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文學機構(gòu)訪談 >> 正文

    當韓流遇到漢風:文化相融 心靈相通——新華網(wǎng)專訪韓國文化院院長金辰坤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7月08日11:30 來源:新華網(wǎng)
    韓國文化院院長金辰坤韓國文化院院長金辰坤

      新華網(wǎng)北京7月8日電(記者 董小嬌)習近平主席上周結(jié)束了訪韓之旅,“漢風”勁吹漢江兩岸,中韓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韓國駐華文化院院長金辰坤7日接受新華網(wǎng)專訪時表示,中韓文化同根同源,兩國人民心靈相通,希望中國夢不僅屬于中國,也將屬于世界。以下為專訪主要內(nèi)容:

      希望中國可以成為世界實現(xiàn)夢想的地方

      記者: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說,習近平主席此次訪韓是一次走親戚、串門式的訪問,您對此怎么看?

      金辰坤:所謂親戚即不是外人,中韓兩國文化相融、心靈相通。中國創(chuàng)造了優(yōu)秀的文化,比方說,漢字、陶藝、茶藝、書法、儒教、佛教,佛教雖不是源自中國,但在中國開花結(jié)果。我認為全世界能夠深刻領會中國文化的國家有兩個:韓國和日本。以中國書法為例,中國書法可以在全世界展覽,但是可以和中國人并肩書寫漢字的國家僅有日本和韓國。陶藝也是如此,高麗時期中國青瓷引入韓國深受喜愛,這即是文化相融。中韓友誼源遠流長,心靈相通。所以,王毅部長將習近平主席此次韓國之行比喻成走親戚也是理所當然的。

      記者:習近平主席在首爾大學發(fā)表演講時說,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韓國人民也在致力于開創(chuàng)“國民幸福時代”、創(chuàng)造“第二漢江奇跡”的韓國夢。您認為中國夢和韓國夢有什么相似之處?

      金辰坤:在本質(zhì)上中國夢和韓國夢沒有太大差別。作為一個“老外”來看中國夢,我認為那不僅是中國人民渴望幸福生活的夢,還可以把它定義為外國人來到中國之后能夠?qū)崿F(xiàn)理想的夢。我希望中國夢不僅屬于中國,還將屬于世界,也希望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實現(xiàn)夢想的地方。

      中韓文化同根同源

      記者:近年來,韓流在中國盛行,習習“漢風”也在韓國吹起,韓國民眾如何看待中國文化?

      金辰坤:韓國民眾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度比較高,像漢字、儒教等。韓國人可以說深諳中國文化,《三國志》、《西游記》、《水滸傳》,這些名著韓國人耳熟能詳,還有杜甫的詩我們同樣能夠朗朗上口,對中國歷朝歷代從先秦到三國等等,這些我們都有所了解。韓國人對中國的詩歌、小說也非常熟悉。

      記者:您認為習近平主席訪韓將對兩國文化交流產(chǎn)生哪些影響?

      金辰坤:兩國文化交流,既有政府層面,也有民間層面。有些文化,例如電視劇,是否受歡迎由市場決定,并不需要政府引導,民間會自然而然的接受。但是在傳統(tǒng)文化方面,政府不可或缺。比方說,韓國傳統(tǒng)音樂《盤索里》在中國上演,中國會有人買票去看么?反之亦然,如果中國昆劇在韓國演出,一般民眾對昆劇一無所知,也是無人問津。這就需要政府的宣傳與引導。

      通過傳統(tǒng)文化,兩國民眾會深有感觸:中韓傳統(tǒng)文化如此相像,看來我們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另外,兩國民眾也會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兩國文化的差異性,從而相互認可、相互尊重。

      韓國中文學院比比皆是

      記者:中國文化漸漸在韓國走俏,那么大概有多少韓國人學習漢語?

      金辰坤:我不知道具體的數(shù)字,但是韓國大街上中文學院比比皆是。在韓國外語專業(yè)中,以前是英語專業(yè)要求最高,而現(xiàn)在是中文。我認為,對一個國家語言熱衷的程度恰恰反映了對這個國家的關注程度。

      記者:韓國電視劇中出現(xiàn)的手機、汽車幾乎全是韓國制造,在現(xiàn)實中,韓國人只用國產(chǎn)品牌嗎?這樣做是出于愛國情結(jié)嗎?  

      金辰坤:并非如此。現(xiàn)在是全球化時代,我們選擇的當然是物美價廉的商品,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在品質(zhì)和價格相同的情況下,有人可能出于愛國情結(jié)首選國產(chǎn),但是也有人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國外的品牌。

      記者:在中韓交流方面,兩國媒體發(fā)揮的作用不言而喻,在中韓關系更上一層樓的大背景下,您認為中韓媒體應該擔任怎樣的角色?

      金辰坤:我認為兩國媒體應該本著求實的報道態(tài)度,盡量減少兩國網(wǎng)民對彼此的誤會。

      另外,兩國民間偶有相互批判的聲音,但我不認為批判意味著憎惡,批判恰恰是一種關注的表現(xiàn)、一種熱愛的方式。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濠电偞鍨堕幖鈺呭储閻撳篃鐟拔旀担鐟邦€撳┑鐘诧工閸燁偆绮堥崒鐐粹拺闁圭粯甯炲暩闂佺偓鏌ㄩ澶婎潖瑜版帒鍨傛い鏂垮⒔閻浹囨煟閻樿精顒熼柛顭戝灣閳ь剟娼ч張顒勬晬閹邦剦娼ㄩ柍褜鍓熷畷鎶芥偋閸偅效闁瑰吋鐣崹娲Φ閻斿吋鐓曢柡鍐╂尰鐎氾拷

    網(wǎng)上期刊社

    • 濠电偛鐡ㄧ划搴ㄥ磿閵堝鍎嶆い鏍仜濡﹢鏌涢妷鎴濊嫰婵★拷
    • <闂佽崵濮村ú锕傘€冮崨鏉戝瀭闁跨噦鎷�
    • 婵犳鍠楄摫闁搞劏娉涜灋鐎光偓閸曨偅顥濋梺鎼炲劀鐏炶棄韦
    • 濠电偞鍨堕幖鈺呭储閻撳篃鐟拔旀担鐟邦€撳┑鐘诧工閸犳岸宕埀锟�
    • 闂佽绻愮换鎰崲濡ゅ拋鏁嬮柍鍝勬噺閻掕顭跨捄鐚村伐闁诲骏鎷�
    • 闂傚倸鍊甸崑鎾绘偣閹帒濡挎俊鍙夌墵閹ǹ绠涢幘鍓侇啈濡炪倖娲嶉弲鐘诲蓟閸涱喖绶炲┑鐘插€绘禍锟�
    • 濠电偠鎻徊鍓у垝瀹€鍕垫晩鐎广儱顦Λ姗€鏌涢妷锝呭闁哥姴鎳橀弻鐔烘媼鐟欏嫬顏�
    • 濠电偞鍨堕幖鈺呭储閻撳篃鐟拔旈崨顓炲敤闂佺偨鍎村▍鏇㈡偪椤曗偓閺岋繝宕掑顓熸倷濡炪倖甯幏锟�
    • 濠电偠鎻徊鍓у垝瀹€鍕垫晩鐎广儱顦粈鍕煣韫囨洘鍤€妞わ綀鍋愮槐鎺楀焵椤掑嫭鏅搁柨鐕傛嫹
    • 濠电偠鎻徊鍓у垝瀹€鍕垫晩鐎广儱顦伴悞缁樻叏濡澧柛鐑囨嫹

    博 客

    缂傚倷绶¢崰妤呭磿閹惰棄纾介柣銏⑶圭涵鈧┑顔斤供閸樹粙鎮楅敓锟�

    網(wǎng)絡工作室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