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文藝工作座談會 >> 正文

    鐵凝:牢記良知和責任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0月16日22:41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鐵 凝

      今天,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中央召開這樣一個文藝座談會,對于激勵和引導全國文藝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事業中去,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新時期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廣大作家響應時代的召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作出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統一的優秀作品,中國文學事業呈現出大繁榮大發展大團結的生動局面。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中國文學的繁榮離不開黨的文藝政策的指引,離不開黨中央的親切關懷。黨為文學發展指明了方向,營造了良好的大環境、大氣候。“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是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命脈。在黨的文藝政策指引下,作家的創作和作品出版的空間越來越廣闊,深入生活得到了很多具體、實在的幫助。黨的關懷激勵著作家為人民書寫、為時代放歌。

      很多同志都會想起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所寫的那篇《憶大山》,我和許多作家朋友一樣,都從這篇文章中感受到那種情深意長的溫暖。作家特別關注細節,《憶大山》中的很多細節令人難忘。比如,總書記當年經常和賈大山促膝長談,有時夜深了,院門關了,他們一起悄悄地從大鐵門上翻過。比如,賈大山是總書記到正定后第一個登門拜訪的對象,而在賈大山垂危時,總書記又專程前往正定,兩人執手相望,留下了賈大山人生的最后一張合影。我們從這些細節中感受到了高山流水般的相知相敬,我們也從正定一個作家的小院想到了延安的窯洞,體會到了黨對廣大作家的尊重、信任和愛護,對“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深切期許。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使他們結下了那樣深摯的友誼?我想這是因為賈大山同志的高尚人品,同時也是因為賈大山是一個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的作家。在他的講述中、在他的作品里,我能夠強烈地感到,他的呼吸就是廣大農民的呼吸,他眼中的光就是照亮著無數勞動者心靈的光。他的筆下凝注著人民疾苦憂患的重量。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他從來也沒有把自己的命運與黨和國家、人民的命運割裂開”“他更沒有忘記一名作家的良知和責任”。

      “良知和責任”,正是因此,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作家心心相印。文學從來就不僅是作家個人的事業,中華文化有著悠久深厚的“詩教”傳統,文學一向被看作是正人心、化風俗的重要途徑,“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感悟人生,增強明辨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更讓人們看到光明和希望,對生活充滿信心”。從古至今,那些偉大的作家們,從未放棄他們對家國天下、對民族命運的責任,他們作品呼應著人民的憂樂,深沉地表達著把中華民族從根本上凝聚在一起、使人們向上、奮進的思想和情感。牢記良知和責任,這是黨和人民對廣大文學工作者的鄭重囑托,我們要有擔當的氣概,不辜負黨和人民對作家的期待。

      馬克思早年就指出,“人民歷來就是作家‘夠資格’和‘不夠資格’的唯一判斷者”。如何面對和迎接這樣的“判斷”,中國文學在百年的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提煉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那就是,文學什么時候與人民共呼吸、共命運,文學之樹就會枝繁葉茂,什么時候離開和違背了人民,文學之樹就會枯萎凋零。這一點,一再地為歷史所證明,它仍會被未來的歷史所印證。今天的座談會上習總書記將要發表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學習貫徹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使中國文學的創造力更充分地激發和揮灑,為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