科技知識之上的一種合理的想象作品,所謂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科幻文學需要想象力,但卻不能當做是幻想,想象必有依據,否則就會誤導讀者,產生壞的影響。

      北京晨報:對一個社會來說,科幻小說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哲夫:它能夠讓人善意地、理智地認識科學,使用科學。科學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對人有益,用得不好,對人有害。曾經有一部小說,在最后說,人類現有的原子彈,可以毀滅地球幾十次,假如有一天某個瘋子按下那個瘋狂的按鈕,核子大戰爆發,幾天之后,地球上就會只剩一片焦土。事實上,我們局限于已知的知識,想象力總是離不開我們所知道世界,因此,科幻文學必然要建立在人文關懷之上,不僅僅預測科學的發展方向,也要反思我們走過的道路,也許我們走的是一條彎路,比如原子彈。

      科幻需要臨終關懷

      北京晨報:中國的科幻小說在這些方面情況如何?

      哲夫:在科學幻想的一方面,我們的很多科幻小說,非常不嚴謹,我在網上經常看到許多科幻作品,可是其中穿越、武俠、神話、傳奇等,太多打著科幻旗號的作品,其實都是偽科幻,和科幻沒有什么關系。另一方面,在人文關懷上,就更加欠缺,幾乎很少有人文關懷的科幻作品出現。

      北京晨報:文學的關懷不足?

      哲夫:是的。比如像國外的一些科幻作品,就說我們很多人都看過的一些電影,《阿凡達》、《后天》等,都是非常好的作品,因為他們有一種對于人性的反思,對于未來的憂慮和警示。科學這把劍,如果用不好,必然會洞穿人類自身的文明。在幾年前,世界上曾經有很多人對于世界末日有非常多的思考,可以說這是一種臨終關懷,究竟應該怎么去看待人類自身的發展,怎么去看待科學對人類的意義?科學應該是拯救地球,而非相反。這就是一種臨終關懷,臨終之前,應該反省自我,而不是快樂地死去。

      科幻讓我們飛得更遠

      北京晨報: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科幻文學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他究竟會帶給人們什么?

      哲夫:科幻作為文學的一種樣式,首先非常有助于想象的發揮,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自由馳騁的意志,對人來說非常有好處。特別是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實際上是把人的思維固定、限制在一定的范疇之類,最終失去了想象力、創造性。而科幻文學,則會使我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打破桎梏,把那些關在籠子里的想象力放飛出來。而想象力是如此的重要,可以說,一個沒有想象力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一個沒有想象力的文學,也必然會很乏味。

      北京晨報:您覺得當前中國科幻文學的想象力狀況如何?

      哲夫:對我們來說,很多科幻文學,問題常常不是想象力不足,而是太多,飛得太遠,應該稍微回來一點,飛得更合理一點。太多的科幻作品里鬼神亂飛、俠客縱橫,那些沒有絲毫根據的幻想,其實并非科幻,只是空幻。它看起來很高很遠,但實際上全是空想,是海市蜃樓一般的,也可以說是不正常的。

      作家都寫過類似科幻的東西

      北京晨報:為什么我們的科幻文學會出現這些問題呢?

      哲夫:科幻文學面臨的問題,其實也是所有文學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根源還是在于條條框框太多,同時又受到娛樂化、商業化的影響,該放開的沒有放開,不該放開的放得太開。實際上,任何一個作家,都寫過和科幻相關的東西,或者相類似的東西,很多現實中沒有依據的,或者創作受到限制的問題,往往會借助科幻去表述,比如莫言寫《生死疲勞》中的六道輪回,如果加以科學的解釋,或許也可視為另外一個平行的世界。

      北京晨報:中國科幻文學在今天發展很快,不論是作品還是作者群,規模都非常大,有些想象過分空想,是否也算正常?

      哲夫:沒有網絡,中國的科幻文學不可能這么發達,網絡提供了另外一個小的天地,使得科幻文學得以有了更多的發表空間。但同時,網絡上的條條框框也不少,因此,很多東西的創作并不自由。另一方面,神鬼傳奇之類的,反倒限制很少,因此使得這一類的東西迅速擴張,結果讓科幻文學不倫不類,變成了偽科幻。

      科幻的價值很重要

      北京晨報:對于科幻文學來說,應該注重什么?

      哲夫:科學的發展讓人類更加輕易地掠奪這個世界,但同時也讓人類走上了危險的道路,這是今天的人類所面對的未來。而科幻小說應該給我們自身以警醒,讓我們不要太快走到山窮水盡,因此,科幻文學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點上,我們的科幻文學,距離世界還很遠。

      北京晨報:應該怎么改變這樣的狀況呢?

      哲夫:還是要多學習,我們不論是科學技術上,還是科幻文學上,相對于發達國家仍舊還有差距。因此不要覺得是外國的,就不可以學習。事實上,不論是文學還是科學,本身都是全人類的,沒有種族、國家的界限。學習可以讓我們走得更快,也讓我們知道,怎樣才能將科學這把雙刃劍用好,盡可能發揮它好的一面,縮小壞的的影響。比如我寫過一部《毒吻》,一對在化工廠長期工作的夫婦,生下一個變異的孩子,天生體液帶有劇毒,在他的一生里,毒死了自己的父母、愛人,最終毀滅了自己。人類本是自然之子,然而卻變成了自然的毒害者,再也無力擁抱自然,每一次和自然的觸碰,只會帶來無數的傷害和死亡。我想這是值得我們思考和警醒的。

      科幻需要責任感

      北京晨報:在您看來,許多偽科幻的作品,究竟應該怎么看待?

      哲夫:無端的幻想、不斷地重復、工業化的生產、商業化的運作,這是現在許許多多偽科幻產生的原因,嚴格意義上的科幻文學不是這樣的。科幻文學非常重要,一方面,沒有科學的幻想,就沒有科學的發展,另一方面,科幻文學又在不斷地反思和校正著科學發展的方向。但是現在我們的問題在于,許多科幻作品,被打上商業的烙印,變得沒有責任感,無限想象,胡編亂造。當然,也有一些好的作品,但是這樣的作品很少,而且往往被淹沒在偽科幻的大潮中。

      北京晨報:過分追求市場效應,本身對文學來說,可能也是一種傷害?

      哲夫:我們并不排斥經濟效益,但是如果過分注重經濟效應,就很難要求質量。我們的科幻作品,和國外的經典相比,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魚龍混雜,泥沙俱下。要想真正出現更多好的作品,還是要重拾科幻文學本身的人文關懷。

      科幻不是征服

      北京晨報:在您看來,怎么樣才能改變科幻文學的現狀呢?

      哲夫:其實中國人一點兒也不笨,也并非沒有想象力,古代的《山海經》,何嘗不能看做是一部最早的科幻作品。關鍵在于,如何找到我們自己的科幻文學之路。在今天,商業化、娛樂化的潮流滾滾,社會上的價值扭曲,道德淪喪、環境惡化、經濟無序等問題,其實本身都是價值的問題,我們曾經切斷了自己的傳統,而在學習國外的時候,卻沒有拿到好的東西,反而拿來了太多壞的東西,價值判斷、是非標準、道德準則全都沒了,只要能賣錢,什么都敢做。科幻文學的問題,亦是如此。

      北京晨報:應該如何真正地認識科幻文學呢?

      哲夫:人類的可悲在于無法戰勝自我。這個龐大的生物集團,原本和其他動物是一樣的,但自從人類掌握了智慧,擁有了把所有生物都踩在腳下的能力之后,就認為可以征服一切,可以予取予奪,我們的許多科幻小說,也是如此,對于科學的幻想,都是出于征服自然,征服地球、乃至征服宇宙,但是事實上,我們對于自然的了解,還非常淺,更重要的是,無盡的征服、掠奪,最終會給我們自己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呢?這是科幻文學應該思考的。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