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戲劇院團 >> 正文

    大劇院的國際朋友圈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8月15日11:02 來源:北京晨報

      大劇院的國際朋友圈

      7月31日至8月3日,素有“世界第一弄臣”之譽的男中音歌唱家里奧·努奇再度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演繹威爾第的經典歌劇《弄臣》。當那個背駝腿瘸的小丑形象在小步舞曲中穿梭于公爵的客廳,劇中最激烈和膾炙人口的詠嘆調《復仇的火焰》被一再返場,掌聲如山呼海嘯。此外,努奇大師還熱情亮相大劇院舉辦的“大師面對面”活動,與眾多樂迷進行了深入互動。這已是73歲的里奧·努奇第505次演出歌劇《弄臣》,更是他在短短五年間第四次造訪中國國家大劇院。大師坦言:“大劇院是我最青睞的舞臺,這里的觀眾熱情高漲,在這兒演出讓我感到無比的享受!

      世界級大師和頂級名團的頻繁到訪,讓傳奇邂逅在國家大劇院變得具體而現實。細數這些年大劇院鋪就的“星光大道”,不難發現,幾乎所有殿堂級藝術大師和著名院團都在這里亮過相、報過到:阿巴多、西蒙·拉特、楊頌斯、洛林·馬澤爾、艾森巴赫、普拉西多·多明戈、何塞·卡雷拉斯、烏戈·德·安納、強卡洛、諾伊梅爾……從指揮家、歌唱家到演奏家、舞蹈家,從著名導演到頂級舞美設計師,還有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費城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等世界名團。他們與國家大劇院頻繁而密切地合作,有力證明了國家大劇院作為世界一流劇院已確立了自己不可小覷的國際地位,擁有了一個堪稱豪華的國際“朋友圈”。

      早在國家大劇院開幕之初,人們還對它的未來充滿懷疑,擔心其拿什么來填滿如此大體量的劇院演藝空間、如何在國際藝壇占據一席之地。短短幾年間,國家大劇院就已建立起完備的劇目生產體系、搭建起成熟的運營管理框架,在實現42部自制劇目的院藏儲備的同時,更在國際文化交流上顯出了積極開放的姿態,各種疑慮也隨之煙消云散。最近的例子是7月25日至26日,國家大劇院與捷杰耶夫所在的馬林斯基劇院聯合制作的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挺進圣彼得堡的“白夜藝術節”,并贏得了熱烈好評。

      那么,到底是什么讓國家大劇院擁有如此魅力,獲得眾多世界頂級藝術家的垂青呢?解碼其中的奧秘,對于行業發展乃至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略布局,可能都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

      晨報首席記者 李澄

      關鍵詞讀懂大劇院“朋友圈”

      ●高雅藝術的定位

      ●專業化與國際化的運營管理

      ●友好開放的人文情懷

      ●設施一流的絕佳舞臺

      “圈住”朋友 大劇院有秘訣

      秘訣1 高雅藝術的定位

      劇場或劇院,從一開始就扮演著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角色。舉凡世界著名的劇院,像科文特花園皇家劇院、斯卡拉歌劇院、巴黎歌劇院、莫斯科大劇院、大都會歌劇院等,無不確立起足以體現其國家文明程度和藝術發展水平的高雅定位。

      中國國家大劇院也不例外,自開幕之初就明確了堅持高水平、高品位和高雅藝術的定位——不做通俗和流行,不租場子,不做草臺班子演出,真誠致力于“歌、樂、舞、劇、戲”的高雅藝術演出等,這讓國家大劇院迅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高雅藝術的閃亮地標,在全球范圍聲名遠揚。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更是21次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先后執棒威爾第歌劇《茶花女》、羅西尼歌劇《塞爾維亞理發師》和瓦格納的交響版《尼伯龍根的指環》等,成為到訪最多的指揮大師。2012年,多明戈世界歌劇聲樂大賽也首次來到中國,落地國家大劇院。

      在大眾娛樂氛圍中,人文追求向商業行為妥協,高雅藝術在西方逐漸衰落。國家大劇院的高雅藝術定位,無疑讓世界各地的劇院和藝術家看到了希望。2011年,美國費城交響樂團董事會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在此前后,又有數個歌劇院在歌劇的誕生之地歐洲相繼被迫關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年來歌劇、交響樂、芭蕾等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國家大劇院舉辦的歌劇節、中國交響樂之春、五月音樂節、北京國際芭蕾舞比賽等活動,無不彰顯出其在高雅藝術追求上的活力。那些對高雅藝術有著執著追求的藝術家,更在國家大劇院找到了歸屬感。

      據大劇院方面介紹,大劇院將在2016年底之前,實現儲備院藏自制歌劇50部的計劃。短短幾年間,無數世界著名藝術家紛至沓來,20個藝術機構與國家大劇院簽署了《戰略合作伙伴協議》,249家世界知名藝術機構、122個駐華使館與國家大劇院建立了合作關系。

      捷杰耶夫曾表示,中國是歌劇發展最快的國家。《紐約時報》評論,國家大劇院是“中國目前唯一具備長期演出歌劇的藝術機構”。高雅藝術的定位,可以說是國家大劇院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擔當所在,也表明了它面向世界的文化姿態。其內涵就在于,大劇院是一個有人文追求和藝術夢想的機構;為了高雅藝術的“同一個夢想”,國家大劇院就是“同一個世界”,向全世界敞開懷抱。

      秘訣2 專業化與國際化的運營管理

      國家大劇院的迷人之處就在于它有精準的定位,還擁有專業化、國際化的演出運營和管理。當人們的目光還停留在它的建筑外觀之時,它已然行走在劇目引進、聯合制作和自制的高速路上;當人們還在驚呼“大劇院模式”帶來的輝煌成就之時,它已攜帶劇目走出國門,開始參與“國際聯賽”。這都得益于它的專業、職業和國際化的運營水平。

      對一個劇院來說,光有技術嫻熟的樂隊、音色完美的合唱團顯然不夠,因為團隊合作才是高效秩序的精髓。在演出策劃和排期上,國家大劇院往往至少提前兩到三年時間就確定了演出劇目和藝術家。比如倫敦愛樂樂團,幾乎每年的新年檔期都會到大劇院演出,在明年1月5日、6日又將如約而至,這幾年的合作早在2008年之前雙方就已達成,并提前兩年敲定每次演出排期。這正是國際上通行的慣例。而其秋、夏和新春三個演出季的排檔以及院慶演出周的安排,與國際名團名家的演出檔期同步引進劇目的設計,都體現了一種接軌國際的專業素養。如今,大劇院更已建立起22個部門、100多個科組的組織框架,涵蓋演出運營、劇目創作、策劃宣傳、合作談判、后勤保障等各個方面的專業運營管理。這樣分工明確、秩序井然的管理支撐,可以說是國家大劇院獲得認可的強大軟實力。

      提供流暢的溝通渠道,進行全面的權益協商,建立完善的版權管理,從而有效保障藝術家的權益,這是國家大劇院贏得信賴的重要法寶。在擬定合同時,他們嚴格遵循合同規范,包括合同的字體、格式、體例以及中間的每個細節、每個詞語。在牽扯到著作權、知識權等專業問題時,則會咨詢法務組,以求得專業意見。2008年,國家大劇院邀請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來演出,在給他的經紀公司OPUS3公司副總裁厄爾·布萊克傳真的一份全英文合同中,竟涵蓋了藝術家從下飛機到踏上回程飛機期間可能發生的幾乎所有細節安排。以致厄爾·布萊克感慨,和中國打了十幾年交道,第一次看到如此專業的合同。

      秘訣3 友好開放的人文情懷

      與那些老牌世界頂級劇院相比,開幕七年不到的國家大劇院雖然尚屬新秀,卻處處顯示出蓬勃的活力和強勁的后發優勢。

      曾對中國觀演環境抱有成見的芭蕾編導大師諾伊梅爾,甚至打破十年不曾踏足中國舞臺的歷史,欣然受邀前來大劇院演出。男高音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也表示,中國觀眾對古典音樂的理解越來越深,能來演出是藝術家的榮耀。

      在彰顯專業和活力的同時,國家大劇院正在慢慢積累一種人文情懷、積蘊一種獨特的傳統,但跟那些老牌劇院相比,它肯定是具有民族特色、中國氣派和現代風度的。這種風度,我們在其原創歌劇《駱駝祥子》等作品中已然看到,在其吸引國內外頂尖導演、指揮家、歌唱家、舞蹈家加盟的舉措中也已看到。某種意義上,這也使國家大劇院對國際合作伙伴和藝術家的吸引力有了鮮明而厚重的中國底色。

      作為國際頂級的藝術殿堂,大劇院將向世界大師提供精細化和人性化貼心服務的理念貫徹始終。意大利著名鋼琴家波利尼一直習慣“背”著鋼琴在世界各地巡演,每一次都千里迢迢、遠渡重洋將自己心愛的鋼琴進行托運。2009年,他第一次到大劇院,在自己的鋼琴和大劇院準備的斯坦威鋼琴之間細細比較了一個下午,最終大劇院的“斯坦威”征服了大師的“芳心”。大師在這架鋼琴上親筆簽名。之后幾年間,這架琴也成為他在大劇院的“御用”鋼琴。大劇院讓波利尼大師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習慣,“輕裝”出行,擁有最好的演出狀態。

      秘訣4 設施一流的絕佳舞臺

      對許多藝術家來說,他們的關注點主要在舞臺技術設施上。在這方面,國家大劇院自建成之日起,就不愧是實現藝術夢想的絕佳舞臺。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劇院,體量達217500平方米,擁有歌劇院、戲劇場、音樂廳、小劇場4個專業演出場所,5個排練廳,90間化妝間,23間琴房。在這個殼體最高達46米的劇院里,戲劇場里有重達330多噸的液壓系統,其液壓油箱達10000L,配以8個260L的蓄能器和8個1500L的氮氣瓶,具備液壓、電機驅動的功能和目前最先進的軸控制技術,支撐起13塊升降塊和2個升降臺。所有舞臺設施都實現了自動化控制。所有跟國家大劇院合作過的世界知名藝術家無不被深深折服,盛贊“這是世界最好的劇院”。

      無論是《茶花女》舞臺上面積達264平方米的巨大鏡面,還是歌劇《漂泊的荷蘭人》中以45度角翹起的“沉船”,都堪稱完美地實現了創作者原初的藝術設想。剛在今年國家大劇院歌劇節上帶來歌劇《游吟詩人》的國際大導烏戈·德·安納為了打造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原本打算擲重金從國外聘請專門的舞臺機械專家,但大劇院方面卻通過考量自身舞臺條件,給出了一套“ncpa替換方案”,一方面大大壓低了制作成本,一方面也使導演設想的藝術效果絲毫不打折扣,最終的呈現近乎完美。一向內斂的烏戈導演在首演落幕后激動地在后臺跳起了舞,更感概說“是國家大劇院讓我完成了藝術夢想。”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