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強軍風采展豪情——曲藝小品晚會《大漠礪劍》賞析(李世林)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9月29日09:15 來源:中國作家網 李世林

      在第十屆全軍文藝會演大幕拉開之際,一臺具有濃郁戰斗氣息、展現火箭兵火熱情懷的曲藝小品晚會《大漠礪劍》,以強軍興軍的鮮明主題、宏大厚重的思想意蘊、風趣幽默的藝術特質,帶給我們一份驚喜和沉甸甸的收獲。這臺晚會共有7個節目,運用相聲、故事、小品、獨角戲、快板等形式,藝術地展現了二炮部隊官兵投身強軍興軍偉大征程的豪邁情懷。

      整臺節目主題集中鮮明,彰顯強軍目標。大到實戰演習的磅礴氣勢,小到一碗長壽面的官兵關系;遠到回眸過去屈辱歷史,近到操場上你追我趕的較量,所有節目都聚焦中國夢強軍夢這個偉大實踐,緊緊圍繞“我們能打仗嗎?我們能打勝仗嗎?”的警言尋找突破,將火熱的導彈軍營生活和軍事斗爭準備熔于一爐,展現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練用“四功”、演習駐訓等年度重大活動,舉重若輕,構思巧妙,找準了與官兵的情感共鳴點。由王鐵軍表演的獨角戲《壹號家族》,通過擬人化的表演,將鎮國重器威力全面展現,充分展示了導彈部隊隨時接受黨和人民檢閱的良好精神風貌。王巖表演的快板《大漠礪劍》,情節層層遞進,表演十分到位,多視角展現了軍事訓練演習凱歌高奏、大漠戈壁捷報頻傳的場景,使作品主題和思想內涵得到升華。整臺晚會在贏得歡笑的同時催人奮進,使整臺節目通俗而不粗俗,詼諧而不灰色,莊重而不沉悶,做到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

      始終不渝堅持創新是這臺節目的又一亮點。相聲與短劇的嫁接,小品和評劇的融合,三人故事的出現,都給晚會增添了新的靚彩。相聲短劇《四世同堂》通過在傳統的捧哏、逗哏之外設置一個劇情人物串場,將120多年來中國歷史風云再現,避免了正面強攻的單調和冗長,使場景和背景、敘說和追憶錯落有致。相聲《大漠礪劍》的倒口突破方言的局限,繪聲繪色展現了導彈發射、部隊宿營等場景,活靈活現,很有韻味。三人故事《兵王》,以某旅從軍26年的“兵王”展開故事敘述,通過上級設置虛擬“故障”這一課題,以燈光明弱的轉換、簡單的手勢語言,推進故事進展,展現了二炮部隊廣大官兵技術過硬、素質過硬的風采。特別是頗具喜感的戲劇串聯也讓晚會增色不少,范雷、單屹精彩的表演使得整臺晚會的連接順暢自然,各個節目之間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真摯的士兵情懷,也讓這臺晚會與基層拉得很近。小品《女兵唐豆豆》中的5名女戰士都是生活中的真實人物,通過扳手腕、班務會等小情景,加之艱苦訓練的生活、軍營“女漢子”的氣質和柔弱女兵的形象形成了一組組包袱,將二炮女子導彈發射號手這個特殊群體一一展現;而節目最后《姐妹情深》的歌聲響起,又讓很多官兵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與《女兵唐豆豆》一樣,其它6個節目都堅持小中見大,既像與基層官兵促膝長談,又像與部隊戰士們深情對話,通過展現基層部隊的火熱生活,讓戰士在欣賞節目中聆聽到屬于自己的心曲,仰望到屬于自己夢想的精神高地。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