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文藝工作座談會 >> 正文

    從10.15出發, 向著更美好的明天起航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0月22日12:11 來源:中國藝術報 劉蘭芳

      參加10月15日的這次文藝工作座談會,是我人生里,是我五十五年藝術生涯中一件無比重要的大事。今年夏天在北戴河療養期間,我就曾得到過總書記的親切接見,而這次我的心情更是格外激動。原因就在于那次我是和各行各業的建設者一起,而這一次是一場文藝工作的座談會,我和廣大文藝工作者一起在人民大會堂,聆聽總書記對于我們國家文藝事業如何進一步繁榮發展的思考。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總書記在百忙當中親自主持這個會,體現了黨對文藝事業的重視、對文藝工作者的期望,我怎么能不激動萬分、心潮澎湃!在會議期間和會議結束后我們走出人民大會堂時,我看到很多藝術家都熱淚盈眶,可見總書記的講話在我們內心里激起了巨大的認同感,說出了我們這些文藝工作者的心聲,更給我們今后創作指明了方向。

      在收到會議通知時,上面就說建議我們身著便裝參會。當時我就覺得,這次會議的氛圍一定是和諧融洽的,總書記是要和我們文藝家來面對面、實打實地交心的。果然,這次會議上,總書記以聊天懇談的方式,就像熟悉多年的老朋友一樣,講出了黨的文藝工作方針政策,講出了文藝工作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總書記博學多讀,言談話語當中可以看出,他對世界范圍內的大量經典文藝作品,比如《戰爭與和平》 《復活》 《紅與黑》等非常熟悉,有著深刻的理解,對在座很多文藝家的創作成績更是信手拈來。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同志發言當中,總書記就提到自己看過他表演的《廉吏于成龍》等作品,對他“古典未必不時尚”等觀點表示贊同。

      這次文藝座談會結束了,對我而言,無論是人生道路還是藝術道路,這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當天晚上,我認真觀看了《新聞聯播》對此次會議的報道,還在燈下反復閱讀自己的會議筆記,不但重溫了那個催人奮進、令人畢生難忘的時刻,還對總書記的講話內容有了更多的領會。作為一個從藝多年的文藝老兵,總書記講話中的很多要求都讓我有著極大的共鳴。總書記的思考無疑是非常深入的。他的講話,作為我們國家文藝事業發展歷史中的一份重要文獻,值得我們所有的文藝工作者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并貫徹到今后的創作、表演當中。

      總書記的講話中最應引發廣大文藝工作者思考的是他對文藝作品屬性的思考。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藝創作迎來了新的春天,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同時,也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總書記的這番話,無疑是有著重大現實意義的。近年來,包括曲藝在內的很多藝術領域,都出現了只追求“笑果”不計后果,只問出場費多少,不計社會效益如何的不良傾向。那些把票房大小、賺錢多少奉為圭臬,卻把社會效益和群眾需求扔在一旁的人,即使能一時賺得缽滿盆滿、金銀滿箱,必將被這個偉大時代所淘汰。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很多還是所謂“公眾人物” ,被包裝為青少年的“偶像” 。他們的一言一行、為人處世,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有著不容忽視的負面作用。總書記的講話,清理了某些人腦子里的誤區,有助于他們盡快調整思路、明確方向,把創作方向轉移到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上,轉移到建立高尚的職業操守和良好的社會形象上,努力創作出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來。

      對傳統與現實的關系,很多創作者并沒有弄清楚,對此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總書記這番話,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創作中時刻牢記。尤其是我作為一名評書演員,作為北方評書藝術這一古老藝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更從總書記的講話里獲得了進一步做好繼承、發展傳統文化工作的力量。當前,有的創作者,身為炎黃子孫卻自輕自賤,視傳統文化為敝屣,棄之而后快,一味迎合所謂的時尚、潮流,用洋味兒足不足、是不是符合西方價值觀來作為創作的標準。他們沒有去思考怎樣才能做到洋為中用,而是念念不忘如何實現我為洋用,從而導致自己的作品和我們國家優秀歷史文化傳統之間發生了斷裂,和老百姓的精神需求發生了斷裂。我們的文藝工作者,必須在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汲取藝術資源,從億萬國人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嶄新實踐中獲得創作活力,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作品體現出更加鮮明的民族特色,更好地凝聚中國精神,從而更能贏得中國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喜愛。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總書記的講話,肯定了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藝事業的巨大成就,也指出了當下文藝領域的若干問題,更為文藝事業的發展指出了前進方向。我深信,我們的文藝事業,將由此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春天!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