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家大劇院觀看了閩劇《貶官記》,這是一部詼諧、幽默的喜劇,也是一部人人樂看的清官戲。演員恰到好處而富有詩意的唱念做打,簡潔、清 澈而不失閩劇韻味的音樂,干凈利落、張弛有度的舞臺調度,情節(jié)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線索,無不讓觀眾欣喜、贊賞,于陶醉中有所深思——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 部滑稽劇一笑而過,也不能視為簡單的清官戲,而是蘊藏著難得的文化思索。
不難看出,因娶青樓女子張岫玉而背負“花蝴蝶”之稱的邊一笑是一位清官,也是一位難得的自省之官。他不為貶貶升升、升升貶貶而喜憂,卻為老百姓 的案件馬不停蹄、身先士卒;得知把其貶為七品縣官的上級巡按崔云龍過境,因有案要查而不去迎接;不顧剛到任的旅途勞累,馬上接案、驗尸、微服私訪,且在保 護人證上頗顯機智。新科狀元崔云龍也是一位清官,他剛上任就因邊一笑娶青樓女子為妻有違朝綱,而把邊一笑從正四品子虛府知府貶為烏有縣七品縣官。當他巡至 烏有縣,為探知邊一笑人品、官品實情,微服私訪,在被邊一笑收為“可栽培”的學生、代邊一笑審案和監(jiān)內促膝長談等一系列的事件中,他認識到了邊一笑是一位 清正、剛直、為民著想且能反躬自省的難得好官,從心底涌出對邊一笑的敬意并心甘情愿地尊他為“老師”,尊他的賢內助、有過青樓經歷的張岫玉為“師娘”。可 以看出,崔云龍是和邊一笑一樣的具有反躬自省意識的好官。
作為好官的七品知縣邊一笑,雖有一腔為民做主、不徇情枉法和阿諛權貴的正氣,但是,面對狼狽為奸、沆瀣一氣的官場同僚,面對假官自私、膽大妄 為、逼良為娼的長官知府大人,面對容貌如花而心如蛇蝎、公然翻供而污已清白的刁婦,他顯得那樣的“孤獨無助”,只能靠著妻子所給予的理解與阿Q式的精神勝 利法去大笑三聲,以嘲笑這無藥可救的官場和人心。好在戲沒有至此戛然而止,否則就會給觀眾巨大的心理壓抑和打擊。隨后,隨著他“可栽培的學生”、巡按大人 崔云龍的到來和所持的尚方寶劍,讓以知府為首的結黨營私的官場得到震懾。我們于這幕看到,代表天子親臨的尚方寶劍能夠讓官場得以整肅,亦即把肅貪懲惡的希 望寄托在能夠清明廉潔地執(zhí)行皇帝旨意的個別大臣身上。不過,這還不是故事的結束,結束是邊一笑高擎尚方寶劍面對嚇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知府一班朋黨高喊出的“謝 幕”!
這一結束點頗耐人尋味,意蘊豐富。為何如此說?首先,巡按大人擅自把御賜尚方寶劍轉給邊一笑這個七品縣官,頗具兒戲色彩,難以讓知府這班見風使 舵、善于鉆營之人信服,還有可能會借機上參崔云龍一本,進而擺脫困局。其次,從知府等一班人可以看出,官吏場中多是阿諛鉆營之輩,把肅清吏治的重任僅僅寄 托在一兩個清官的身上,顯然是難以完成的艱巨任務,因此,還需還老百姓一個法治、公平的社會環(huán)境。再次,如果要懲治的是與尚方寶劍沾親帶故之人,那巡按大 人還能夠擁有如此威力而一視同仁嗎?該如何做呢?如何才能讓官場具有自凈功能呢?這也許是該劇啟發(fā)觀眾去思考的問題——高高擎起的“尚方寶劍”怎樣才能永 遠起到威懾、肅清官場毒瘤的作用,什么才是永不失效、公正公平的“尚方寶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