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方向對了,前路就會更加光明——訪網絡作家花千芳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0月24日09:34 來源:光明日報 魯博林

      在10月15日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文藝座談會上,有兩位網絡作家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花千芳就是其中之一。這位在座談會現場得到總書記熱情鼓勵的作家,此前就以“正能量”文章知名于網絡,如今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巨大反響。記者隨后采訪了這位草根作家。

      記者:能否簡要地談一下您早年的生活經歷,您是怎樣一步一步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

      花千芳:初中的時候我就喜歡讀小說,可以說我的文學理想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萌芽的。初中畢業后外出打工,大概有十年的時間輾轉于底層各種行業之間。

      我做過操作工,去過酒店給別人刷碗燒飯,但每一份工作都干不長。因為忙于生計,很少有閑暇看書寫作。后來在家務農,開始養小雞,沒想到一養養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生活寬裕了,我便想到要拾起自己多年的文學夢。

      2006年,村里通網絡了。利用養雞的余閑,我開始出沒于各大文學網站和論壇,一邊吸收新知識,一邊磨煉文筆。我的小說開始在各大文學網站上發表轉載,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盡管中途也因辛苦而一度擱筆,所幸后來得以堅持下來,走到這一步實屬不易。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圓的;每件事的發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系列綜合因素的結果。因此,對當下社會的認識離不開歷史的向度和國際的視野。我的代表作《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就是在這種認識之下誕生的。

      記者:您如何評價自己的創作?

      花千芳:我的文學創作現在得到了許多的認可,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但總的來說,要走的路還很長。我認為自己的文章以感情真摯見長,在知識密度上還比較短缺。往往以詼諧風格來表達積極向上的態度,而文筆還有待潤色。這些都是以后我應當努力的方面。然而我想,只要方向走對了,前路自然會更加光明。我有這個信心。

      記者:很多人評價您的文章在網絡上傳遞了一種時代的正能量,在您的理解中,何為時代正能量?

      花千芳:新中國經歷了六十多年的發展歷程,當下的物質水平相比過去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認為當下的中華民族正處在一個即將邁入輝煌的臨界點,需要我們用強大的精神力量去推動,去促成它的實現。這股力量,我想就是時代的正能量。

      打個比方來說,我們的前輩們,已經嘔心瀝血將祖國這棵大樹培養得高大茁壯,碩果累累。現在到我們這一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摘下果子。能否將祖輩遺留的財富保存下來,弘揚開去,將決定時代的走向。這呵護與采集果實的力量,也是時代的正能量。

      記者:作為一名青年作家,您如何看待今天中國青年人的狀況?您認為他們應該承擔哪些責任和義務?

      花千芳:我對于當下的年輕人是特別看好的。盡管在網絡上有一些悲觀消極的言論,但我發現,其實大多數人在網絡上并不發聲,一些鋪天蓋地的所謂輿情并不能代表真實的大眾。其實我們70后一代當初也和80后、90后一樣,被稱作“垮掉的一代”,但這些當年的愣小子已經在各行各業成了領導和精英,撐起了一片天。在汶川地震之后,80后的拳拳愛國之心,也讓所有人耳目一新。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未來會更好呢?

      我想對于青年一代來說,最重要的任務,應該就是去采摘我們六十多年奮斗的“果實”。如習總書記所說,“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應拿出切實的行動為祖國創造出更多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記者:您如何看待網絡上一些人對你的批評意見?

      花千芳:這要分情況對待。網上對我的攻擊和批駁大概有三種:一類是攻擊我的農民身份的,這純屬人身攻擊和無理取鬧,可以不予回應;一類是質疑我的學歷的,我通常用“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作答,因行走與讀書本無高下;還有一類是實實在在有理有據的批評,這樣的言論我通常比較重視。因為我自己是重實干的人,所以也會看重切實的依據。倘若批評在理,尤其是給我指出知識性的錯誤,我甚至要發帖表示感激。我以為意見之間的爭論,靠謾罵是解決不了的,真憑實據遠勝于雄辯。

      記者:這次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有什么感想?

      花千芳:老實說,從一開始我就是抱著好好學習的想法去的,沒想到會引來這么多的關注,這讓我受寵若驚。現場聆聽習總書記的講話,能感覺到他的舉重若輕,語言雖樸實無華,道理卻發人深省,就像與鄰家大叔聊天,非常接地氣。我希望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把講話的精神傳播開去,也希望中國的網絡氛圍和文藝環境能夠借這個東風,發展得越來越好。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