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活動 >> 文學活動 >> 正文
時間:2014年5月17日(周六)14:30-19:00
地點:東城區圖書館三層報告廳
(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85號,地鐵5號線北新橋站A口,沿交道口東大街往西400米,線路咨詢:010-64051155)
嘉賓:
唐曉渡 (詩人、評論家)
于堅 (詩人)
西川(詩人)
歐陽江河(詩人)
本期主辦:騰訊文化、作家出版社
場地支持:東城區圖書館
公益論壇,免費參加,因場地人數有限,預先報名,現場簽到入場。
報名方式:
如果您確認能來到現場,請通過郵件方式報名:
直接把姓名、職務、電話發送email到zjcbs@126.com
(參加活動的幸運觀眾,將有機會獲贈“標準詩叢”毛邊書一本:《我述說你所見:于堅集1982-2012》《我和我:西川集1985-2012》《如此博學的饑餓:歐陽江河集1983-2012》)
嘉賓介紹:
唐曉渡 詩人、評論家、北京大學新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海南大學、揚州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多年來主要致力于中國當代詩歌,尤其是先鋒詩歌的研究、評論和編纂工作,兼及詩歌創作和翻譯,被認為是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詩歌批評家之一。著有詩論集《不斷重臨的起點》、《唐曉渡詩學論集》等,譯有米蘭·昆德拉文論集《小說的藝術》等,主編“二十世紀外國大詩人叢書”多卷本、《新詩三百首》、《燈心絨幸福的舞蹈——后朦朧詩選》等十余種詩選。
于堅 1954年生。1970年開始寫作至今。著有詩集《詩六十首》、《于堅的詩》、《彼何人斯》等,長篇散文《眾神之河——從瀾滄到湄公》等,詩文合集《于堅集》5卷、《于堅隨筆集》4卷。
獲臺灣《聯合報》14屆新詩獎、臺灣《創世紀》詩雜志四十年詩歌獎、魯迅文學獎等。德語版詩選集《零檔案》獲德國亞非拉文學作品推廣協會"Litprom"(Gesellschaft zurFörderung der Literatur aus Afrika, Asien und Lateinamerika e.v。) 主辦的“感受世界”(Weltempfänger)——亞非拉優秀文學作品評選第一名。
西川 詩人、散文和隨筆作家、翻譯家,生于1963年。198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英文系,F為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系2002年美國艾奧瓦大學國際寫作項目和亞太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07年紐約大學東亞系訪問教授、2009年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寫作系奧賴恩訪問藝術家。著有詩集、詩文集、散文隨筆集、論文評著、譯著二十余部。曾獲上!稏|方早報》“文化中國十年人物大獎2001—2011”。
歐陽江河 1956年生于四川省瀘州市。著名詩人,詩學、音樂及文化批評家,《今天》文學社社長。先后在內地出版詩集《透過詞語的玻璃》、《事物的眼淚》,詩作及詩學文論集《誰去誰留》,文論及隨筆集《站在虛構這邊》。在香港出版詩集《鳳凰》。在國外出版中德雙語詩集《快餐館》、中英雙語詩集《重影》、中法雙語詩集《誰去誰留》。歐陽江河的詩作及文論被譯成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意大利語等十多種語言。自1993年起,多次應邀赴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捷克、匈牙利、奧地利、日本、印度等國,在三十余個大學及文學基金會講學、朗誦、訪問。1993年春至1996年冬居留美國,1997年秋自德國返回國內,定居北京。作為詩人,歐陽江河的詩歌寫作強調思辨上的奇崛復雜及語言上的異質混成,強調個人經驗與公共現實的深度聯系。作為詩學批評家,他在當代中國詩歌的整體理論及文本細讀這兩個方面均有獨特建樹。歐陽江河的寫作實踐深具當代特征,在同時代人中產生了廣泛的、持續的影響,被視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最重要的代表性詩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