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舞臺人物 >> 正文
六小齡童:苦練72變 笑對81難
人一輩子“去西天取趟經”才算功德圓滿
5月3日,“孫悟空”六小齡童再次做客燕趙講壇。六小齡童講述了自己如何吸收傳承和創新塑造孫悟空的角色,還講述了自己的愛情歷程,并為大家提出了有關愛情的小建議。
六小齡童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西天取經,都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人生的真經,功德圓滿。所以,他希望大家可以苦練72變,笑對81難。
精彩講解
呼吁十幾年 反對戲說文化
■主講人: 六小齡童
我跟河北有很多淵源
我是第二次來燕趙講壇。石家莊被稱為天下第一莊,我跟河北也有很多的淵源。除了我的故鄉,河北是我的第二故鄉。當年拍電視劇《西游記》的時候,有一個鏡頭,孫悟空從石頭里蹦出來那個鏡頭,就是在北戴河拍攝的,孫悟空的誕生是在我們河北,河北對我來說有特殊的意義。
1998年,《西游記續集》是在涿州的一個外景基地拍攝的。在那兒拍了兩三個月,涿州的很多老百姓和我們一起拍攝,有的是專業的,有的是業余的,大部分是業余的,他們和我們一起拍攝的續集。
真人演孫悟空始于清末
真正人演孫悟空是從清末開始,也就是一百多年。
北派的猴王風格,按我來說,是寫意派。南派的猴王風格,有點像中國國畫的宮廷畫。我很榮幸能在這么長的電視連續劇當中,借鑒很多前輩的經驗,扮演了一個完整的孫悟空。
表演風格來講,我們有一個宗旨,那就是盡可能的還原,甚至是高于原著的,應該說很難。要展現出美猴王的真善美這種品格,還有孫悟空的表演技巧,喜怒哀樂,包括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獨特性。
我曾經寫過一篇博文,就是一個演員要想演好演活美猴王,你必須要接受傳統戲曲猴戲的表演。我們可以演一場音樂劇,舞蹈的、雜技的,或者說全方位地體現一個美猴王各種藝術形式的都可以。但如果你沒有接觸中國猴王藝術這樣一個自成體系的表演形式的話,你一定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中國的戲曲演員,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員之一。我們要集中歌唱的唱,武術的刀槍劍棍,體操的翻跟頭,要以戲曲的表演形式體現。過去有一句話,十年出一個狀元,一百年或許出不了一個好的戲曲演員。
猴子是我們家第一位老師,也是最重要的成員。我相信演猴戲好的演員,他一定觀察過猴子的一舉一動。要真正演孫悟空,我們年輕人怎么才有一個好的場所去學習呢?就是一個,中國戲曲學院,那里有教你怎么演孫悟空的方法,就是武生這個行當。還有河北省戲校,戲曲學校都有,只是我們風格不一樣。因為孫悟空的基調和常人的不一樣。
我一直反對戲說文化
我反對戲說文化,這件事情我呼吁了十幾年,希望國家來保護我們的原著,不能隨便翻拍。
我是無黨派人士,就像孫悟空一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在做講座的時候,一直跟我們的聽眾講,我們每一個國人,愛這個民族、愛這個國家是必須的。你要像孫悟空一樣,用自己學到的本事報效你的民族,養育你的土地,我們深深愛著的一個國家。
我可以自豪地講,到目前為止,我演的那版《西游記》不但在中國,在全世界它的重播率是最高的。中國播了三千多遍了,有人說自己看了72遍了。從商業性來講,這部電視劇也可以說是全世界的。這不是我個人的,這是劇組全體工作人員用了17年時間拍成的、到現在為止賣得最好的一部電視劇。
盡管有很多翻拍的,我還是原諒了。我講的是什么?孫悟空的真善美是必須要弘揚的。現在有的電視劇人妖顛倒,孫悟空和白骨精談起了戀愛,孫悟空叫白骨精叫“精精”,白骨精叫孫悟空叫“空空”。我們成年人可能知道,原著不是這樣的,但是那些小孩知道嗎?剛才有個小孩問我,孫悟空叔叔,孫悟空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有幾個妖精女朋友啊?
人生要經得起八十一難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西天取經,都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人生的真經,功德圓滿。我們每一個人心里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座山,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努力進取,都有可能攀登到最高。
我希望我們家族的演出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人生的感悟,大家都知道,我們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樣,每個人的人生也不一樣。人生就是一個坡,過去了就過去了,好的壞的我們有時候要回顧一下。我們就要往前走,不要往回看。我們有時候可以停住一下腳步,回顧一下自己對的事情,那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我希望你我,苦練72變,笑對81難。
高度近視煉成火眼金睛
過去我們有一句話:一身之戲在于眼,一演之戲也是在于眼。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非常非常重要。同樣火眼金睛,我們用高科技做,我覺得很好,但是一定是錦上添花,不能喧賓奪主。如果我們某一部電影拍完以后,視頻效果特別好,我問你,這個演員演得怎么樣?說演得不怎么樣,演員沒有演好,這部戲就不叫成功。
同學和觀眾們都知道我是近視眼,我的近視是600多度,散光是200多度。眼神重要,孫悟空眼神更重要。可是演員是近視眼,我們過去講就是如果你要把劣勢變成優勢,那就靠你自己的能力了。所以,我現在最高興的還是演火眼金睛。別看我眼睛亮,其實我什么都沒看見。怎么訓練的呢?如果白天我不拍戲,就看人家打乒乓球,站在網中間,眼珠子跟著球走,上下左右,這是基本的技巧。到了晚上,點一炷香,就看著那個香的煙怎么走,找這個視點。早上看日出,我可以長時間看20分鐘不眨眼。
力爭猴年拍部3D電影
最近我正在寫一部關于師徒四個人西天取經回來以后的故事,現在劇本正在修改。這部新的電視劇大概在五月底開機,今年春節大家就可以看到了。
2016年,又一個猴年,我現在正在積極推動,有望跟外國合作,拍一部3D的電影,我在里面繼續扮演美猴王孫悟空。我們中國的觀眾,也是希望我去主演,因為中國的猴戲在中國。同時,可以請亞洲演員演別的角色,如果我們有這些適合角色演員介入的話,那么中國的文化才能走向世界,而不僅僅是獲一個獎。
現在,我們在跟很多國家談,我們希望未來的電影,它一定是我們東方的猴戲藝術表演和西方高科技完美的結合。本來我們想自己做,但是可惜高科技達不到要求。
燕趙講壇已經舉辦了500多場,這樣一個社會性的大講壇在全國影響這么大,讓我很感動,所以也希望我們燕趙講壇真正能夠立足河北,走向全國。