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電影 >> 資訊 >> 正文
中國影協打造“中國電影項目投資評估服務平臺”——
讓好劇本找投資不再那么難
在中國的影視市場上,長久以來都存在著一個悖論:制片方總是在說,我們不缺錢,就缺好劇本;編劇卻總是在說,我們有好本子,就是找不到投資。在這種悖論的影響下,影視投資的盲目性被無限放大,投資風險也呈現幾何級增長。
新影聯院線總經理周鐵東經常會作為影院代表參與臨近上映影片的測評工作,他發現,很多投資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的電影,最薄弱的環節恰恰在劇作層面。“這類電影質量上存在硬傷,即便花再多的資金做宣發,也很難在市場上有所作為,進院線就是擴大損失;但幾千萬資金投進去了,不上映的話又沒法跟投資者交代。 ”周鐵東說,“最后的結果是,電影硬著頭皮上映,過不了幾天就因為票房不佳、口碑太差而草草下線” 。
在劇本這個電影制作的源頭上就出現問題,卻要等到電影拍完之后才去找院線經理看片找問題、提建議,這無異于亡羊補牢。“在好萊塢,編劇在拉投資時,往往會找來自己熟識的導演或演員,以團隊的形式向投資人闡述自己的項目,這樣成功的幾率無疑會遠遠高過單打獨斗。然而在中國目前的產業環境下,編劇暫時還無法像好萊塢同行那樣組團拉投資。 ”周鐵東表示。
因此,眼下最為現實的,就是建立一個能夠將投資方、創作方、院線方和觀眾聯絡起來,有效實現資源整合和線上線下互動的渠道。“既然我們將電影作品定位為藝術產品,那么它的創作源頭——劇本自然也是產品。當下中國電影界最缺乏的,就是同時具備專業眼光和市場眼光的劇本經紀人,或者說一個具備電影操作能力的中間商階層。 ”周鐵東說,“總而言之,中國的電影行業迫切需要一個專業、負責的項目投資評估服務平臺” 。
中國影協、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和制片線網站就在為打造這樣的平臺而努力著。7月23日,由三家單位舉辦的“中國電影項目投資評估服務平臺成立暨首屆電影投融資對接會”在京舉行,高軍、周鐵東、汪海林、張民等來自中影集團、新影聯院線、星美院線、大地院線、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的相關專家作為評估嘉賓,對陳鋼、李黨國、尹承召等12位編劇的劇本進行了專業評估。去年憑借電影《致青春》獲得7 . 26億元票房的華視影視公司,以及香港霍氏集團旗下的六寶投資基金等多家投資機構,將會對本次對接會上勝出的電影劇本進行投資。
在中國影協分黨組副書記許柏林看來,高質量的電影作品和有效的商業化運作,是中國電影產業健康良性發展必不可少的兩只翅膀,而在作品和市場之間,還存在著種種信息不對稱、資源不對接、效率低下和投資盲目的問題。“中國影協不僅要通過評論、評獎等手段推出優秀作品,更要通過評估、推介等方式,孵化優秀作品。我們打造這個電影項目投資評估服務平臺,就是力圖為優秀的影視項目和投資機構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和合作機制。 ”許柏林表示。
據許柏林介紹,與其他影視創投平臺有所不同的是,中國電影項目投資評估服務平臺的特點是倡導產、創、研三結合。“ ‘研’是指以市場調研、數據調研為基礎;‘創’是指以開發孵化優秀的電影作品為目標;‘產’是指以電影市場和商業化運作為導向,最終實現優秀項目與市場和資源的有效對接。 ”許柏林介紹道。
本次電影投融資對接會產生的12部電影劇本,都是通過制片線網絡平臺征集產生的。據制片線總經理劉郡介紹,評估和對接服務共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項目征集階段,制片線網站的專業性能夠確保線上報名的公開和暢通;然后是項目評估階段,定期召開線下項目評估會,邀請劇作專家及市場專家共同評選優秀電影項目,并推薦給投資方;最后是項目融資階段,對甄選出來的優秀電影項目,服務平臺將提供包括劇本策劃咨詢、大數據調研服務、市場運營規劃在內的一系列專業服務,一對一地幫助項目找到投資運作方,實現項目的孵化。“我們的服務平臺以規避投資風險,提高制片效率,減少資源浪費,全面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生產高質量、高收益的影視作品為宗旨。 ”許柏林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