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作品 >> 理論探討 >> 正文

    域外中國美術史研究的可貴探索

    ——評董雙葉著《內藤湖南學術視野中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5月09日10:56 來源:河北日報 高俊峰

      近讀董雙葉博士專著《內藤湖南學術視野中的中國美術史研究》一書,深有感觸。專著討論了日本學者內藤湖南對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填補了國內學術研究的一個空白。

      雙葉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后在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攻讀美術學博士學位。2010年,又進入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后工作站,研究方向為明清畫史和畫論。學術研究是寂寞且清貧的工作,需要有耐心和耐力,不為繁華所動,專注學問鉆研。這一點,雙葉無疑是做到了。幾年間,他拿出了很多有力度的研究成果,專著《內藤湖南學術視野中的中國美術史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歷來水乳相融,日本學者對中國文化的研究無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相較歐美學者都有極大優勢。作為日本史學大家,內藤湖南在國際學術領域舉足輕重,由其所創立的“內藤史學”也名重一時。但是,一直以來,國內對內藤湖南的研究,無一不是矚目其史學范疇,對內藤學術視野中關于中國美術史和中國繪畫的研究,尚屬空白。

      究其原因,一是內藤學術研究體系龐大,洋洋十四卷《內藤湖南全集》中,關于美術史研究尤其是中國繪畫研究所占分量并不算多,并且零星散布在不同的文章中,國內目前尚無人對其進行翻譯整理,導致佐證資料彌散,無處可尋,其《全集》中的只言片語考證起來極為困難。其二,內藤湖南知識淵博,研究視野開闊,文字羈而不群,跳躍性極大。除此之外,一個最大的障礙是日本明治大正時期,進入日本的中國繪畫良莠不齊,而日本的皇室和財閥對中國畫的收藏有固定的偏好,且崇尚宋元繪畫,無視明清以來的文人畫體系,導致內藤湖南對中國繪畫的評介極易陷入贗品的泥潭。正因如此,對內藤湖南的中國美術史研究,其難度可想而知。

      在這樣的復雜背景下,雙葉的學術研究顯得尤為可貴。

      考察內藤湖南的中國美術史研究,必需依托其漢學研究。內藤學術研究是個跨學科的課題,其美術史研究和史學研究緊密結合,如果不充分了解內藤史學,不了解明治大正時代的思想史現實,研究就難以深入。同樣,同時期的清末民初,中國思想界也經歷時代的變遷。對于碩果累累的“內藤學術”而言,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卻代表了當時日本中國學研究的一種現狀。如果我們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內藤湖南的美術史研究所處的時代坐標,其開拓意義不言自明。

      縱觀《內藤湖南學術視野中的中國美術史研究》全書,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對文獻資料的使用。全書正文15萬字,注釋另有近10萬字,很多篇頁正文立論簡明扼要,注釋豐富詳實,證中有證,每篇注釋又單獨成文,顯示出作者文獻考證上所下的功夫。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顯然對日語第一手資料有大量的掌握,很多注釋援引自日文,將文章的閱讀引入原始情景,還原當時的文化境況,使人如臨其境,在學術研究角度,極富文獻收藏價值。

      全書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專著行世以來,即被浙江大學藝術人文學院、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東南大學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國內重點院校作為相關專業的教材使用,并被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南京博物院藝術研究所、寧波天一閣博物館收藏,體現了專著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并使研究成果很快向教學實踐轉化,惠澤學子。

      董雙葉博士此專著,行文流暢,論證清晰,資料支撐有力,讀來令人耳目一新,在時下浮躁的學術研究環境中,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值得稱贊。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