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文藝工作座談會 >> 正文

    扎根人民 扎根生活 繁榮少數民族文學創作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1月04日09:3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楊 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這話說到我心坎里了。”在日前舉辦的“首都少數民族文學界學習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上,參加了文藝工作座談會的老作家瑪拉沁夫深有感觸地說。

      瑪拉沁夫回憶了自己深入生活的經歷,30多歲時他離開北京,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住了3年,寫出了長篇小說《茫茫的草原》。他指出,我們這代人非常重視深入生活。瑪拉沁夫對如今的一些作家忽視深入生活感到憂慮。

      作家景宜說,習總書記的話對自己長期深入生活、扎根邊疆是一種激勵,相信自己這么做是對的。30多年前自己在文學講習所聽瑪拉沁夫講的第一課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瑪拉沁夫對她說,要想成為大作家,就要回到大理,回到白族人的生活中去。改革開放后登上文壇的一批作家深入生活寫出了一批好作品。少數民族作家在自己民族的土地上要認真觀察了解發展中的民族生活,抓住民族生活特點,書寫偉大時代,真正成為鑄造靈魂的工程師。

      作家降邊嘉措認為,少數民族作家最大的優勢是扎根少數民族土壤之中,與民族、民間文化有天然的本能的聯系。習總書記的講話指明了文藝是為什么人的問題以及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是什么。民族文學是民族工作的重要部分,文藝工作對祖國統一、民族團結、邊疆穩定擔負重要責任,我們要靜下心來,扎實寫出好作品,奉獻給時代和人民。

      作家高深指出,少數民族作家要扎根本民族的生活,還要擴大自己的生活視野。我的感覺是這樣,老在這個山寨子待一輩子,不一定認識你這個山寨,你到了上海,到了北京,到了長春,到了哈爾濱,走完了以后再回這個山寨,你對這個山寨的認識就深刻了,所以要擴大生活視野,要跳出自己的民族來看自己的民族,來認識自己的民族,寫自己的民族,我覺得才能夠寫得更深刻。

      作家郭雪波結合自己的長篇小說《蒙古里亞》的創作談到深入生活的體會,他寫這部作品用了7年時間,調查五六年,寫了一年。他說:“深入生活對于文藝工作者來說本來就是分內的事,習總書記提出深入生活,說明文藝界深入生活成了問題,習總書記的話起到撥亂反正和導航的作用。”郭雪波對一些漢族作家不了解少數民族生活、寫出的少數民族題材作品曲解了少數民族提出了批評。

      《民族文學》雜志主編石一寧說,少數民族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少數民族文學是傳播中華文化、中華美學的重要載體。創作優秀作品需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評論家包明德談到,中華文化是多元一體的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有特有的品質和品格,以優秀的文化基因不斷地為中華文化增添生機和活力,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拓展了中國文學的版圖和內涵,補充了持續發展的元素。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扎根人民,向人民學習,所以少數民族作家應該凝視生活,扎根生活,深入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的體驗。尊重本土的經驗,這都是必須做到的。而他民族寫兄弟民族的時候,則需要一個正確的言說、正確的闡釋的問題,要克服花邊、獵奇,特別要切忌居高臨下、主觀武斷,沒有一種理解的心態。

      “學習習總書記的講話,重在實踐。少數民族作家要扎根民族土壤,真正寫出優秀的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這是大家共同的心聲。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