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正文
2013年初,我向中國作協(xié)申報了“作家定點深入生活”的方案,擬到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深入生活,然后創(chuàng)作一部長篇小說《猴娃》,不久獲批,而且據(jù)說是中國作協(xié)定點深入生活項目實施四年來湖北省申報成功的第一例,我頗感欣慰。
長陽是我的家鄉(xiāng),我在縣里工作過多年,所以我是熟悉的,但我總覺得遠遠不夠。六月初,我在接到中國作協(xié)的“通知”函件之后,便帶著通知函和省作協(xié)寄來的相關文件(包括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陳連生的批示)前往長陽白氏坪村采風。長陽龍舟坪鎮(zhèn)委書記田玉宇和縣文聯(lián)主席陳哈林二人在萬忙之中陪送我進村,與白氏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謝自義進行了交接,定點采風活動便正式開始了。因為有各級組織關照,所以我的采風活動從始至終都頗為順利,圓滿成功。
一、地毯式的采訪,滿載而歸
白氏坪村位于長陽縣城東部,離縣城較近,現(xiàn)在是長陽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省級開發(fā)區(qū))所在地,在縣城區(qū)建設規(guī)劃中已納入“縣城組團”。村境內現(xiàn)在通過招商引資辦起了二十多家企業(yè)。全村常住人口約二千多人,外來務工人員約二千人。該村交通方便,有318國道和滬蓉高速公路貫穿境內。該村與宜都市(縣級市)接壤,離三峽機場和長江的距離也只有二三十公里。
長陽“猴娃”曾凡勝就出生在這個村!昂锿蕖背錾1958年,死于1989年,死于一場痢疾。相傳他的母親被野人擄去三天,后來生下了他。后來北京專家對他曾進行了尸檢。尸檢結果,認為他是小腦癥,但同時還有一些未解之謎,需要進一步研究。2008年5月央視《走近科學》曾分三集報道了此事。
我的采訪意圖,當然不限于對曾凡勝這一個人的了解,而是想以他所生活的白氏坪村為重點,來反映整個清江流域土家族的生活,甚至反映更深更廣的內容。因此,四個半月時間里,我對白氏坪村進行了地毯式的采訪,即全方位地采訪了該村所有我覺得有意思、有必要進行采訪的人。我共采訪了約120人以上,包括開發(fā)區(qū)領導、村組干部、退休干部、企業(yè)家、企業(yè)務工人員、農民(特別是失地農民)、民間文化傳承人等各個層面的人物,與他們進行了深入交談。共記錄了4大本采風筆記,約30萬字;共收集各種資料約60萬字。
二、深刻感受這一方土地,以及生活在其間的人民
(1)我獲得了對于白氏坪地區(qū)的整體感受。我感到這片土地像一條蒼龍,它有著頑強的騰飛愿望,充滿著喧嘩與騷動,充滿生機與活力。
縣委縣政府領導把白氏坪劃為開發(fā)區(qū),給這片土地帶來了機遇。開發(fā)區(qū)領導、村組干部、企業(yè)家們一心一意謀發(fā)展,在不到十年時間里這片古老的土地煥發(fā)了前所未有的活力。還有,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群眾有著謀求發(fā)展、尋找幸福的頑強意志,而這些都很令人感動。
一些財富奇跡在這片土地上產生。比如某企業(yè)老板從浙江來,僅帶著兩百萬元錢,創(chuàng)辦了水泥廠,現(xiàn)在這家企業(yè)一年的稅收就是六千萬元。一位普通的農技干部,憑著他的苞谷種子專利,創(chuàng)辦了投資額三千萬元以上的種子企業(yè),而他拉動的產業(yè)鏈正逼近百億。
(2)我看到由于歷史的、現(xiàn)實的羈絆與制約,這片土地還在痛苦地掙扎與呻吟著。比如某企業(yè)由于嚴重的噪音和廢氣污染,給當?shù)厥У剞r民帶來了巨大的困擾。經(jīng)過數(shù)年艱苦抗爭,后期將有近兩百戶失地農民等待搬離這個環(huán)境。再比如,由于不少干部、部門管理人員、企業(yè)經(jīng)營者都存在一些陳舊觀念,致使這片土地的發(fā)展速度還相對緩慢。
(3)我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神秘野性。一方面,有的人為了撈金而不擇手段,缺少約束,充滿了原始積累期的野性瘋狂;另一方面,有人精神萎靡,缺少男人的陽剛之氣,則需要向野人借取野性之種。這片土地還有一些我們一時無法讀懂的東西,充滿著神秘感。總之,“猴娃”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一種象征;猴娃是一面鏡子,反襯著我們人性中缺失的某些部分。
三、感恩土地,我在采風中曾盡力回饋
我十分感謝龍舟坪鎮(zhèn)和白氏坪村為我提供的方便,所以我懷著一顆知恩圖報之心,在采風期間即予盡力回饋。
一是我于6月26日組織帶領村里的六名村干部前往宜都市紅花套鎮(zhèn)漁洋溪村考察學習一天。漁洋溪村是宜昌市農村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試點村,在全市農村率先推行了網(wǎng)格員管理制度。在此之前,我因工作關系曾采訪過該村,熟悉該村情況。這次,我利用我的關系組織白氏坪村干部前往考察取經(jīng),幫助他們開闊了工作思路。
二是我聯(lián)系宜昌市愛爾眼科醫(yī)院于7月8日前往白氏坪村進行義診一天。這天愛爾眼科醫(yī)院出動醫(yī)用車輛和8名醫(yī)務人員,共為該村120余位村民進行了免費眼科體檢,后來為5位白內障患者進行了免費手術。此舉為該村村民帶來了實惠,受到村干部和群眾的好評。
三是我聯(lián)系了一家宜昌演出團體,打算于中秋節(jié)前夕免費為白氏坪村“送戲下鄉(xiāng)”,但后來因村干部反應平淡而取消。
四、定點深入生活,確實非常重要
在這次定點生活中,我深切地感到,作家定點生活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須的。能夠獲得中國作協(xié)定點深入生活的扶持,是作家的榮幸。
其一,我們知道,每個作家都應有自己熟悉的生活基地,但是如果我們不進行這樣的定點深入生活,而只是依靠平日里印象式的、大而化之的熟悉,恐怕還是表象上的熟悉。定點深入生活,能夠使作家靜下心來,對生活基地的一些人和事進行刨根問底,把來龍去脈枝枝葉葉都盤查清楚,這樣,寫作時候才更有“源頭活水”,才更能“接地氣”。我感覺到,我這樣定點深入生活一次,對我以后一生的創(chuàng)作都會是有好處的。
其二,我非常滿意的是,由于有組織關照,所以多數(shù)受訪對象都能剖心見膽,對我“打開天窗說亮話”,講述自己的精彩故事,表達自己內心最想表達的真實思想,使我感覺到采訪到的東西都是非常獨特的材料,而設想如果我以私人身份下去采訪,由于人們普遍存在的防范之心,我的采訪便不可能這么順利。
其三,我采訪到大量的“第一手”素材。我認為這個“第一手”非常重要。這就是說,我采訪后所占有的資料,都是別的作家所絕對沒有的,在此前的長篇小說中從未出現(xiàn)過的東西。近期我們看到,余華的長篇小說《第七天》出版后即引發(fā)爭議,不少專家和讀者稱其貌似“新聞串燒”。我想,余華作為大作家,寫作技術自然不是問題,為什么他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呢?無疑是因為他缺少“第一手”素材。那么感謝中國作協(xié)為我等提供這么好的機會,讓我感到自己在生活素材方面的富足。
五、潛心創(chuàng)作,計劃明年完成初稿
清代畫家石濤說過:“搜盡奇峰打草稿。”“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我對此深有感觸。我這次在長陽白氏坪村定點深入生活,做地毯式的采訪,正是“搜盡奇峰”的感覺。我也感受到我與山川大地之間的這種“神遇”:土地本身是神奇的,而我與它的遇合同樣也是神奇的。那么這種“神遇”還需要“跡化”,即在文學作品中使它得到呈現(xiàn)。
有東西可寫的問題解決了,“怎么寫”則是新的問題——正如蔬菜從田間采摘回來了,能做出什么樣的菜肴則是對廚師的考驗。我邊采風,邊對《猴娃》的結構和寫法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但愿我能較好地駕馭這個題材,以達到讓我自己滿意、讀者滿意、中國作協(xié)定點辦滿意的效果。但是,由于水平的局限,我能做到這“三個滿意”,交出一份優(yōu)秀的答卷嗎?我初步計劃明年完成《猴娃》初稿,但愿不會讓領導和朋友們失望。
2013年10月18日,宜昌倒影居。
作者簡介:羊角巖,本名劉小平,土家族,中國作協(xié)會員,曾就讀于魯迅文學院第十一屆高研班。主要作品有詩集《鄂西倒影》《蜜蜂部落》等六部、長篇小說《紅玉菲》《花彤彤的姐》等二部。現(xiàn)供職于湖北省宜昌市藝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