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2014閩派文藝理論家批評家高峰論壇 >> 正文

    林興宅:“閩派批評”的風格與價值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1月03日10:53 來源:林興宅

      今天很高興可以碰到這么多的老朋友,參加兩年一次的聚會。我們既然是閩派評論家,就應該有一個平臺,我對這個還是很有期望的,希望可以兌現。

      我今天談兩點意見。第一,“閩派批評”如果作為地域性的團體概念我是沒有異議的。我認為還可以作為文論風格流派這樣一個概念。當時王蒙提出了京派、海派,按照我的理解應該從風格這方面去理解。京派是典雅正統、海派是靈動多變,而我們福建比較特殊。福建遠離政治文化中心,要引起注意,一定要標新立異,一定要獨樹一幟。如果沒有創新,就很難產生全國性的影響,很難引起福建之外的人的關注。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評論都是這樣子。我對“閩派批評”的概念理解,應該是要有自己的風格。我對這個風格的定位是要有創新、標新立異、獨樹一幟。

      第二,文藝理論、文藝評論的真正價值是提供新的思想資源,現在我們的文學日益邊緣化,我們的文學理論、文學評論更是邊緣化,社會上沒多少人來理睬我們。比如《文藝報》我每期都有收到,但可看的實在不多。社會上很多人都告訴我他們連看都不看,收到一期扔掉一期。文學理論、文學評論其實是通過對作品的解讀評價,為人民提供新的思想資源,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這個評論一定會是被別人忽略的。我覺得要以作品說話,不要以人際關系說話。你的作品是有影響的,能被人家記住,能夠提供一種新的思想資源,那你一定會引起社會的關注。所以文學評論的真正價值,就是提供新的思想資源。劉再復是我比較推崇的,他那個“雙典”(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批判做得很好。他是真的提供了新的思想資源,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貢獻。因為我們中國被“雙典”毒害了一千多年了,這個觀念的顛覆影響是很大的。我們的評論就是要提供新的思想資源,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們也該被人家忽視,也該被人家邊緣化。邊緣化是一種新的常態,社會在多元化,我們文學評論也肯定要多元化,如果我們能為這個時代提供新的思想資源,那么我們就一定會被歷史所銘記。這是文藝理論、文藝批評真正價值之所在。

    (林興宅 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