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安妮寶貝世上沒有明確的對錯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6月24日10:24 來源:京華時報

      改名“慶山”后推新書《得未曾有》

      安妮寶貝世上沒有明確的對錯

    作家安妮寶貝本人照片。田超供圖作家安妮寶貝本人照片。田超供圖
    作家安妮寶貝新書封面。作家安妮寶貝新書封面。

      從《告別薇安》到《春宴》,再到去年出版的《眠空》,安妮寶貝(原名勵婕)的作品保持著一種疏離自省的姿態關注那些游走在城市邊緣的人。在十多年來的寫作中,她行事格外低調,與這個熱鬧的社會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也很少在公眾面前露面。前些日子,40歲的安妮突然宣布要改名“慶山”引起外界關注。6月22日,安妮寶貝出道以來首次為新作《得未曾有》舉辦媒體見面會。

      談到改名風波,安妮接受采訪時稱現在的自己,喜歡“慶”的歡喜基調和“山”的靈性,但不會與“安妮寶貝”告別。“安妮永遠是我的一部分,我所有的寫作都是建立在安妮寶貝這個基礎上的,它不會消失,也不會脫離,但我可以在它的基礎上做一些新的事情。”對于新作《得未曾有》,安妮稱自己跟20多歲時那個帶有攻擊性的女孩不同了,想把現在自己的一些價值觀放進書里。

      京華時報記者田超

      □談改名

      

      安妮永遠是我的一部分

      當天接受采訪時,安妮寶貝要求現場記者不要拍照,不要錄音,甚至手機也要被出版方暫時保管。“改名字這個事情,無非就是選兩個自己喜歡的字,然后把它組合一下,作為自己的新名字。”安妮寶貝說,她把改名字這件事看得很簡單,盡管也有不少朋友提出過這樣那樣的意見。

      問及“慶山”的具體含義,她說:“慶是有一種歡喜贊頌的意思,我現在比較喜歡這樣的一種基調,它對事物或者對周圍的世界,對每一個人,有一種贊美敬仰的方式,而不是消極的、灰暗的態度。山是因為我自己旅行,我爬過非常多的高山,山有時候是從海洋變出來的,它看起來很結實,好像是大地上特別穩定的東西,事實上它是有神性的,它跟天地都是聯結在一起,它是一個中間的過渡部分。”

      有讀者疑惑安妮寶貝改名是想告別原來的自己,會做出大的改變。對此,安妮寶貝說:“安妮永遠是我的一部分,我所有的寫作都是建立在安妮寶貝這個基礎上的,而且它是不會消失,也不會脫離,但我可以在它的基礎上做一些新的事情。如同一棵樹長出新的枝干,一個旅人走到新的邊界。所有新的發生,建立于原先的基礎,而不是離開自己的過去。”她表示,自己不會突然改變作品風格,會有兩三年的寫作過渡期,其間還會創作一些隨筆和長篇小說。

      □談新書

      

      源自旅行中遇見的人

      《得未曾有》是安妮寶貝改名“慶山”后的首部作品。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安妮寶貝自北京出發,路線從江南延展到甘肅。在書中,她用紀實的方式記錄了路途中遇到的四個以前不相識的人,有愛作畫也善于烹飪的廚子,倡導他的飲食方式。有回歸鄉居的攝影師,以作品系列禮敬故鄉和大自然。有以詩歌、唐卡、修行、領悟供奉信仰的年輕僧人。還有年過八旬,經歷各種變遷,心守一事,古法彈奏的老琴人。

      安妮寶貝表示,這些人,雖然年齡、身份、經歷、生活都截然不同,但也還是有相同之處。“我覺得他們做出了自己的一些選擇,但這些選擇應該是在可選的限度里面,因為人在時代或者潮流當中,可以得到的選擇并不是很多,但如果決定了做一件事情就非常堅定地去做,這應該是他們身上的相同地方。”

      在安妮寶貝看來,這些人身上都有一種后退或者隱藏的傾向。“現在這個世界就是太熱鬧了,人們很容易變得積極,但是積極可以有不同的含義,這些人的某些選擇看起來可能是消極的,往后退一步,或者把自己隱藏起來,但這里面是有很大的考驗和決心在。比如像魏壁,他在40歲的時候作出自己的選擇,在之前他已經經歷過很多,經歷過非常積極的或者說很熱鬧的一種人生方式,但最后他作出了這樣一個選擇。”

      關注點從個體到群體

      從最初個人化的小說創作到之后的隨筆散文,再到去年出版的文化訪談《古書之美》,安妮寶貝的視角逐漸向外伸展。同為非虛構文字,但與《古書之美》的訪談形式不同,安妮寶貝在《得未曾有》中除了記錄這四個人的經歷和交往,還會經常把自己抽離出來,來觀察這個世界。

      寫作的關注點為何會發生這種變化?安妮寶貝表示,以前的她可能想表達一些自我的東西,現在會表達一些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的東西。“在我二十幾歲剛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因為那時候很年輕,所以很多注意力會放在自己身上,我把很多精力用在自己的想象或者表達上面。到了這樣的年齡,我覺得應該會重視分享和交流的一些價值,因為這個世界是由不同的人組成,我們每個人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個體,但事實上這個世界是由每一個人組成的,每個人的言行都會影響到這個世界的變化。”

      安妮寶貝說,這種心境的變化也影響到她對愛情的理解,“以前我會把愛情放在單獨的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個體上,是一個我和你,或者他和她的關系。現在我會把它放到我們和你們,或者他們和她們的關系。必須要從個人的欲望里走出來,走出來以后就會帶給自己很大的解脫,人的情感是非常復雜的。”安妮寶貝透露,她目前對我和你,或者他和她之間的關系不是很有興趣,“這樣我們會活得很局限、孤獨,所以就要擴展成他們和她們、我們和你們的關系。”

      自己價值觀寫到書中

      在該書的序言中,安妮寶貝這樣看待現在的寫作環境,“目前的時代,我并不認為是一個對寫作來說很好的時代。如果心的表達坦白,這樣的寫作者大多孤單。”書中記錄的幾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都很淡然,與這個喧鬧的世界看似格格不入。比如第一部分的劉漢林,這也是安妮寶貝旅行中采訪的第一個人。

      安妮寶貝說:“在劉漢林身上帶給我一些啟發,讓我感覺可以做這樣的一件事情。他看起來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很平常的人,他對做菜有興趣,所以一直在研究這個事情。雖然他貌似沒有任何成就,也不是所謂的成功人士,但是他身上有一種非常為他人著想的很細微的,很體貼他人,一種很善意的東西。他的一些細微之處,應該有很多東西可以挖出來。”

      寫《得未曾有》時,她希望把自己的價值觀寫進去讓讀者感受到,但不會對這四個人給予任何的判斷或者評價,讓他們流動和表達。“年輕的時候我可能是一個非常講究是非觀的人,我會攻擊一些事物,我認為這些事物是不好的,就說它是假的,說它是錯的。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會有這樣的傾向,但如果我們經歷過一些事情,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所有東西具備一種平等性,事實上沒有那么明確的對和錯,那么明確的美和丑,所有對立面都可以融化掉,也可以消失掉。這可能不是一下子就能換過來的觀念,需要一個人慢慢地用自己的方式去體會,去領悟這些。”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