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wǎng)>>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班禪東行 意蘊深遠——看河北梆子《六世班禪》(安葵)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6月24日09:38 來源:人民日報 安葵

      看了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演出的《六世班禪》(編劇孫德民,導演曹其敬),感受到一種崇高的美,靈魂得到一次凈化。這部作品表現(xiàn)了1779年六世班禪額爾德尼從后藏扎什倫布寺啟程,前往承德避暑山莊為乾隆皇帝祝壽的歷史事件,展現(xiàn)了宏大的歷史場景和豐厚的歷史意蘊,特別是班禪額爾德尼豐滿的藝術(shù)形象,使觀眾覺得可敬又可親。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但由于地域遙遠,帝國主義列強又時時覬覦這塊美麗的土地,因此班禪東行就具有增強民族團結(jié)、鞏固祖國統(tǒng)一的重要意義。

      班禪在藏族人民的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他長期生活在后藏,當?shù)厝嗣裆岵坏盟x開,又擔心旅途有風險;另有一些民族分裂主義勢力,害怕班禪東行危害自身利益,千方百計地進行阻撓;路途自然條件艱苦,沙漠的狂風暴雪,黃河的驚濤駭浪,草原上突然出現(xiàn)的流行疾病……作品正是在這種種艱苦復雜的斗爭中表現(xiàn)班禪額爾德尼的不屈意志和致力于祖國統(tǒng)一與民族團結(jié)的堅定決心,表現(xiàn)出一個佛教領袖的偉大情懷。

      宗教人士與世俗民眾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人們對宗教人士一般不很了解,因此在舞臺上塑造宗教領袖人物難度是很大的。《六世班禪》通過人物的行動和語言,以生動的戲曲藝術(shù)手段揭示了六世班禪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邱瑞德在舞臺上扮演的班禪有佛相,莊嚴而慈祥,并通過表演,由“形似”而達到“神似”,讓觀眾體悟到班禪那寬厚博大的感人形象。

      首先是對信仰的堅定和虔誠。編劇孫德民回憶,20年前十世班禪額爾德尼在指導話劇《班禪東行》的創(chuàng)作時說過這樣一句話“要寫出藏傳佛教的精深文化,寫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這句話成為他藏族佛教題材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一束燭光。由河北梆子舞臺上的班禪形象,我們能夠體悟這種佛教文化的精義。班禪的愛國和愛教是完全統(tǒng)一的。他之所以不避艱險,毅然東行,正是為了踐行“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佛教宗旨。面對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威脅利誘,班禪義正詞嚴,斷然拒絕。東行途中,發(fā)生了所謂朝廷駐防兵焚燒仁寧寺的事件,班禪東行之心依然堅定。《六世班禪》在班禪東行的諸多困難中著重選取過黃河這一事件,內(nèi)涵豐富。班禪見到黃河,無比興奮,他把雪域僧俗送他的雅魯藏布江的水傾入黃河,“雅魯藏布江——黃河,幾千年前是一條河,幾千年后,還是一條河……”這是民族血脈的融合,也是堅守國土統(tǒng)一的藝術(shù)呈現(xiàn)。在佛的心里裝有大千世界,班禪的形象也與雄偉的黃河合二為一。

      這是一部歷史感很強的戲曲,同時又與當代相照應。黃河與雅魯藏布江來自同一源頭,滋潤著祖國大地,不可分割;班禪的愛國愛民、虔誠忠貞的品質(zhì)和博大的胸懷,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道德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也是構(gòu)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思想源泉。

      精致的二度創(chuàng)造豐富了作品的思想意蘊,也使班禪的形象更具鮮明的藝術(shù)光彩。慷慨激越的河北梆子彰顯出班禪思想和行為的正大,增強了情感表達的力量。明快的舞臺色調(diào)與佛教音樂交融,對這次神圣之旅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