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寫作是法國作家的第二職業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7月01日16:16 來源:深圳商報記者 謝晨星/文 韓墨/圖

      海天出版社編譯《薛定諤之貓》,作者菲利普·福雷斯特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寫作是法國作家的第二職業

    法國最知名文學期刊《新法蘭西雜志》主編、《薛定諤之貓》作者菲利普·福雷斯特。法國最知名文學期刊《新法蘭西雜志》主編、《薛定諤之貓》作者菲利普·福雷斯特。
    《薛定諤之貓》【法】菲利普·福雷斯特/著黃葒/譯海天出版社出版《薛定諤之貓》【法】菲利普·福雷斯特/著黃葒/譯海天出版社出版
    《然而》【法】菲利普·福雷斯特/著黃葒/譯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然而》【法】菲利普·福雷斯特/著黃葒/譯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鵬城春薈法蘭西·中法文化之春”海天出版社編譯法國文獻研討會——從《薛定諤之貓》談中法文化交流,6月29日下午在深圳中心書城多功能報告廳舉行。法國作家、法國最知名文學期刊《新法蘭西雜志》主編、《薛定諤之貓》作者菲利普·福雷斯特在探討會后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回答了記者關于法國文學生態、中法文化交流、《新法蘭西雜志》的運作等問題。

      英美文學侵害了所有文學

      《文化廣場》:相比巴爾扎克、大小仲馬、雨果、羅曼·羅蘭、福樓拜、普魯斯特、薩特、波伏瓦、加繆、杜拉斯、薩岡和米蘭·昆德拉這些在中國如雷貫耳的名作家,為什么當代法國文壇鮮有名作及名家呢?

      菲利普·福雷斯特:我個人認為現在法國也有非常重要的作家,跟50年前,甚至100年前是一樣的。法國文學其實是非常多樣化的。

      但是你說得也對,的確現在法國作家沒有早年知名的法國作家那么的知名。我個人的看法,這應該跟全球一體化,尤其是英美的文學文化的一種大全局是相關的。因為英語是全球性的語言,這種優勢下,這幾十年來文化領域都是英語的天下,尤其表現在電視和電影這兩個行業中。法國文學的民族性在減弱,很多法國作家,受到了全世界作家的影響,他們的文學都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法國文學。

      我認為,英美的文學其實侵害到了其他國家的文學,不僅僅是法國,它侵害了所有的文學。我個人也特別關注其他國家的文學,比如日本文學,在日本文學和在法國文學中,我都能看到不同于英美的文學。關于文學,不僅僅是語言的問題,也不僅僅是經濟的問題,文學現在是想象的問題。現在充斥的英劇美劇、好萊塢大片,你的腦子都被這些東西格式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消費者和讀者的想象處于一種封閉的狀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凸顯了另一種文學的重要性。

      自我虛構是當代法國主流文學樣式

      《文化廣場》:在新小說之后,法國當代文學似乎談不上有什么流派,那現在法國文學有什么特征嗎?

      菲利普·福雷斯特:上世紀50年代之后新小說的影響差不多持續到80年代,80年代也有很先鋒的文學,但之后就沒有什么具體的文學流派。如果給當代的法國文學一個概念的話,共同的特點就是自我虛構,也就是自撰文學,這是法國一種比較主流的文學樣式,我自己就算是自撰文學的一個代表吧。自撰文學的潮流回溯上去,是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比較流行了,比如薩特、波伏瓦,稍晚一點的羅蘭·巴特、杜拉斯等都是典型的自撰文學作家,更近期的像卡爾洛、安妮·艾爾諾也是這個流派的。

      但是自撰文學,只是法國文學很多個特征中一個比較明顯的,其他的特征比如說有現實主義、自然主義手法的一種回歸,還有描寫社會、政治等宏大敘事的,像烏埃勒貝克出了《基本粒子》。我個人不是很喜歡烏埃勒貝克,但不能否認他在法國非常成功,他的書對現代的理解還是比較另類的。還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偉大作家,像菲利普·索萊爾斯、帕斯卡·基尼亞爾我個人是比較欣賞的。

      《文化廣場》:法國作家現在的生存狀態是怎樣的?政府是否有什么政策扶持寫作?

      菲利普·福雷斯特:在法國有非常少的作家是專門靠版稅吃飯的,除了寫偵探小說的或者寫青春暢銷文學的可以靠稿費而活。也就只有這種一年寫好幾本書的作家可以養活自己,比較嚴肅的作家靠稿費養活自己是很難的,所以法國的專職作家非常少,絕大多數法國作家都有第二職業,我本人就是教授、記者、雜志主編。

      在法國也有一些政府扶持的計劃,這些寫作計劃可能給你三個月、半年、一年,資助你全身心地投入寫作,但我個人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政策。而且這些扶持的項目非常少,也是非常邊緣化的。

      《新法蘭西雜志》已成為文學象征

      《文化廣場》:您是《新法蘭西雜志》的主編,就我所知,這個雜志非常有歷史,被稱為新思想的實驗室,現在情況如何?

      菲利普·福雷斯特:《新法蘭西雜志》創刊于1908年,是非常老牌的一個文學雜志,也是法國最重要的文學雜志之一,法國所有的知名作家都在這個雜志上發表過文章,像紀德、薩特、瓦萊里等。現在雜志的地位和以前不一樣,文學雜志生存的空間是越來越狹窄,盡管是非常優秀的雜志,也會有一種岌岌可危的感覺。尤其現在網絡、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的雜志沖擊非常大,所以《新法蘭西雜志》的光輝、影響力已經不能和上世紀30年代、50年代相比了,雜志現在更多的是一種文學的象征,因為它是伽利瑪出版社的前身,所以一直在扶持這個雜志。

      在2011年的時候,安托瓦·伽利瑪把雜志交給我,希望把這個雜志從低谷拉出來,現在是正在爬坡的過程。我覺得《新法蘭西雜志》遲早還是要走上電子出版的道路,不然不能發揮它的作用。《新法蘭西雜志》是一個季刊,一年出四期,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比如下一期它的主題就比較有意思,在50年前,薩特和波伏瓦有一個重要的文學論爭——“文學能做什么”,薩特在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今年伽利瑪出版社把這個小冊子首次再版了,50年后我們再次把這個文學論爭拋出來,找到了當時參與文學論爭的兩個健在的人,讓他們談當時的情景和一些觀點,然后發動當代的作家談論這個問題和當時的文學論爭。我執掌《新法蘭西雜志》以來,最成功的一期是致敬普魯斯特的,專門就普魯斯特的第一卷《在斯萬家那邊》紀念一百周年出的專刊,是受眾最大的,影響也特別大。

      在我看來,《新法蘭西雜志》一方面在回顧伽利瑪出版社光輝的歷史,另一方面也關注當代的文學。我們現在也在考慮,可以出一期中國專刊。

      法國作家對中國古典文學興趣頗深

      《文化廣場》:近些年中法文化交流不斷,您的《薛定諤之貓》第一頁就提到了孔子,不知道中國作家的作品是否會像日本文學一樣對法國文壇產生影響?

      菲利普·福雷斯特:法國的作家對中國感興趣的更多還是古典文學,像索萊爾斯,他對道家和中國的古詩非常感興趣,他自己也翻譯過一些道家的作品比如《道德經》。以我對索萊爾斯的認識,他肯定沒有讀過一本中國當代文學的作品。

      我自己和中國作家有挺多聯系的,我碰到的中國作家,都讀過他們的作品,像韓少功、畢蓓宇、莫言,但是中國作家的文學沒有對我的文學產生影響。我雖然很喜歡莫言,但是莫言和我是非常不同的作家,兩個人是完全不同的世界的,一個作家對另一個作家產生影響,必定是兩個作家有共同之處,有相通的地方,才會有影響。當然也有可能是法國作家太懶,他們都不太關注別國的文學,所以也比較難以受到中國文學的影響。

      法國一些作家受到日本的吸引,但更多是被異國情調吸引,并沒有真正進入到日本文學中去,日本在一些法國作家筆下的呈現,還是一些比較東方主義的想象,不太可能深入到日本文化的精髓,這也就是法國作品沒有引起日本或者其他國家更多共鳴的原因之一。

      《文化廣場》:近幾年來有不少法國作家在小說中寫日本,有以日本做題材,有以日本人作主要角色,有把日本當做故事情節發生的地點,您的上一部小說《然而》就追溯了三位日本藝術家的故事,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呢?

      菲利普·福雷斯特:法國作家對日本的關注是一個長期的傳統,可以上溯到保爾·克洛代爾,上溯到羅蘭·巴特,因為他們兩個都是對日本有很深的淵源的,近期的話就可以上溯到我在2004年寫的《然而》這本書。《然而》之后這十年,陸續有法國作家涉獵日本題材。可以說,新一輪對日本的熱衷,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然而》。我個人對日本的關注,還有一個比較私人化的原因,我認識大江健三郎,和大江健三郎的交往也指引我走近日本文學。

      日本文學對我的寫作是有影響的,在《然而》這部作品中,我希望通過這本書把日本的一些文學樣式和文學趣味引到法國文學中,這部書第一個寫的是日本詩人小林一茶的故事,也有很多自己想象中的法語的俳句。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