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2014閩派文藝理論家批評家高峰論壇 >> 正文
在作家協會工作也好,從事文學評論工作也罷,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不少福建籍文學評論家,在我心目中都是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的。老一輩的批評家是我的老師,盡管沒有榮幸作為他們的弟子,但是一直是我學習的楷模。中年的,基本上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也是一起走過來的同路人。今天參會的這個名冊,如果蓋去籍貫,完全是一個非常高端的全國性學術論壇,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地域性聚會。
“閩派批評”人才之多、水平之高、影響之大,確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個方面,口頭上都有各種傳說,我們也都是非常認可的。
首先,“閩派批評”確實有一個很好的師承關系。在福建的高校里面,特別是廈門大學和福建師范大學這兩所高校,多年來承擔起培養中國文藝評論家的重任。在座的南帆和張陵對于廈門大學,謝有順對于福建師大,都是一個品牌性的人物,都是有口皆碑的。1980年代我在山西作協編《批評家》的時候,同時期福建有本雜志叫做《當代文藝探索》。同樣都是文藝批評刊物,所以我們經常互相比較,互相學習。我一直覺得《當代文藝探索》是我們批評類雜志學習的榜樣。當然,這兩本雜志在不久后都同時不存在了,但是福建的文藝批評家沒有因此受到直接的影響,人才的成長一直保持著非常旺盛的狀態。
今天的聚會以籍貫為名,按照書磊部長的要求,以后每兩年還要搞一次這樣的活動,甚至每年還有不同層面的學術活動。在今天這個論壇的基礎上,在學術上,在文學批評的本身上,今后要把具有福建特色的又具有全國影響的、確實具有建設性意義的一些話題納進來討論。如果能夠這樣推進,我覺得閩派文藝理論家和批評家對中國文藝理論的貢獻,就能夠更好地凸顯出來。
在此,我主要表達一些個人的敬意,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謝謝!
(閻晶明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