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元勛朱德》是近年來我所看到的有關領袖人物題材電視劇中最優秀的一部。兩年前,我看過前半部(征求意見版),深深地感動了我,給我印象太 深了。扮演朱德的這個演員并不出名,但是把朱老總青年時代追求真理、前仆后繼的精神,演得意氣風發,活靈活現。可以說,該劇是一部革命英雄、革命領袖的史 詩,塑造了一個樸素、厚重、豐滿、生動感人的朱德元帥的崇高形象。透過他的形象,折射出我黨我軍艱苦卓絕的建軍的歷史進程,朱德元帥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國 人民解放軍建軍史。這部史詩不但是一個歷史記錄,而且它所蘊含的革命的真理、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對當下來說,都有著極為深刻的現實意義。
作為一個老兵,作為一個觀眾,我想談談我的一些觀后感:
第一,《開國元勛朱德》是在一個最好的時機播出來的一部最好的史劇,從而使它在當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之際播出,是 向十八屆四中全會最好的一個獻禮。在我們的革命領袖當中,他是一個廉潔奉公、大公無私的共產主義道德模范。毛主席就說他是個“完美之人”,這個評價不是隨 便作出的,是他們在共同戰斗中得出的結論。朱德的光輝形象,為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精神樹立起一個楷模、一個榜樣。這部劇播出于習總書記剛剛召開的文藝工作座 談會之后,它全然符合習總書記在文藝方向、藝術原則、審美標準上的種種要求(當然不是說它完美無缺,但它符合這個要求),無形中,也給這次文藝座談會樹立 了一個很好的范例,在創作上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第二,這部劇給我們的啟示很多,劇中蘊含的思想十分豐富、十分深刻,其中給我感觸比較深的一點是:當我們黨面對敵人的時候,是毫不畏懼、前仆后 繼、勇敢犧牲的。但是,黨內的錯誤路線政策、錯誤指令,對黨的事業的傷害還是十分沉重的,有時甚至是眼看著錯誤指揮而無能為力。朱德在八一南昌起義失敗 后,帶領800人出來,幾乎他每走一步都遇到來自黨內錯誤指揮的種種阻礙。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朱老總智取宜章,在湖南橫掃二十余縣,但由于湖南特委的極 左行動,又使革命隊伍陷入困境。到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合,形勢很好,不斷取得勝利,湖南省委又提出要湖南籍戰士回湖南革命,這不但擾亂了紅軍,更造成巨大的 損失,王爾琢被叛徒打死。此后,又有福建省委,一直到中央的錯誤指令,直到第五次反“圍剿”,因李德的錯誤指揮而被迫長征。面對這些錯誤的領導,朱德表現 出他顧全大局、善于應對的政治智慧,以及他的游擊戰略和指揮若定的軍事才能。盡力避免損失,他甚至承擔了他不該承擔的責任,表現出他的高風亮節。但這也值 得我們思考,就是黨內錯誤路線的干擾,在某種程度上大大地阻礙了我們勝利的步伐,帶來痛苦的折磨。這些歷史上的痛苦教訓,在今天依然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
第三,思想和藝術上有突破。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尤其是對于領袖人物的塑造,往往遇到一些“禁忌”。但該劇卻能站在歷史的高度上,把 握朱德的一生。尤為重要的是作者創作思想端正,創作態度嚴肅,這在人物的塑造、題材的選擇、情節的設置、場面的處理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現。他們在處理這 個題材的時候,始終抱著一個對領袖熱愛和敬重的心情。
在藝術上則是突破了重大題材光寫事件的痼疾。該劇的立足點就是一切都為了寫人,一切都圍繞著朱德元帥來寫。這樣的寫法是符合藝術創作規律的。曹 禺的劇作之所以成為經典,他的主要經驗,就是寫人。所有情節的提煉、細節的選擇,也都為了寫人。電視劇《開國元勛朱德》在這些方面做得很好,它把朱德的形 象,寫得有個性,有人情味,有儒家的風度,有長者的風范,更有將軍的宏韜大略。這些我們都真實地感覺到了。
我沒有研究過朱德元帥,也沒有看過朱德的傳記,在這部電視劇中,我特別注意到劇中敵、我、友對朱老總的評價。有人說朱德是“千古的上上將軍”。 敵軍將領有人說朱德是“一介武夫”,蔣介石就批評了這種說法,說他“厚重能文”,還說過“朱德的本事就在于讓你永遠也看不到他的本事”,“大象無形”。另 外還說,三國的英雄跟朱老總比也是“相形見絀”,說他是“世紀奇才”。蔣介石概嘆他不能得到這樣的人才。
電視劇《開國元勛朱德》善于運用對比的結構,從總體上的大對比結構,到片段的對比結構,都用筆不俗。劇中善于運用豐富的、多層次的對比,形成跌宕起伏的戲劇沖突,有一種發人深思的“蒙太奇”效果。
另外善于抓細節和小故事。這些故事別看小,正是能夠寫出人的靈魂、人的個性的地方。關鍵在于,它選擇這些小故事和細節是典型的。朱德一生故事很 多,在這里顯示了編劇嚴格的挑選眼光以及將其加以提煉的功夫。目前,一些電視劇為了拉長篇幅,情節不但沒有典型性,完全是堆積事件,對于塑造人物毫無助 益。
電視劇《開國元勛朱德》一個更突出的優點是,善于在復雜的人物關系中塑造朱德的形象。朱德一生經歷非常復雜,人事關系也復雜。在非常復雜的人物 關系中寫出朱老總豐富的人生內涵以及他的個性是這部劇的又一個亮點。譬如他跟講武堂的朋友金漢鼎、楊森、石光生,楊如軒等,從這些性格各異、作風不同、政 治方向不同的人物關系中,看出他們對朱德的敬重和信賴,更看出朱德尋找真理的堅韌和人生追求的真誠,也看出朱德的寬厚和善良的品質。他和這些朋友講義氣, 但是有原則。他把傳統的道德與革命的原則結合起來。
又如,劇中大量表現了他與毛澤東、周恩來、陳毅、林彪等人之間真誠待人、榮辱與共、肝膽相照的品德。例如他和彭德懷,從年輕的時候在一起,彭德 懷有過錯誤,也有過粗暴,他對他非常了解。尤其在廬山會議上被批判之后,依然關懷著他。江青告狀,毛主席批評江青,說朱老總的為人那是了不得的。這不是毛 主席說的違心之話,而是他們多年形成的這個“朱毛”關系,是心有靈犀的。從他跟幾任妻子的關系中,也可以看到他的真誠和她們對他的敬重,以致伍若蘭為保護 他去犧牲自己。這種革命愛情是崇高的。
正是在這種非常復雜的人物關系當中,展現出這么一個可敬、可愛、可信、可親的大元帥形象。這一點,寫得非常成功。
一個時期以來,由于受市場票房等因素的驅使,一些人片面地追求“大腕兒”、“全明星陣容”,殊不知,一部好的作品,首先靠的還是扎實的劇本創作 基礎,然后才談得上二度創作。劇作的基礎夯實了,演員塑造角色也有所依憑,才能更好地完成人物塑造,甚至有可能使一批新人脫穎而出。電視劇《開國元勛朱 德》一個值得稱道的方面就是,所有演員,除晚年朱德的扮演者是位老演員,其他都是年輕新秀,他們演得都很到位。我們就應該打破非知名演員不用的做法。導演 很善于選人,不僅主要演員的選擇,配角也都選得很好,如演朱德講武堂同學的演員們,演陳獨秀的演員都很出色,兩場戲當中,陳獨秀給人印象特別深刻。演蔣介 石的演員也很好。
一個好的制作人,好的導演,不能只靠大把用錢,要善于根據劇情選人,不拘一格用新人。這樣做也是發現人才、培養新人的途徑。
這部電視劇值得很好地總結經驗。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特別是領袖人物的題材,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創作,都可以從這部電視劇中得到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