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上海電視圈不時地有人跟我提一個名字:“夏曉昀”,說他是黃蜀芹老師的副導演,那部《孽債》,他就是執行導演之一,當然,他還獨立導演了電視劇《血未冷》,說他很敬業,很低調。海派電視劇人,講究斯文和體面,不長袖善舞,不八面玲瓏……所以,我跟夏曉昀同在上影,卻從未謀面。
直到2012年,我們倆終于合作。我編劇,他導演了電視劇《我家的春秋冬夏》,2013年在全國播出,得了不少獎,今年4月還走進了美國,在美國中文電視臺播放;2013年,我倆再度合作,拍了電視劇《生活啟示錄》,今年5月22日,《生活啟示錄》在東方衛視等四大衛視黃金檔播出……如今,我們的第三部又已啟程。
做電視劇這么多年,我很幸運遇上了優秀的導演,他們給劇本加分,讓作品增色!這里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張戈;有喜劇天賦的江海洋;有才氣逼人的鄭大圣;有海派特色的梁山;有才華橫溢的劉江;有都市氣質的汪俊;有大劇理念的安建;如果要我說夏導的特色,那我會說,夏曉昀是個有思辨、有深度、有情懷的導演。
電視劇終究是集體的工作,編劇是基石,導演的二度創作和演員的到位演繹,才能將一部作品呈現出最佳氣質和風格。夏曉昀對劇本的要求非常高,在前期籌備談劇本時,我們常常爭得臉紅耳赤,吵得不可開交。我是直脾氣的人,他更直,兩個較真的人碰一起,那可真是既擰巴又糾結。夏曉昀只要一激動,眼珠子一瞪,模樣很嚇人,我只要一看到他彈眼落睛,就知道劇本又遇上“扣”了。后來演員閆妮老是學夏曉昀的樣子,惟妙惟肖,夏曉昀不好意思地說:“那我就是一個粗人吧?”
話雖這樣說,夏曉昀骨子里卻是一特文藝的人。他畢業于華東師大,對文字的嚴謹和要求使得他在劇本上會一再地強調其“邏輯”,其“合理”,而且會在非常小的細節上跟我斤斤計較,比如,他會很較真地問我:你覺得于小強懷孕的時候,會愛上別人?懷孕的女人是不是感情里只有孩子呢?他不斷地給我設置各種疑問,我頑強堅持著自己……有一天,我忍不住說,導演,我們可以稍稍不那么認真么?
他瞪著大眼,吼了起來:“不理順劇本我怎么讓演員相信呢!我們搞創作的人自己不相信自己,還怎么讓觀眾信服呢?”
這,就是夏曉昀,直截了當,永遠當你面把什么都攤開來說,開誠布公,哪怕得罪人。
夏曉昀就憑著這股軸勁,讓編劇,制片人,演員都口服心服。因為,他沒有雜念,沒有私心,而且內心單純且善良。
在拍《生活啟示錄》的時候,我們大家漸漸走近,了解,我們很少從他嘴里聽見抱怨,也幾乎聽不到他說別人的不是。他總是贊美別人,對演員也一直鼓勵,還調動我們一起去鼓勵演員,他說:“演員很脆弱的,拍戲的時候尤其需要激勵。”一個導演有才華加謙虛,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更了不得的,是夏曉昀還特別的敬業認真,而且是一絲不茍到極致的人。記得在選《生活啟示錄》里毛毛的小演員時,他讓副導演姚力燁先海選,挑了20多個,然后再從中挑選10個小朋友來劇組試戲,看看小朋友是不是很怵鏡頭;10個小朋友里他只看中了3個,本來我都以為三選一很簡單么,他不,他覺得孩子在劇中要演閆妮的兒子,還要演繹不少跟大人的對手戲,除了外貌相似,還得有兩歲多孩子的稚嫩和迷糊。于是,又在一個大晴天,他在戶外給3個孩子各自錄了一段視頻,這樣一而再再而三以后,最后的毛毛才塵埃落地……果然,他的眼光沒有錯,劇中那個可愛的毛毛真是人見人愛啊!
工作外,夏曉昀是個體面又低調的上海男人,他很顧家,除了拍戲,幾乎從不參加外面的飯局。我們劇組有些小朋友“作”他,讓他請大家吃飯,在某次大家伙去北京開發布會后,在北京機場,他掏錢請大家吃機場快餐,我們都喊不劃算,夏曉昀說:“說好了我要請大家吃的!”他的憨厚和真誠里,還有老派知識分子規矩的風格,屬于謙謙君子型的。遇上劇組過節啥的,小朋友給夏導買個小禮物,他千推萬謝,每次都搞得大家反而束手無策。無論是開發布會還是媒體采訪,他都躲得遠遠的,他總說,“我用作品說話就夠了,就不要采訪我了,多采訪采訪演員吧。”越是低調,人緣越好,《生活啟示錄》關機時,閆妮冷不丁地給了導演一個親吻,夏曉昀笑說,拍了這么多年戲,第一次被女演員親!閆妮也不示弱,說:我也拍了那么多年戲,我也是第一次親導演哦!
善良且有才華的人,其作品被大家認可是早晚的事兒,作為上海電視人的一員,夏曉昀有自己的追求和夢想,他說,我想拍得嚴謹一些,故事說得更扎實一些,給觀眾的想象空間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