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深沉而偉大的牽掛——話劇《牽掛》觀后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5月21日09:47 來源:中國作家網 曾鎮南

      5月5日,在國家大劇院的小劇場里,我有些意外地看了一場激動心靈,使人的精神情愫得到凈化、升華的話劇——由習志淦編劇并總導、馮楠執導,華 中農業大學學生演出的《牽掛》。這出表現華中農大青年志愿者到貧困山區支教的生活故事的話劇,在兩個小時的演出里,以飽滿的青春熱情和嚴肅的、高尚的思想 力量,給了觀眾一次靈魂的洗禮。

      這個戲的主人公、青年志愿者張福禹,取材于華中農業大學三個真實的學生原型:感動中國的徐本禹、獻身支教的“西部計劃”志愿者趙福兵、舍己救人 的張瑜。有著豐富戲曲創作經驗的劇作家,第一次涉足話劇,就投入了對現實變革生活的感情,用樸素的現實主義典型化的創作方法,寫出了這個非常生活化又頗具 藝術典型性的好戲,又一次驗證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條切實可靠、顛撲不破的藝術創造的路子。

      《牽掛》吸引人的,首先是它生活化的散發著詩意光輝的藝術魅力。舞臺大燈一亮,農大校園一角的生活場景就帶著動感展現出來。農務教育的先驅張之 洞的雕像,面臨著畢業后人生選擇的青年學生的心聲和姿影,向學生賣唱掙錢的青年農民江湖氣、時節感俱足的歌聲和叫場聲,這一切五光十色的現代都市生活湍 流,一下子就沛然入戲,盈場滿臺地跳動、流淌。三個面臨著人生選擇的青年人形象,從都市世俗生活的旋渦中浮現出來。出身貧苦人家,樸實憨厚、志存高遠的張 福禹,被一封來自山區孩子的來信打動,選擇了舍棄保研深造的機會,到他深深牽掛的貧困山區去支教。但他的內心,也有對暗戀已久的女孩許思婷的眷戀。家庭條 件優越,學習成績不錯,工作積極,善于察言觀色、酬接應對的孟天翔,則選擇了在大城市經商就業,信心滿滿地自以為在追求許思婷上已握勝劵。他們兩人都沒有 料到,美麗、單純、有著都市女孩浪漫氣質和生活情調,時而矜持時而任性的許思婷,卻作出了富有個性色彩的選擇:考研,讓自己和張福禹都留在城里;示愛,把 又驚喜又為難的張福禹作為送給爺爺的“生日禮物”。這一來,許家的長輩分成了兩派:有些嫌貧愛富、趨炎附勢的思婷媽媽看上的是“高富帥”的孟天翔。而思婷 爺爺、老農學家許文瀾,卻因歲月深處的一個情結,對選擇去支教的張福禹青睞有加。這個戲矛盾沖突的第一波,就在第一場許文瀾的生日里蕩漾開來。富于理想主 義色彩的主人公張福禹,陷入了兩難選擇的尷尬之中。選擇到貧困山區去做艱苦的支教工作,是需要有健全、合理的道德信念支撐的。

      隨著張福禹的毅然告別,戲劇場景轉換成了鳳凰小學破舊的教室一角,孤寂冷清的宿舍、崎嶇泥濘的山路以及敗落凄涼的農家。偏僻山村生活貧困、落 后、停滯的現實,不斷給他以沖擊和震撼,讓他深切地體味到現實生活中支教之路的艱難。曾寫信渴盼張福禹到山村來當老師的龔二狗,為什么把信撕碎?熱愛小學 老師的工作、曾想努力考上代課老師資格的向幺妹,最終為什么含淚隨哥哥進城去唱歌掙錢?洪校長為什么對張福禹的教學試驗那么冷漠,對他遇到的困難和挫折隔 岸觀火,說風涼話,甚至制造誤解,蜚短流長?為什么他對自己的工作那么悲觀失望?從張福禹的支教生活中遇到的種種難題提煉出來的戲劇性矛盾,一波又一波地 向前發展,把幾個農民家庭(龔二狗家、向幺妹家、江大雄家)的命運跌宕、成員聚散編織進來,推衍開去,動作的緊張性越來越強,情感的激蕩幅度越來越大。這 個戲不諱飾、不回避農村現實生活的嚴酷性,特別是張福禹與龔二狗這一對師生矛盾的展開、發展、激化到突轉,層次清晰,步步加深。從二狗撕信、福禹被激打二 狗,到二狗出走、龔大有被抓之前托孤,再到福禹照料二狗奶奶、釋疑并向二狗懺悔,非常生活化、個性化的臺詞在戲劇沖突的撞擊中,如灼目的鐵花迸出,給觀眾 以巨大的震動。張福禹與龔二狗的故事,是中國青年志愿者在支教實踐中譜寫出的嚴峻而瑰麗的教育詩篇。

      這出戲的另一條主線是張福禹和許思婷之間悲歡離合的情感發展。對農村渴望讀書的孩子的牽掛,決定了張福禹義無反顧的選擇;這樣的選擇帶來了張福 禹與許思婷之間愛和眷戀的相互牽掛。張福禹作為一個有知識、富于情感的青年志愿者,當然也有兒女情長的一面,這決定了他到偏遠山區支教,必然是一個忍耐別 離的痛苦過程。雖然他對這種別離的痛苦是有思想準備的,但當女友許思婷在兩地苦戀中對他產生種種隔膜、誤解之時,他的內心并不是沒有心理波動。許思婷帶著 爺爺的囑托,長途跋涉來到鳳凰嶺,這是滿懷希冀的浪漫之旅。但下車后所走的泥濘長路,來到福禹宿舍所看到的清苦孤寂的情景,再加上對福禹與向幺妹親密關系 的誤解,使許思婷受到猝不及防的打擊,終于狼狽離去,并狠心切斷與福禹的聯系,回到依舊愛著她的孟天翔身邊。于是就有了豪華酒店里許、孟訂婚宴席上那一場 悲喜劇。但許思婷這一次感情上的重新選擇很快又悔悟,在這出戲的戲劇沖突的發展和解決上,作了輕淡化和理想化的處理,這對于強化這出戲的主題來說是必要 的,可以理解的。但實際上,許思婷的離去倒是符合當今社會現實生活的固有邏輯。因此,它給張福禹思想感情上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可以說是深入骨髓的。

      為了揭示張福禹的內心波瀾,這出現實主義的話劇引入了中國傳統戲劇寫意抒情的藝術手法,設計了張福禹在戀人離去、難題叢集之際感到孤寂無依而進 入的一個夢境,讓許文瀾、張之洞、許思婷、洪校長、向幺妹、龔二狗、龔大有輪番出現,在張福禹耳邊發出或慰勉支持,或質詢究詰的聲音,是古人、今人、鄉 親、同學、學生、家長的眾聲喧嘩,充分展現了張福禹在現實生活矛盾的夾擊交綏中所經歷的內心震蕩。在這種充分的情感烘托中,推出了他既有歷史傳承又有現實 觀照,既有個人反思又有時代擔當的內心獨白,很好地強化、詩化了《牽掛》的主題。

      劇作家習志淦在《牽掛》一劇的編導實踐中,使戲劇的生活化和戲劇化的雙重天性的發揮,達到了一種較好的平衡!稜繏臁返某霈F,使我們高興地看到了一個有才華的劇作家的出現。我們牽掛著他更多的好話劇問世。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觀劇之夜,一段很好的精神生活。它讓我從平淡、瑣屑的日常生活中稍稍抬起頭來,在回味和沉思中,從內心喚起一種久違了的牽掛,我將因此酣然入夢。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