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 >> 正文
盡管網絡文學目前已成為一個使用相當廣泛的概念,但對其內涵和外延卻缺乏一個公認的明確定義。我把網絡文學理解為依托網絡完成從創作、發布到閱讀全過程的文學作品。從這樣的界定來理解,狹義的網絡文學主要指在一定商業模式影響下依托網絡產生的文學作品,其中絕大多數是類型小說,目前所謂的網絡寫手、網絡作家基本指的就是這一類作品的創作者;從廣義上講,還應把諸如在博客、微博、微信以及眾多在同仁文學網站上寫作發表的隨筆、散文、詩歌、小說等各種文體包括在內,這樣的作品大多是在某一特定圈子內傳播,其中一部分會向外流傳并進入大眾的視野。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華文網絡文學呈現出一枝獨秀的局面,這主要與我們發展出了一套可行的商業模式有關。目前的商業模式造成的一個后果就是網絡文學作品的篇幅越來越長,500萬以至上千萬字的作品俯拾即是。這種商業模式導致網絡文學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它不像傳統文學作品那樣,是作者創作完成經反復修改并編輯出版后才由讀者閱讀的,它基本上是即時寫作、即時發表、即時閱讀的。這使讀者對網絡文學作品的閱讀與傳統文學的閱讀有著明顯不同的心態和閱讀期待。網絡文學的另一個特點是由于基本沒有進入門檻,導致作品數量極為龐大。于是,在眾聲喧嘩中,如何吸引眼球成為網絡寫手最主要的考慮事項。
從文學史的角度看,詞、曲、小說等都經歷了從通俗文學、流行文學向主流文學、精神文學轉化的過程。而流行文學基本都是類型化的。特別是當它與商業結合的時候,走類型化的道路幾乎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比如報紙剛剛興起時張恨水等人的“鴛鴦蝴蝶派”言情小說,再比如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武俠小說等。網絡文學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顯示出商業價值,并尋找到了一定的商業模式。于是資本開始介入,特別是盛大中文網對一系列網站的收購,使網絡文學真正邁向商業化的道路,并確立起商業模式,促使了網絡類型小說的空前繁榮。
通常,我們把在題材選擇、結構方式、人物造型、審美風格等方面具有相對固定模式、讀者對其有固定閱讀期待的小說樣式稱為類型小說。類型小說的充分發育,培育了相對穩定的讀者群,并反過來影響了網絡文學的發展形態。同時,信息即時獲得的特性,使很多人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已不再像前人一樣,是一種刻意為之的行為,而是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如果說對傳統文學作品的閱讀更多基于審美需求的話,對網絡文學的閱讀則更接近消費和消遣,甚至成為一種持續不斷的生活方式,對文字的閱讀成為一種消費,這種一過性的、隨意的閱讀,基本是一種輕閱讀、淺閱讀,不會再像以前欣賞傳統文學作品一樣以把玩的心態去體會文章的微言大義。這樣的閱讀與傳統把玩式的欣賞是截然不同的,這時,語言本身帶來的即時快感,情節的生動抓人,描寫內容的奇異詭絕,通常會成會讀者關注的重點。因此,在類型化寫作中,作者更多在意的是語言的機辨鋒利、情節的生動曲折、細節的夸張離奇、想象的奇妙詭異,相對而言,作者對作品的價值和意義缺乏明確的追求,除部分類型外作品內容也大多與個人的生存經驗無關。
網絡文學的過分商業化,帶來的是畸形繁榮的局面,同質化、低俗化的傾向愈發明顯,對娛樂化的片面追求嚴重制了它的健康發展,題材更新乏力、內容因循套路,已成為網絡文學發展中存在的重要問題。美國埃默里大學的教授馬克·鮑爾萊在《最愚蠢的一代》中說:“人類延續了數千年的知識、理性的傳統,也許就這樣結束了,剩下的只有娛樂和成功……他們需要老人們的聲音,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還有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否則,他們永遠是孩子,永遠長不大。”網絡文學應該長大,網絡文學的讀者也不應該永遠是孩子。
網絡文學商業化、世俗化的現狀,是娛樂化、低俗化的現實土壤,也與當前總體的社會精神現實和趣味密切相關。應該說,如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只是網絡文學需要面對的問題,傳統文學同樣需要面對,甚至它不只是一個文學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從根本上說,具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全社會的意識,是作家通過文學作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對網絡文學來說,能否成為主流的文藝形式,主要取決于它是否能夠從純粹商業、世俗的層面走出來,能夠反映社會的精神現實,并對全社會產生精神引領作用。
文學反映社會的精神現實并引領時代,就是要對人類的生存提供精神支撐,就是要幫助人們建立一種精神信仰和價值體系,這對個人生命的安立,對社會的和諧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使全社會確立共同的信仰,建立共同的價值觀念。
網絡文學作為文學發展的新階段、新形式,理應接續起文學的精神傳統,去體現個人價值、社會價值、核心價值。網絡文學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的不是理論闡述而是具體實踐。
很多人覺得目前以類型小說為主要形式的網絡文學注定是通俗甚至低俗的,是供娛樂和消遣的,因而和精神價值與社會擔當無關,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關。事實上,盡管目前的網絡文學存在著遠離社會現實的問題,需要加以正確引導,但無可否認的是,類型文學同樣可以擔負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而且同樣可以做得很好。此一方面,美國好萊塢的眾多類型影片就是很好的例證。好萊塢的這些類型影片在宣揚美國精神、美國價值觀方面所發揮的作用甚至比大量純文學作品和藝術影片要大得多、好得多。
網絡文學能否很好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問題在于能否引導網絡作家確立責任感和使命感,改變單純以商業、娛樂的心態從事文學創作的狀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注重對作品價值和意義的追求,自覺在文學創作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想使網絡作家自覺在創作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對網絡作家進行正確的引導。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應該人為制造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的對立,人為把傳統文學看作高雅文學而視網絡文學為低俗,人為使大家認為傳統文學賦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使命,而網絡文學就是用來娛樂大眾的。文學就是文學,網絡文學是新興的文學樣式,而且必將是主流的文學樣式,它理應擔當起文學的各種使命。為此,要引導網絡作家樹立積極的價值取向,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具有自覺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文學創作是一種個體的、精神的、創造性的勞動,弘揚核心價值觀,不是要圖解概念,而是要在創作中自然而然地體現出來,通過良好的藝術手段表現出來。對網絡文學來說,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良好的表現并對讀者產生積極的影響,需要適應并發揚網絡文學的特點,造就網絡文學的新經典。
考察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在自由發展的初期,網絡文學是承繼傳統、關注現實的。此后,網絡文學高舉幻想的大旗獲得了自己的身份認同。但對幻想的過分強調,使之走上了玄魔化的道路,越來越與現實無關,與人的生存經驗無關,越來越追求娛樂性而忽視對價值和意義的追求。而且,網絡文學在自由發展的初期,作品大多都是中短篇。隨著資本的介入,網絡文學走上了商業化發展的道路,而且商業模式相對單一,中短篇小說難以在這樣的商業模式下獲得收益,因而被邊緣化,而卷帙浩繁的長篇大作盛極一時。隨著商業模式的改變,以及有關方面的大力引導,網絡中短篇小說重新顯示出活力。現在,豆瓣開始發力“中短篇小說”,塔讀、起點也以“單行本”的名義推出中短篇小說,并進行了網絡文學中短篇年度作品的評選與評獎。張佳嘉《從你的全世界走過》的暢銷,以及四篇小故事被賣出影視版權,對那些單純拼體力拼更新的寫手如醍醐灌頂,發現掙錢的手段不只是靠文字量,優質的精短文字依靠巨大的發行量和衍生產品一樣可以獲得巨大收益。網絡文學中短篇的復興,表明網絡文學將繼承并接續起文學傳統。隨著網絡文學贏利模式的改變,網絡文學也進一步向傳統文學回歸,出現了不少關注現實的優秀作品。如《宦海沉浮》雖是一部官場小說,但它在具有網絡文學特點的同時,在表達上同樣具備傳統文學的特點,因而顯得更加厚重耐看。而《大江東去》則以個人視角對回顧1978年后的歷史,同樣具有傳統文學的品格,因而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應該說,對現實的關注,是網絡文學向主流化、經典化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移動互聯的普及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閱讀呈現出隨意的碎片化的特點。所以當我們在談論網絡類型小說的驚人篇幅時,還應看到微博、微信上大量精短文字同樣吸引了更多人的閱讀。其實在短信流行時,“段子”已經成為一個幾乎全民參與創作和閱讀和獨特文體。這種情形在微博中、微信中又得到進一步加強。微博、微信、短信中的段子涉及到各種各樣的內容,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有純情的也有淫侮的,有政治化的也有娛樂化的,有勵志的也有灰色的,總之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包。這種“段子”或“類段子”的文字,有很大一部分純粹是文字游戲,使語言本身展現出無窮的魅力。“段子”這樣文字的流行,可以說是一場語言的狂歡,是對語言自身的消費。但同時也應該看到,這些“段子”確實有相當大的部分是在講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故事,盡管其中大多數是以調侃、惡搞的方式在講故事,甚至很多帶有負面情緒,但不可否認的是,它講述的是實實在在的中國故事,而且其中也不乏傳遞正能量的優秀之作。
要使網絡文學更好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述中國故事,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網絡文學的評論和推廣,把那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作品推介給讀者。傳統文學因為有期刊、出版社編輯的篩選把關,保證了面世的作品總體上具有健康的思想傾向。網絡文學由于缺乏相應的過濾機制,使作品難免良莠不齊。而且,傳統文學的大量作品,經過不斷的闡釋、沉淀,基本完成了經典化的過程。當我們拿傳統文學作品與網絡文學作品進行比較時,實際上不自覺是在以傳統文學的經典作品和網絡文學的普通作品進行比較,由此進一步強化了網絡文學作品水平普遍不高的認識。因此,對網絡文學,要進一步加強評論和優秀作品的推介,使廣大讀者不必在浩如煙海的作品中無頭蒼蠅般亂撞,即能很容易地找到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在此過程中,那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作品會得到更好的宣傳、推廣,從而發揮積極的導向和示范作用。
同時,有必要設立網絡文學獎,進一步加強對網絡文學的引導。評獎的過程是篩選推介優秀作品的過程,也是一個加快經典化的過程。通過評獎,可以倡導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學創作觀念,并在網絡文學作品經典化的過程中,提升從創作者到讀者對網絡文學的認同感,進一步使作家堅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網絡文學單純依靠網絡點擊付費的VIP模式,使網絡文學進一步在接續傳統的基礎上多元化發展有了可能。同時,網絡文學相關衍生產品的開發使其獲得了更多的記得途徑,比如作為上游產品,為下游的影視、出版和游戲提供文本等。隨著無線渠道分銷、授權紙質出版、影視改編以及網游研發等渠道的開發,網絡文學必將適應新的需要而出現多元發展的局面。就目前情況看,市場格局的變動、讀者的分眾化趨勢,再加上有關方面的扶植引導,網絡文學創作已逐步開始向傳統文學對意義和價值追求的方向回歸,同時又適應傳播方式的新特點,走上多元化發展的正確道路。
網絡文學多元化的發展,將改變目前類型小說畸形繁榮的狀況,實際上網絡文學日益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網絡文學的進一步發展,一定會使其接續起古老的文學傳統,維護人類不變的精神內核。那時,網絡文學將是社會主流的文學樣式,而網絡文學的名稱或許將成為一個歷史的概念,因為那時的一切都是網絡化的,而文學的本質并未改變。因此,網絡文學的發展從根本上說,一定會繼承綿延千百年的文學傳統,在保持其原有精髓的同時,利用新媒體的特點,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述中國故事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