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 >> 正文

    曹啟文:網絡文學:請你慢些走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7月12日18:21 來源:中國作家網
    曹啟文在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上發言

      文學與網絡親密接觸之后,16年來呈現迅猛發展的景觀。人們從驚嘆、贊美,到質疑、非議,褒貶不一的強烈爭議,讓網絡文學處在風口浪尖。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問題,已經超出了網絡文學的單純文學理論范疇,似乎也應該關注這一產業行進過程中的制度安排,目的是讓它走的更好更穩更遠。

      數字化的時代,數據很說明問題:

      ——據統計,目前網絡文學付費閱讀讀者達2.74億人。手機閱讀活躍用戶4.9億人,其中網絡小說占了全部閱讀門類的60%,手機網絡文學使用率為44.4%。2013年中國手機閱讀市場規模達到62.5億元,比2012年的34.7億,增長了80.1%。

      ——目前全球中文文學網站數量已接近5000家,中國內地以“文學”命名的綜合性文學網站約300家。其中,“一起創”成三足鼎立態勢。“一起創”是指以17K小說網為代表的的中文在線,以起點中文網為代表的盛大文學,以創世中文網為代表的騰訊文學。人民網也在2013年10月斥資近2.5億元收購看書網69.25%的股權。

      ——網絡注冊寫手500多萬人,年收入46.3多億元。從2012年11月20日至2013年11月期間,網絡作家唐家三少版稅收入高達2650萬元,天蠶土豆、血紅和我吃西紅柿分別收獲了2000萬元、1450萬元和1300萬元。

      ——僅盛大旗下文學網站就有160萬名寫手,日更新文字量達6000萬。網絡小說越寫越長,一部作品起步60、70萬字, 100萬字屬于常態,許多作品字數在500多萬字,一些作品字數達到了1000多萬字,而且仍在連載之中。10余年來的網絡原創作品無論按字數還是按篇數計已經遠遠超過60年來紙質媒體發表的文學作品的總和。

      以上數據來源于網站與報刊,具體數據可能會有些出入,但總體上是可靠的。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短短的十來年間,網絡文學突飛猛進,勢頭猛,數量多,受眾廣,形態新,影響大。網絡文學應運而生,自然有其誕生、存在、發展的內在驅動和規律。正面的成效十分顯著,存在的問題也顯而易見,“作品海量,魚龍混雜;寫手眾多,高手寥寥;商業模式,名利是圖”。

      在商業模式下,寫作的速度和數量就直接關系到作者和網站的收入,求快求多就成了大多數網絡寫手的首選。其中,文學網站既是催生網絡文學繁榮的頭號功臣,又是網絡文學一些負面影響的始作俑者。

      以盈利為目標的文學網站把網絡文學創作納入資本運作的鏈條機制中,通過打造網絡文學網站盈利模式,挖掘利用網絡寫手的潛能,根據社會網民的閱讀偏好和市場需求,實現文學與市場與經濟的最佳結合。文學網站為網絡寫手提供極大的創作自由度和原創作品空間,為網絡寫手創造無門檻的便捷的職業寫作平臺,為網絡寫手打造獲得經濟利益的激勵機制,為網絡寫手與網民搭建互動交流的園地,為網絡文學作品建構快速傳播的渠道。

      與此同時,文學網站、手機閱讀以“人氣”、“流量”和“點擊率”為追求,以產生商業利益為終極目標,以網民的閱讀偏好為指引,左右網絡寫手,選擇網絡作品,迎合網民趣味,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此外,網絡寫手上升途徑、收入模式備受非議,一些文學網站忽視、侵犯作者合法權益現象也十分嚴重。今年5月初,浙江省網絡作協專門召開了網絡作家和寫手座談會,無論是已經成名的網絡作家還是來自金字塔底座的網絡寫手,都談到這些問題。浙江網絡作協副主席、《甄嬛傳》作者流瀲紫說,“網絡寫手的上升通道狹窄且兩極分化嚴重,按收入衡量分為9個級別,大神級的全國只有50多人,絕大多數寫手被壓在網絡寫作的金字塔底苦苦掙扎”,“網絡作家按字數的訂閱量結算模式的影響下,求量優先于求質的創作動因非常明顯;作品往往速成,甚至還出現網絡小說生成軟件來進行創作。”寧波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雁無痕說,“手機收費模式的出現,使大量工作室如雨后春筍般的冒出來。有些為了爭取流量的工作室,甚至主動要求寫手寫低俗的作品。只要在一些寫手群里呆過的人都知道,隔三差五就有人上來做廣告:收都市曖昧文,千字五十!甚至還給寫手提供低俗文學的樣本”。

      雁無痕還專門做了個調查。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83名網絡寫手中,有67名認為“網站編輯看訂閱量給推薦”是他們最大的困擾之一。訂閱量越多得到的推薦越多,得到的推薦越多訂閱量再度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作者的收益很容易出現兩極分化。在一些小網站,低俗文學作品能得到更多的訂閱量,為了得到更多的推薦,有些即便不知道該如何創作低俗作品的作者,也會嘗試著去寫。于是,作品注水,越寫越長;YY文、小白文、小黃文屢見不鮮。

      我們注意到,一些名氣較大的文學網站已經建立了作品把關監控體系。原盛大文學CEO侯小強介紹,“一是建立了涉嫌色情、淫穢、低俗內容的敏感詞庫,系統會對涉嫌違規的作品自動屏蔽,過濾有害內容;二是設立兩級審讀制,旗下各網站以人工審查方式進行一級審讀,集團審讀室進行二級審讀;三是設立有獎舉報,發動網友參與內容監督;四是盛大牽頭成立學生評審團和專家評審團。”但是,這只是盛大而已,全國有幾百家的網絡文學網站,大多數網站基本上屬于“自我管理,松緊自知”的狀況,情況并不樂觀。

      網絡文學發軔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文學與當代網絡技術、文化消費的結合體。它的驅動和牽引來自市場。市場的缺陷或者說是市場規則的不健全,具體而言,網絡文學網站的作品生成、編輯、發布和作者簽約、推薦、上升、盈利等機制的缺陷,是導致網絡文學一些亂象產生的真正原因。這就與教育體制的弊端一樣,只要高考指揮棒在揮舞,追求升學率、以分數排名的現象肯定存在,學生、家長和老師只能服從、跟從、屈從。

      我們一直強調,精神產品具有雙重屬性,不能完全交付市場打理。也許在網絡文學初始階段,政府沒有預料或估計到它會走得如此迅猛。自由放任的市場競爭在文化領域的體現,一是消費文化盛行,文化產品的精神屬性和美學價值逐漸式微;二是形成壟斷,處于壟斷地位的大企業利用自己的市場影響力,或以強凌弱,打壓同行,或哄抬價格,店大欺客,使其他競爭者和消費者處于不利地位,造成市場競爭機制的扭曲,使其不能有效發揮調控功能。三是讀者市場形成“民粹傾向”,完全以讀者的偏好所左右,一味迎合受眾口味。網絡文學存在的問題及根源就在于此。

      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出現毛病,不外乎存在“市場失靈”、“政府失靈”和“志愿失靈”的三種可能。構建有序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社會三大部門之間的平衡與協調。在有缺陷的市場經濟運行中,就需要政府充當公益人,進行有效的宏觀管理、市場規則的制定、市場秩序的規范、社會誠信的建立,對市場主體的競爭予以適當的引導、限制,彌補市場失靈,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同時,要大力培育公益性的社團組織,充分發揮行業規范、行業自律、行業管理的作用。

      政府對網絡文學產業的管理,要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從直接管理到間接管理、從經驗管理到依法管理方向轉變。政府要制訂和實施網絡文學產業發展規劃,要統籌網絡文學產業鏈,制訂和完善網絡文學企業市場準入和退出政策,要制訂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網絡文學企業的法律法規,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比如,要明確規定PC端、手機端的網絡文學創作閱讀網站的資質要求,建立科學的符合網絡文學創作規律的內容審查制度,制訂網絡文學作品最低稿酬保障標準,建立網絡文學網站編輯培訓上崗制度,建立網絡作者實名注冊制,還可以考慮出臺網絡文學網站頻道的分級制,分未成年人頻道和成年人頻道,等等。

      在政府強力監管的同時,要積極培育網絡文學類的公益性社會組織,鼓勵其積極介入,發揮其公益性、專業性、行業性、協調性作用,彌補社團組織管理軟弱、無執行力、專業不充分的“志愿失靈”。網絡文學類的社團組織,要分兩類。一類是網絡文學經營性盈利性的企業組織,如文學網站聯盟、協會等,主要職能是規范行業自律,出臺行業標準,履行對網絡作者的信用承諾,履行對網絡文學作品內容合法性的承諾。另一類就是以網絡作家、寫手、評論家、編輯為主的公益性的網絡作家協會。主要職能是團結網絡文學創作隊伍,引導網絡文學健康創作,提供網絡作家相應服務,維護網絡作家合法權益。這兩類社團組織不能混合,因為各自的組成結構和利益訴求不盡相同。

      在當前的形勢下,著重要培育建立網絡作家協會組織。原因有四:第一,網絡作家和寫手是網絡文學的主體,而且數量多,分布廣,創作活躍;第二,網絡作家和寫手大部分年齡在18至35歲之間,基本都屬于體制外的自由職業者,缺少歸宿感和職業認同感;第三,相對強勢的網絡文學企業和市場組織,大部分網絡作家和寫手處于弱勢地位,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第四,在政府與企業之間,需要第三方組織參與上下溝通、協調、引導、聯絡、服務,而且可以參與管理。

      目前,中國作協有網絡文學聯系工作會議制度,浙江、上海建立了網絡文學作家協會,江蘇、四川也即將成立網絡作協,許多省市作協也設有網絡文學專門委員會等組織。在當前的態勢下,爭取地方黨委政府支持,依靠作協的資源和力量,成立網絡作家協會這樣一個組織,也許并不太難。重要的是,成立后的網絡作家協會如何發揮真正有效作用。

      與傳統的作家協會相似,網絡作協履行聯絡、協調、服務職能,發揮組織、引導、服務、維權作用。在扶持網絡創作人才、提升網絡作家素質、開展作品研討評獎、組織深入生活活動、強化行業自律意識、維護網絡作家權益等方面,通過相關途徑,開展相應服務。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網絡作家協會,要有參與管理的職能。

      傳統的作家協會沒有這一項職能。因為傳統文學創作、作品發表、作品傳播、作品評價的途徑、方式、載體、陣地,一開始就納入主流管理范疇,建立了一套規范有序的管理體制,在長期的主流意識的引導下,還具有自我調節、自我修正功能。而網絡文學不同,前面已經作了分析,它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它的驅動和牽引來自市場。目前,對其監管,主要是企業自我監管和政府監管。去年8月文化部出臺《網絡文化經營單位內容自審管理辦法》規定,網絡文化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內容審核制度,對擬上網運營的文化產品及服務內容進行事前審核,保證文化產品及服務內容的合法性。根據這一辦法,原來主要由政府部門承擔的網絡文化產品內容審核和管理責任將更多地“放權”交由企業承擔。這是必要的,但網絡文學企業及網站作為市場主體,是以追求經濟效益為首要目標,總是有意無意規避社會監管。

      而政府的監管,采取的是行政手段,有些地方會有空白,有些地方會有欠缺,有些地方會簡單化,有些地方會執行不到位。政府有關管理部門不可能、也沒有專業力量專門針對網絡文學的規律,制訂出專業性很強的監管細則。比如,網絡文學的評價體系,政府不會去涉及;網絡作品權威評獎和排行榜,政府不會去做;對文學網站的資質認定和對網絡編輯的業務素質要求,政府也不可能管的很細很具體。

      文藝作品的發表傳播終端,如廣播、雜志、圖書、電視、電影、戲劇等,都由國家把控進行審核,電影和電視劇通過審查才可以上映。對于互聯網時代的海量的網絡文學生產與傳播,內容的把控和審查方式遇到前所未有的難題。目前涉黃網絡作品中,除純粹的色情文學,85%以上都是利用法律法規的空白,打“涉黃擦邊球”。一些文學網站正常小說和色情小說參雜;幾百萬字作品中夾雜的黃色描寫段落;內容正常卻在標題涉黃。此外,還有部分作品中的有節制的性描寫是屬于作品情節發展和人物塑造所需要的,是作品組成部分。對這些情況的鑒定和處理需要有所區別。對作品的“黃色”內容屏蔽過濾,通過網絡敏感詞來進行限制,是比較省力的辦法,但確實存在不科學、粗放性和簡單化的問題。

      因此,在加強政府監管和企業自管的同時,網絡文學協會也應該參與管理。可以彌補政府管理的“專業不足”和企業自管的“公正不足”,充分利用網絡作家協會人才、組織資源,發揮專業性、權威性和公益性的作用。前提是政府要轉移部分職能給協會,或者與協會合作,授權并委托協會參與管理,或者向協會購買服務。比如,政府可以將網絡文學網站評級、網絡文學網站編輯資質評定、網絡文學作品鑒定等職能,委托給網絡作家協會。協會在政府的授權下,可以建立三個體系。一是建立“網絡文學作家信用評估體系”,二是建立“網絡文學作品內容評價體系”,三是建立“網絡文學網站的評估監測體系”。每個體系設定具體的指標和項目,發動網絡作家、寫手和網民參與,組織文學界和網絡文學界的專家、評論家開展評估評定。分區域運作,動態監管,定期匯總。協會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供分析報告,為政府監管、獎懲、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或者經政府審核后,定期向社會公開發布。

      網絡作家協會參與社會管理,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網絡作家協會的性質要列入事業單位序列和編制,要有專職人員和固定經費。浙江網絡作協是掛靠在省作協的,沒有專職人員,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全是兼職,利用作協和社會資源開展工作。階段性運作是可以的,長期推進就會出現問題。文聯系統所屬的各文藝家協會都是納入參公的事業編制序列,2012年浙江成立的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也是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網絡作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亞于文藝評論家協會,如果政府愿意賦予它部分管理職能的話,作為政府管理的延伸和補充,更應該讓它由虛變實、由軟變強。第二,全國和各省市最好都建立網絡作家協會,在協會的體制機制上進行整體的頂層設計,形成相對統一的協調體系,參照傳統文藝家協會的布局和工作機制,加強上下溝通、橫向合作,數據互通,資源共享。這樣,構建一個政府、專業協會、網絡文學企業各司其責、分工明確、監管到位、遵循規律、健康發展、科學有序的網絡文學長效管理體系。

      在文學的歷史長河里,對年齡才十五六歲的網絡文學來說是短短的一瞬間;而在十五六年的時間里,網絡文學發展的速度又是如此的驚人。求快求新求效率是當代社會的發展特征,然而對于文化建設來說,盲目追求速度和外在的規模效益,有可能會偏離文化發展內在規律,助長浮躁和喧囂,欲速不達。現在,該到了讓網絡文學慢些走的時候了,我們要描好“斑馬線”,設置“紅綠燈”,完善“交通規則”。調適、完善的過程可能會影響一時的發展進度,但這是必要的,慢下來是為了更好更快地往前。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