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純真乃年代劇之金——評電視劇《油菜花香》(范詠戈)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7月11日09:48 來源:人民日報 范詠戈
      電視劇《油菜花香》劇照  電視劇《油菜花香》劇照

      年代劇要拍出價值,就不應僅僅去展示一段輝煌或坎坷,應以文化自覺挖掘時代年輪中仍彌足珍貴的東西,向當代觀眾提供精神反哺。電視劇《油菜花香》就通過“純真訴求”掘到了年代劇之金。

      《油菜花香》的故事發生在江南一個叫樂坑的小山村。上世紀70年代樂坑貧窮落后,“以階級斗爭為綱”造成善良、勤勞、質樸的主人公們命運的坎坷;改革開放給了樂坑人發家致富的機會,但商戰中的無序競爭,又給主人公英子一次次致命打擊。《油菜花香》以對歷史的尊重,準確真實地把握住了時代脈象,真實地還原了作品所反映的年代。但《油菜花香》最終著力講述的,還是農家女性英子在幾十年時代變遷中的個人命運以及她不向厄運低頭的故事。

      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代,家貧的農家少女英子喜歡讀書,愛上了來他們村里插隊的北京知青鄧京生,因為誤聽鄧京生在采石場勞動時意外被砸身亡,英子無奈中嫁給了同村農民福祿。由于她堅持要讓福祿做上門女婿,從此和婆婆詹母結下了一輩子的怨。《油菜花香》讓主人公英子幾十年中始終和兩個人糾結,除了婆婆詹母,還有初戀男友鄧京生,一個恨她一生,一個想愛不成。英子的純真在于,她既然嫁給了福祿就一心一意和他過日子,不僅把對“死而復生”的鄧京生的那份感情深埋心底,而且嫁給福祿認命不認窮,她撕掉入學通知書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發誓要憑自己的雙手讓全家過上好日子。憑她的勤勞、吃苦、天賦和商業頭腦,認識繡娘宋姨后向宋姨學習做繡品,全家終于吃上了飽飯。福祿因一次事故被判了三年徒刑,英子不棄不離,懷孕之中去探監。當因家庭變故英子一家生活再次陷入困境時,她以誠懇和手藝攬下了縣招待所床上用品的訂單,掙到了第一桶金。隨著“英子繡品”的名氣越來越大,活計越來越多,她又帶領樂坑一幫姐妹成立了“樂坑縫紉組”,走集體致富之路。此時,從部隊復員的鄧京生再次來到樂坑見到英子并暗地里幫助她,英子幫剛出獄的丈夫福祿借錢買卡車跑生意。英子從一個不諳世事的農村少女逐漸成為一個“女漢子”。當樂坑限制了英子的發展時,她果斷帶領全家離開樂坑,進城打拼。她和福祿在縣城租了鋪面,開始在跑車繡花之余兼賣小商品。當小商品市場被整頓掉后,又到省城開了繡業公司,憑她的努力把繡品出口到國外。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和她作對,正當繡品公司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毀了倉庫,英子的公司陷入破產危機。在鄧京生的幫助下公司危機化險為夷后,她又經歷了丈夫出軌并向她提出離婚的痛心遭遇。

      《油菜花香》中的英子仿佛是一只浴火的鳳凰,在應對事變中依然保持著那份從容和純真。一次次的挫折、誤會造成的心靈傷害都沒有擊垮她。所以當別人問起鄧京生為什么會愛上一個農村婦女時,鄧京生回答說:“不是因為她是誰,而是因為他在她面前他可以是誰。”劇作還表現了鄧京生的寬容——出于對英子的愛暗地幫助她貸款,甚至一次次忍受福祿對他的誤解并感動了福祿。一對“情敵”最后成了“鐵哥們兒”。在福祿去世后,鄧京生到福祿的墳前告訴他:“我這次要向英子求婚了。”一直不認英子做媳婦的詹母,看到英子出資修祠堂,并把她的名字也刻在祠堂上,臨終時說:“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媳婦,如果有下一輩子,我們還要做婆媳。”英子身上既有中國傳統女性的忠孝美德,也有現代女性的人格追求,這正是這部劇作的正面力量。

      年代劇和其他類型的電視劇一樣,都是通過影像來表達主題訴求。只不過它可以為主人公提供更多的帶有時代滄桑感的經歷,也正因此,它的人物可能會更有故事、更具傳奇力量。《油菜花香》之所以好看,就在于它遵循了年代劇的創作規律,給人物以盡可能多的坎坷、災難,讓人物的精神生成自然和感人。也許,在這個人們普遍感到走得太快、來不及回望過去和品味生活的純真美好的時代,《油菜花香》這種對觀眾期待的積極回應更為可貴,說它是當下一部可圈可點的年代劇不是過分的評價。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