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正文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參評目錄(6)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5月16日22:55 來源:中國作家網

    文學理論評論

    編號 作品名稱 作者 出版或發表單位 出版或發表時間 責任編輯 推薦單位
    1 文學創作的“量”“質”失衡與求正方略 艾斐 《發展導報》 2013年12月20日 薛江凌 發展導報社
    2 時空寓言的民族化書寫——江洋才讓小說簡論 畢艷君 《青海湖》 2013年第41期 劉曉林 青海作協
    3 于天上看見深淵——新經典主義文學對話錄 殘雪、鄧曉芒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1年12月 胡遠行 上海文藝出版社
    4 菜花集 陳沖 花山文藝出版社 2013年9月 尹志秀 河北作協
    5 中國當代微型小說百家論 陳勇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1年1月 張鈞 湖北作協
    6 現代詩:語言張力論 陳仲義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2年9月 彭秋實 福建作協
    7 “鏡子”里外都是“鏡子”——鐵凝小說論 程德培 《上海文學》 2011年第5期 甫躍輝 上海文學雜志社
    8 鏡燈天地水火——賈平凹《帶燈》及其他 程德培 《上海文化》 2013年5月號 黃德海 上海文化雜志社
    9 誰也管不住說話這張嘴 程德培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1年7月 林雅琳 上海文藝出版社
    10 我講你講他講,閑聊對聊神聊 程德培 《收獲》 2012年長篇專號秋冬卷 鐘紅明 收獲雜志社
    11 1987:結局或開始 程光煒 《上海文學》 2013年第2期 來穎燕 上海文學雜志社
    12 當代文學的“歷史化” 程光煒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年5月 張雅秋 北京大學出版社
    13 詩性的尋找——文學作品的創作與欣賞 刁克利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年10月 李琳、杜俊紅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4 走向世界的中國與世界主義的賽珍珠——文化動線視角下的賽珍珠現象研究 董晨鵬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3年7月 徐如麒 上海文藝出版社
    15 觀念的演變——當代短篇小說一個側面的考察 段崇軒 《作家》 2013年7月號 宗仁發、孫昱瑩 作家雜志社
    16 消費文化語境下的文藝學美學話語重構 范玉剛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年12月 郭曉鴻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7 童年寫作的厚度與重量——當代兒童文學的文化問題 方衛平 《文藝爭鳴》 2012年10月號 詩鴻 浙江作協
    18 敘事的嬗變——新世紀軍旅小說的寫作倫理 傅逸塵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3年11月 蘇映華、文藝蓓 總政宣傳部藝術局
    19 劇本是中國電影的軟肋——從《金陵十三釵》談起 尕藏才旦 《甘肅文藝》 2012年第6期 劉云鵬 甘肅作協
    20 當代文學批評的七個話題——答客問 郜元寶 《上海文學》 2011年第10期—第12期 甫躍輝 上海文學雜志社
    21 百年風華——20世紀中國文學備忘錄 龔剛 花城出版社 2012年8月 林宋瑜、余佳娜、揭莉琳 花城出版社
    22 中國傳統文論話語存活論 古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年6月 孫燕生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3 女性文學景觀與文本批評 郭淑梅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13年12月 魏杰恒 黑龍江作協、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4 中國知青文學史稿 郭小東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2年10月 章德寧、王霆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5 散文說 何平 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3年3月 趙陽 江蘇作協
    26 讀笛安記 何平 《鐘山》 2012年第1期 李祥 鐘山雜志社
    27 “歷史”與“反抗”的意志——1990年代以來“先鋒”意識的瓦解 何同彬 《山花》 2012年第4期 李寂蕩 山花雜志社
    28 21世紀短篇小說:光榮的弱勢群體 賀紹俊 《上海文學》 2012年第2期 甫躍輝 上海文學雜志社
    29 建設性姿態下的精神重構 賀紹俊 作家出版社 2012年1月 羅靜文 北京作協
    30 跨文化語境下文學理論的書寫困境 胡友峰 《當代文壇》 2012年第6期 玉蘭 當代文壇雜志社
    31 李喬評傳 黃玲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年6月 蘇映華、馬躍武 云南人民出版社
    32 妖嬈異類——海男評傳 黃玲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3年12月 蘇映華、文藝蓓 云南人民出版社
    33 漢字精神與詩意形式 姜耕玉 《文藝報》 2013年5月29日 周玉寧 江蘇作協
    34 當代文學批評的價值觀 賴大仁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年10月 孫燕生 江西作協
    35 20世紀中國新詩流派研究 李騫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年6月 丁玉靈 云南作協
    36 包公文學研究 李建明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2年12月 張旭輝 江蘇作協
    37 典型年度 李潔非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3年9月 王德領、李成強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38 解讀延安——文學、知識分子和文化 李潔非、楊劼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10年8月 喬平 北京作協
    39 丁玲的歷史問題 李美皆 《作家》 2013年第5期 宗仁發、孫昱瑩 作家雜志社
    40 兒童文學與游戲精神 李學斌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11年5月 談煒萍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41 《大秦帝國》論稿——走向新世紀文藝復興的綠色信號 李衍柱 河南文藝出版社 2011年7月 許華偉 河南文藝出版社
    42 鑒賞批評:運動著的美學 李衍柱 人民出版社 2013年12月 李惠 人民出版社
    43 “現實”之重與“觀念”之輕——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鄉村小說敘事 李勇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3年7月 曲弘梅 河南作協
    44 西部作家精神檔案 李遇春 商務印書館 2012年7月 叢曉眉、官寧 湖北作協
    45 重申“新文學”的理想 李云雷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年6月 黃敏劼 北京大學出版社
    46 小說的建筑 梁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1年8月 盧茗 遼寧作協
    47 當代長篇小說的星座——第一至七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叢論 廖四平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年12月 隗靜秋 北京大學出版社
    48 草原文學新論 劉成 作家出版社 2013年12月 陳曉帆 內蒙古作協
    49 世紀轉型期的湖北詩歌研究 劉川鄂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1年6月 李瀟、劉蘭青 湖北作協
    50 中國新詩編年史 劉福春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3年3月 郭娟、楊康、劉偉、李玉俐 人民文學出版社
    51 話語嬗變與革命敘事的轉型——田中禾《父親和她們》對傳統革命敘事的突破 劉宏志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年第6期 喬學杰 河南作協
    52 中國現代小說語言史(1902——2012) 劉恪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13年8月 劉書棋 河南作協、百花文藝出版社
    53 兒童文學思辨錄 劉緒源 海豚出版社 2012年9月 梅杰、房蓉 海豚出版社
    54 中國兒童文學史略(1916——1977) 劉緒源 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3年1月 梁燕 少年兒童出版社
    55 打工文學的整體觀察 柳冬嫵 花城出版社 2012年12月 張懿 廣東作協、花城出版社
    56 陶淵明的幽靈 魯樞元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2年6月 余雪霽 上海文藝出版社
    57 古典詩傳統的再發現——1930年代新詩的一種傾向 羅小鳳 《文學評論》 2012年第5期 邢少濤 廣西作協
    58 網絡文學透視與備忘 馬季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年12月 李炳青 中文在線
    59 中國現代風景散文史 馬力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年1月 張小頤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0 少數民族文學生態文本敘事性研究——以滿都麥小說為例 馬明奎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年第6期 寶玉柱 內蒙古作協
    61 文學革命終結之后——新世紀文學論稿 孟繁華 現代出版社 2012年5月 臧永清、李鵬 北京作協
    62 波斯古典詩學研究 穆宏燕 昆侖出版社 2011年1月 郭米克、王磊 昆侖出版社
    63 民族性與地域性——云南文學永遠的信念堅守與夢想超越 納張元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年6月 周明全、陳朝華 云南作協
    64 走向世界的中國新時期文學 聶茂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年第6期 李宗剛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
    65 和諧:文學的承擔——新世紀和諧文學研究 牛殿慶、傅祖棟、王巖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3年12月 杜希武 浙江作協
    66 被規定的身體、欲望主體與文學批評的身體性話語 牛學智 《文藝理論研究》 2013年第6期 王峰 寧夏作協
    67 蕭軍佚文《關于〈手〉》的發現及解讀 曉川 《新文學史料》 2011年第2期 劉偉 黑龍江作協
    68 讓愛照亮生命——次仁羅布2009年作品研讀 普布昌居 《西藏文學》 2011年第1期 克珠群培 西藏作協
    69 楊紅櫻的文學世界 喬世華 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3年5月 胡同印、朱鵬虹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70 信息傳媒文化與當代文藝生產消費的新變 秦鳳珍、何志鈞、李志艷、孫恒存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年6月 郭曉鴻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1 追尋歷史的真相——毛澤東與魯迅 秋石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3月 曹勇慶 上海人民出版社
    72 底層文學真相報告 冉隆中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2年3月 趙石定、王韜 云南人民出版社
    73 茅盾文學獎研究 任東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年6月 羅莉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4 文學創作十五講 邵茹波 華藝出版社 2010年6月 薇薇 重慶作協
    75 新世紀文學脈象 邵燕君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1年4月 何換生 安徽教育出版社
    76 走向文學新天地 石一寧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1年12月 賀星 文化藝術出版社
    77 走進童話奇境——中西童話文學新論 舒偉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1年10月 向恬田、陳紅杰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78 生命體驗與藝術表達——陳忠實方言寫作敘論 宋穎桃、王素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3年11月 凌金良 陜西作協
    79 莎士比亞為《托馬斯·莫爾爵士》增寫的兩個片段分析 孫法理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年第1期 李偉民 重慶作協
    80 文論危機與文學文本的有效解讀 孫紹振 《中國社會科學》 2012年第5期 王兆勝 福建作協
    81 文學歡場與聲色天下 孫曙 上海三聯書店 2013年5月 殷亞平 上海三聯書店
    82 重讀索爾·貝婁 談瀛洲 《書城》 2012年2月號 齊曉鴿 上海作協
    83 對話三十年新潮詩歌:追憶與評說 唐曉渡、陳超、何言宏、張清華 《鐘山》 2010年第3期 賈夢瑋 鐘山雜志社
    84 水滸的酒店 王彬 東方出版社 2010年4月 林敏 東方出版社
    85 混血的生長——20世紀80年代(1976-1985)對西方現代派文學的接受 王德領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年8月 李炳青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6 眾生喧嘩以后:當代小說與敘事倫理——在人民大學的演講 王德威 《當代文壇》 2011年第6期 鄢然 當代文壇雜志社
    87 論少數民族文學人類學批評的特點和意義 王敏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年第6期 王平 新疆作協
    88 擔當與建構——王泉根文論集 王泉根 接力出版社 2013年10月 蔣強富 接力出版社
    89 文學前沿:精神與問題 王學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1年5月 徐如麒 浙江作協
    90 邊緣書寫與文化認同——論北美華文文學的跨文化寫作 王亞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3年9月 凌金良 陜西作協
    91 如何現實,怎樣思想?——關于當代文學“思想狀況”的一種認識 王堯 《文藝研究》 2011年第4期 陳劍瀾 江蘇作協
    92 論藝術公信度——藝術公賞力系列研究之五 王一川 《當代文壇》 2012年第4期 鄢然 當代文壇雜志社
    93 形象重建與中國文化輸出 王岳川 《紅巖·重慶評論》 2010年第1期 劉魯嘉 紅巖文學雜志社
    94 向五十年代致敬 吳言 《黃河》 2012年第4期
    黃風 金融作協
    95 文化場域與文學新思維 吳玉杰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年9月 高雁、李佳 遼寧作協
    96 沈從文小說藝術研究 吳正鋒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年8月 黎曉慧 湖南作協
    97 文學之詩性與歷史之倒影 仵埂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年11月 周曉慧 陜西作協
    98 裂變與交互——當下文藝生態的直觀與反思 夏烈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2年1月 項寧 浙江作協
    99 “革命加戀愛”現象與左翼文學思潮研究 熊權 人民出版社 2013年12月 李椒元 河北作協
    100 將文學轉化為生活形式——當代中國文學新狀態的意義與風格 徐肖楠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年5月 龍輝、毛潤政 廣東作協
    101 若水筆談 顏若水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13年2月 郭鋒 貴州作協
    102 新世紀長篇小說文體研究 晏杰雄 作家出版社 2013年12月 李亞梓 湖南作協
    103 終南漫筆 楊廣虎 西北大學出版社 2011年11月 馬平 西北大學出版社
    104 “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基督教文化思潮 楊劍龍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9月 趙蔚華 上海作協
    105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和“現代化”文學史敘事 楊慶祥 《上海文學》 2010年第8期 甫躍輝 上海文學雜志社
    106 分裂的想象 楊慶祥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年6月 黃敏劼 北京大學出版社
    107 當代小小說百家論 楊曉敏 河南文藝出版社 2012年12月 陳瑩、王淑貴 河南文藝出版社
    108 民族文學的堅守與超越 楊玉梅 作家出版社 2013年12月 李亞梓 作家出版社
    109 對一篇古代“誣蔑小說”的質疑 葉敏虎 《中國鐵路文藝》 2012年第11期 顏德良 鐵路作協
    110 葉圣陶家族的文脈傳奇——編輯學視野下的葉氏四代 葉煒 人民出版社 2011年12月 宰艷紅 江蘇作協
    111 當小說成為哲學的仆役 殷實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11年3月 張良村、朱亞南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112 新文學與舊傳統——新文學史論的民間文化觀照 于愛成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年8月 王紹來、玉波狄 廣東作協
    113 文藝科學發展論 袁學駿 花山文藝出版社 2012年5月 梁東方、梁瑛 河北作協
    114 中西互動,構建人類精神文明的未來 樂黛云 《紅巖·重慶評論》 2011年第4期 劉魯嘉 紅巖文學雜志社
    115 何以報知音 張承源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1年9月 岳靈玉 云南民族出版社
    116 中國后現代語境下的文學敘事 張春梅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10年8月 李珊 新疆作協
    117 論鐵凝小說的人性敘事 張光芒 《鐘山》 2011年第2期 員淑紅 鐘山雜志社
    118 遠游與闡釋——唯美文學論集 張建渝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1年11月 包蘭英 廣東作協
    119 當代詩歌的斷裂與成長:從“誦讀”到“視讀” 張江 《文藝研究》 2013年第10期 張穎 文藝研究雜志社
    120 民族性地域性的獨特書寫 張錦貽 《文藝報》 2013年6月7日 明江、黃尚恩 內蒙古作協
    121 未完成的審美斷裂:中國70后作家群研究  張麗軍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3年第2期 王秀濤 山東作協
    122 魅力所在:中國當代文學片論 張莉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年6月 黃敏劼 天津作協
    123 穿越塵埃與冰雪——當代詩歌觀察筆記 張清華 西北大學出版社 2010年11月 劉佳 西北大學出版社
    124 中國文學的“批評”問題——“批評”與“評論”的百年“語用”糾葛及其所見時代風尚 張未民、趙強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3年第9期 易暉 吉林作協
    125 中國當代文學中沈從文傳統的回響——《活著》、《秦腔》、《天香》和這個傳統的不同部分的對話 張新穎 《南方文壇》 2011年第6期 張燕玲 上海作協
    126 軍事長篇小說結構模式研究 張志強 藍天出版社 2013年1月 薛虹 總政宣傳部藝術局
    127 中國報告文學新論——從新時期到新世紀 章羅生 湖南大學出版社 2012年10月 肖立生 湖南大學出版社
    128 批評家緣何成了被批評對象 章學鋒 《西安晚報》 2013年8月24日 張更武 西安日報社
    129 “這世代”的文學現場與文學在場 趙興紅 《中華讀書報》 2012年9月5日 呂慎 中華讀書報社
    130 迎向詩意的逆光 趙月斌 作家出版社 2011年11月 李亞梓 山東作協
    131 草原圣歌——中國史詩《江格爾》 中子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11年4月 李春蘭、
    朱佳新
    新疆作協
    132 英雄在途:祛魅·消解·重構——新時期以來軍旅小說英雄形象嬗變論 周徐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11年12月 王大亮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133 “分化期”兒童文學研究 朱自強 接力出版社 2013年10月 陳苗苗 接力出版社
    134 殘雪研究 卓今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2年12月 薛健、劉雪琳 湖南作協

    (編輯:超俠)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