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行業劇,怎樣才“好看”?(余一)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8月07日09:46 來源:中國文化報 余 一
        電視劇《產科醫生》劇照 電視劇《產科醫生》劇照

      最近,隨著一部電視劇《產科醫生》的熱播,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于行業劇的關注。

      該劇由佟麗婭和王耀慶領銜主演,講述了醫術高明的海歸醫生肖程與進修醫生何晶在產科共同見證生與死,一起成長蛻變,從相互排斥到相愛的故事。車禍現場,產婦側切生子,產后高燒不退;產婦產后大出血,在手術室里幾進幾出,嘗試了各種方法,卻沒能見效……《產科醫生》從一開始就把觀眾帶進了命懸一線的緊迫中。

      緊接著,該劇又講述了一系列問題:高齡產婦甘冒生命危險堅持誕育后代,癡心丈夫為保植物人妻子安全、幾欲滑胎被勸服最終安全生產,醫護人員頂住壓力幫艾滋病患者接生還生命公道……在倡導生命平等、宣揚互相尊重的主題基調下,故事情節環環相扣,20多個醫療病例不重樣,《產科醫生》以其嚴謹的制作、富有營養的劇情和“科普性”的教育意義開辟了暑期檔新的收視熱點,并且再一次證明:優秀的行業劇,同樣可以收獲觀眾的好評。

      提起行業劇,大家興許并不陌生。在美國以及我國香港地區,行業劇一直都是電視劇一個重要類型組成。比如美劇里有醫療劇,還有所謂律師劇。這恰好和美國的社會現狀有著緊密聯系——在美國,律師和醫生都屬于專業人士,且往往收入不菲,這兩類行業劇也因此大有市場。而我國香港地區作為長期以來的亞洲金融中心,在行業劇中往往會表現銀行家和企業家的商戰,這和其經濟發展狀況也是密不可分的。

      反觀內地,我們的行業劇還處于起步階段,對具體行業的涉及也就顯得很局限。內地行業劇大多關注醫療、教育、社會管理、餐飲等公共服務領域的從業人員。這些相關行業的共同特點是:一方面,在社會結構中占據重要位置,讓人親近又引人好奇,在發掘行業秘密的同時,也能夠帶給觀眾一些知識的普及。另一方面,這些行業接觸的社會階層較為廣泛,可以生發出豐富的故事和沖突,給編劇、導演提供了很大的創作空間。

      然而,內地行業劇出彩卻很難。至少目前還幾乎沒有能叫得響的律師劇;至于警匪劇,原本是行業劇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政策限制,自《重案六組》以后也就鮮有佳作問世。三年前,由吳秀波、海清主演的醫療劇《心術》,以及之后的《感動生命》等等,讓觀眾看到了行業劇的一絲曙光,但從整體上來說卻是乏善可陳。

      首先,我們的不少行業劇往往容易落入“只見行業不見劇”的窠臼。不少電視劇作品的價值訴求流于說教,口號式的臺詞較多,缺乏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形象鮮明的人物,這與發展相對成熟的美、日等地的行業劇相差甚遠。并且在當下電視劇發展浮躁的大環境下,存在劇情過分煽情的問題。

      其次,專業性的缺失又讓人感覺行業劇不夠真實。眾所周知,美劇如《實習醫生格蕾》、《豪斯醫生》等都以“真實”牢牢抓住觀眾,尤其是片中大量表現對罕見病癥的救治令人嘆服;廣受歡迎的準律政劇《傲骨賢妻》雖然不乏大量的情感戲,但每集涉及的案例分析也是相當專業。反觀內地很多醫療劇,專業醫生看了以后會挑出一大堆毛病:演員連打針的姿勢都不專業。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又能指望觀眾表現出多少的耐心呢?

      “不專業”主要還是由于創作者心態的浮躁。再來看《產科醫生》,該劇根據張作民同名小說改編,故事的創作歷時五年,張作民買了北京西單圖書大廈陳列的幾乎所有產科類書籍,網上資料光下載就有百萬字之多,作品中的每個病例都是教學典型。在后期拍攝中,該劇在專業性上的投資也可謂“大手筆”:每位主演都被安排去醫院實地學習,每場手術的戲一定有協和、同仁的專業產科醫護人員在場“監察”。這樣的劇,怎么會不專業呢?

      而在展現行業風貌、行業精神方面,內地行業劇又往往把重點放在揭示行業內的負面因素上,而缺少對正能量的傳達。就拿國內醫療劇的旗幟性作品《心術》而言,其創作初衷是想為醫務工作者正名,針對當前日益緊張的醫患關系做出一種藝術闡釋。然而最終作品本身還是流于情節劇的俗套。為了戲劇沖突,我們很難看到醫生、護士這些職業本身的特點,這和當年港劇《妙手仁心》中人物所體現的使命感、責任感相去甚遠。之后有一部《到愛的距離》回歸醫療本身,想通過“救與治”“療與聊”的過程來傳達“堅持理想信念”。劇中,倒賣專家號的“號販子”斗毆受傷了還得求專家治療,醫生家屬同樣可能面對無藥可救等一些細節設置頗為準確。但是它的敗筆在于又太過寫實了,離現實太近。再來看《產科醫生》,雖然劇中反映了不少“辦公室政治”的內容,但是全劇的基調還是相當明朗:不管個人如何私心作怪,到了病患身上,到了手術臺上,全院上下立馬進入臨戰狀態,無人跨越職業操守的雷池。

      當年香港TVB《沖上云霄》第一部播出后,第二部竟然等了整整十年才播出。由此可見,要想拍攝一部優質的行業劇,其難度之大。行業劇要想“好看”,上述一些問題不可小覷。說到底,行業劇是在一定行業規則下的“人的故事”。真正吸引觀眾“每天準時收看”的,還是隱藏在某種行業背后的故事,以及故事里折射出的人文關懷。如何在既保持電視劇的大眾娛樂商品的屬性上,又挖掘出不同的職業精神,體現出對行業的敬意?這恐怕值得電視劇創作者們深思。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